![]()
云南一女子走失多年,在北京房山區被找到,警方委托房山藍天救援隊將她護送回家。8名救援隊員使用隊里配備的客車,并通過AA制承擔1萬元左右的花銷,驅車3000多公里,耗時39個小時,將這名58歲的女子送至大理家中。對此,有網友點贊,也有網友提出疑問:為何安排多人駕車護送,而非選擇火車等更省時省力的交通工具?
(10月30日極目新聞)
10月29日,救援隊成員齊先生回復極目記者,選擇開車送易女士回家主要是為了她的安全著想,民警判斷她存在精神問題,乘坐火車或飛機,難以妥善照顧她的人身安全,并非網友所說的浪費人力物力。
當云南走失女子易女士在藍天救援隊隊員的護送下,歷經 39 小時、3000 多公里路程平安回到大理家中時,這本該是一則溫暖人心的善舉故事,卻因部分網友 “浪費人力物力” 的質疑,蒙上了一層陰影。在了解事件全貌后不難發現,這些質疑不僅缺乏對實際情況的考量,更在無形中傷害著那些不計回報傳遞溫暖的愛心人士,實在令人惋惜。
質疑聲的核心在于 “為何不用火車、飛機等更省時省力的交通工具”,可提出這種疑問的網友,顯然忽略了易女士的特殊狀況。警方早已判斷易女士存在精神問題,而從后續護送過程中 “稍有不慎她就要跳車”“撞玻璃、扇自己、打罵隊友” 的表現來看,其精神狀態極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火車、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火車無法保證 8 名隊員與易女士全程坐在一起,一旦途中出現意外,根本無法及時處置;飛機更是空間密閉、流程繁瑣,對于情緒隨時可能失控的易女士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藍天救援隊選擇開車護送,正是為了最大限度規避風險,確保易女士的人身安全,這并非 “興師動眾”,而是對生命負責的嚴謹選擇。
更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護送從人力到財力,救援隊都付出了不少。8 名隊員放下手中工作緊急集合,途中兩人輪換駕駛,其他人要么協助觀察路況防止司機犯困,要么專門照看易女士,日夜兼程未曾懈怠。費用方面,1 萬元左右的開銷全部由隊員自費 AA 制承擔,涵蓋油費、高速費、飯費等。他們沒有拿一分錢補貼,也沒有向家屬索取任何回報,唯一的目標就是 “將易女士平安送回家”。這種不計個人得失、甘愿奉獻的精神,本應得到掌聲與贊揚,可部分網友卻無視這些付出,用 “浪費資源” 來否定他們的善舉,實在有失公允。
從事件后續發展來看,這次護送的意義遠超 “送一個人回家”。易女士的大哥在妹妹平安歸來后,第一時間將其送醫治療,目前情況穩定,兄妹也得以團聚。大哥那句 “感受到了陌生人的真情和北京人的溫度,永生難忘”,道出了此次善舉帶來的情感價值。對于救援隊而言,他們用行動詮釋了 “人道、博愛、奉獻” 的精神;對于易女士一家來說,這是絕境中的希望與溫暖;對于整個社會而言,這是一次正能量的傳遞,讓人們相信陌生人之間也存在真情。
那些質疑者或許未曾想過,當愛心遭遇無端質疑時,可能會讓更多人在未來面對需要幫助的人時望而卻步。如果因為擔心 “被說浪費資源”,藍天救援隊當初選擇拒絕委托,易女士的安全無法保障,其家人可能還要在漫長的等待與擔憂中煎熬。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像房山藍天救援隊這樣的愛心力量,而不是讓他們在付出后還要承受不必要的指責。
每一份善意都值得被尊重,每一次奉獻都不該被曲解。希望那些發出質疑的網友,在評判他人之前能多一份了解與體諒,別讓無根據的質疑寒了愛心人士的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