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澤連斯基哪里來的膽子,竟然說中國太不聽話了,說要不是因為我們俄烏沖突的談判早就已經開始了,他還呼吁這個時候該讓美國出手了。
怎么,想讓美國來向我們施壓?他這膽子真不小,你們談不成把責任都怪到我們身上了?
他這話,又給我們上演了一場農夫與蛇的戲碼。
![]()
中烏此前互動頻繁
事實上,在澤連斯基發表此番言論之前,中烏雙方在多個領域保持著溝通與合作。
2025 年以來,中國與烏克蘭已開展三次高層視頻會晤,中方在會晤中多次強調,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致力于勸和促談,推動俄烏雙方回到談判桌前。
2025 年 5 月,中國還向烏克蘭提供了價值 2000 萬元人民幣的人道主義援助物資,包括食品、藥品、保暖物資等,這些物資通過聯合國難民署順利送達烏克蘭東部沖突地區,幫助當地民眾緩解了生活困境。
![]()
在經濟合作領域,中烏雙方的合作也未因沖突中斷。2025 年上半年,中國與烏克蘭的雙邊貿易額達 32 億美元,其中中國從烏克蘭進口的農產品金額同比增長 15%,烏克蘭的玉米、葵花籽油等產品通過中歐班列持續運往中國。
中國商務部還在 2025 年 7 月表示,將繼續擴大對烏克蘭的市場開放,為烏克蘭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供更多便利,這些舉措都體現了中國對烏克蘭民生與經濟發展的支持。
![]()
俄烏多次談判無果
澤連斯基口中的 “俄烏沖突談判”,自 2024 年下半年以來已多次嘗試推進,但均因雙方訴求差異過大而陷入僵局。
2025 年 3 月,在土耳其的斡旋下,俄烏雙方在伊斯坦布爾舉行了新一輪談判,烏克蘭方面提出的訴求包括 “俄軍完全撤出烏克蘭領土,包括克里米亞地區”“賠償烏克蘭戰爭損失”“追究俄方相關人員責任” 等。
而俄羅斯方面則提出 “烏克蘭需承認克里米亞的現狀,放棄加入北約,保持中立地位”“去軍事化” 等要求,雙方在核心問題上互不讓步,談判僅進行兩天便宣告破裂。
![]()
此后,烏克蘭多次試圖通過歐盟、美國等第三方力量向俄羅斯施壓,要求俄方接受其談判條件,但均未取得效果。
2025 年 9 月,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烏克蘭已盡最大努力推動談判,但俄羅斯的立場始終強硬,我們需要更多國際支持來改變這一局面”。
而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則回應稱,“烏克蘭的談判訴求不切實際,且受到外部勢力操控,這樣的談判不可能取得進展”。
![]()
美國對烏態度微妙
澤連斯基呼吁 “美國出手”,背后反映出烏克蘭對美國援助的高度依賴。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 1000 億美元的軍事、經濟援助,這些援助成為烏克蘭維持戰事的重要支撐。但 2025 年以來,美國對烏援助的力度出現了明顯波動。
2025 年 6 月,美國國會在審議對烏援助法案時,因兩黨分歧導致法案未能通過,原本計劃提供的 60 億美元軍事援助暫時擱置,這讓烏克蘭的武器裝備補給面臨困難。
![]()
2025 年 10 月,美國政府雖最終通過了一項對烏援助法案,提供 45 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但援助金額較此前大幅減少。
美國國防部在法案通過后表示,這些援助將主要用于提供防空導彈、裝甲車等防御性武器,不再提供先進的戰斗機、遠程導彈等進攻性武器。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 2025 年 11 月訪問烏克蘭時也強調,“美國對烏援助將根據戰場形勢與美國的國家利益進行調整,希望烏克蘭能更加注重談判解決沖突”,這番表態讓烏克蘭方面感受到了壓力,也促使澤連斯基希望美國能在推動中國立場轉變上發揮作用。
![]()
國際社會反應不一
澤連斯基關于中國的言論發布后,國際社會的反應呈現出明顯分化。
歐盟部分國家對澤連斯基的觀點表示支持,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希望中國能在俄烏沖突中承擔更多責任,推動沖突盡快結束”。
而巴西、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則對澤連斯基的言論提出質疑,巴西總統盧拉表示,“每個國家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外交立場,將談判僵局歸咎于中國是不公平的,國際社會應尊重中國的中立態度”。
![]()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記者會上也強調,“俄烏沖突的解決需要所有國家的支持與配合,中立立場不應被指責,相反,勸和促談、推動雙方對話才是關鍵”。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 11 月 9 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稱,“中國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且明確的,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積極推動停火止戰。
將談判僵局歸咎于中國,是不符合事實的,也是不負責任的。我們呼吁相關國家多做有利于和平的事,而不是相互指責、制造對立”。
![]()
結語
澤連斯基將俄烏談判僵局歸咎于中國,并呼吁美國出手施壓的言論,不僅不符合中烏此前的合作事實,也忽視了俄烏雙方在談判訴求上的根本分歧。
中國始終秉持中立公正立場,通過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維持經濟合作等方式支持烏克蘭民生發展,同時積極推動俄烏雙方回到談判桌前,這些努力得到了國際社會多數國家的認可。
俄烏沖突的長期持續,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苦難,也對全球經濟、能源、糧食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
![]()
解決沖突的關鍵,在于俄烏雙方能否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對話找到符合雙方利益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將責任歸咎于第三方,或依賴外部勢力施壓。
國際社會應秉持客觀公正態度,為勸和促談創造有利條件,而不是加劇對立、擴大分歧。只有堅持和平談判,才能真正實現俄烏兩國的持久和平,維護地區與全球的穩定與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