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的一項新政策在美國國會引發了強烈反彈,一場關于行政部門透明度與國會監督權的沖突正在上演。根據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和副部長史蒂夫·費恩伯格在10月15日簽署的備忘錄,國防部人員今后與國會和州民選官員的所有互動和溝通,都必須經過助理國防部長(立法事務)辦公室的批準和協調。
![]()
簡單來說,國防部為所有人員與國會議員及其工作人員的直接交流,增設了一道“中央審批”的關卡。
以往,軍事部門、作戰司令部和其他國防部機構可以自行管理與國會的互動,確保了溝通的效率和直接性。新政策一出,國會方面立刻表達了強烈的擔憂,核心沖突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1. 阻礙監督與效率下降
監督受阻: 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喬妮·恩斯特直言,這項政策將“使對五角大樓的監督變得困難”。當國會需要“快速得到答復”時,以往可以直接聯系相關部門獲取信息,而現在必須等待中央辦公室的批準,這極大地降低了效率。
影響撥款: 國會助理們最擔心的是,新政策將阻礙關鍵的撥款法案的制定。如果必須等待許可才能獲得信息,而許可又不能及時到位,可能會導致法案制定滯后,最終“對軍隊造成不利影響”。
2. 威脅文官控制軍方的基本原則
溝通自由受限: 眾議院軍事委員會高級成員奧斯汀·斯科特強調,“文官控制軍事”是國家的核心原則之一。他認為,軍人“應該對與民選官員的交流感到舒適”,而這項新規可能會讓軍方人員在與國會溝通時感到壓力和顧慮。
雖然該政策引發了國會的不滿,但國防部此舉并非沒有理由,其主要考量可能與信息安全有關。
防止泄密: 參議員埃里克·施密特雖然對國會監督表示支持,但也認為新政策可能有助于防止機密信息的泄露。五角大樓可能希望通過集中管理對外溝通,來更好地控制信息的流向,減少未經授權的信息披露風險。
白宮同日宣布了新的媒體溝通政策,限制媒體未經預約進入敏感區域。這暗示了“加強信息管制”可能是一個更廣泛的行政部門趨勢。
這項政策的沖突,本質上是行政部門追求信息安全和內部一致性,與國會行使憲法賦予的監督權和信息獲取權之間的一次激烈碰撞。
國防部希望: 統一口徑,確保對外信息準確、安全,并防止機密外泄。
國會要求: 保障直接、快速、不受阻礙的溝通渠道,以履行其在立法、撥款和監督方面的職責。
目前看來,國會議員們并未打算妥協。參議員施密特已經表態:“作為一名現任美國參議員,我將繼續行使監督權,尋求監督,并讓能回答問題的人到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