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話題#差點忘了以前是干嘛的了#火爆全網,成功讓團播這個職業得到大眾關注。
不刷不知道,一刷嚇一跳。
很難想象現在這群在直播間跳舞的主播,居然來自各行各業。
有人做過熱門綜藝的主持人,有人是新聞記者,有的出自法院系統,甚至有的之前還是護士、消防員。
關于團播一夜暴富的傳說,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一夜流水破千萬,主播月薪飆到幾十萬……
好像不抓緊去直播間扭兩下,就錯過了新的就業風口。
![]()
幾個主播左右聳肩,雙腿隨著燈光熄滅緩緩舞動,再配上動感洗腦的旋律。
這便是如今火爆全網的“掃腿舞”,幾乎是每一個直播間的基本標配。

滿屏的“大長腿”,曖昧旖旎的氛圍,乍一看確實讓人挪不開眼。
毫不夸張地說,當你點進團播的直播間,就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可能有網友認為,團播這種多人跳舞的形式早就有了,并不稀奇。
No no no!現在的團播,早就是next level了,他們吸引流量的法子是一個接著一個。
要么是所有主播烏泱泱站成一排,但能跳舞的就那么一個人,這落差感不就來了。
![]()
只要有網友出于好奇問一句,主持人就會引導說“刷對應的禮物”,即可解鎖新的舞蹈。
每個主播會對應不同的“禮物”,像是小心心、小啤酒等抖音特效。
要么就是兩兩PK,一邊代表不同的風格,比如甜妹賽道對應御姐賽道。
![]()
只有在限定時間內刷足夠多的禮物,才能留住你喜歡的主播。
這種競爭機制在團播直播間是常態,每個主播之后還會有需要輪流拉票的日賽,然后是周賽、月賽,乃至團隊的決賽,層層選拔的背后,都離不開“禮物”的鋪墊。
跳舞只是餐前的小甜點,能讓觀眾刷錢才是重頭戲。
不過跳來跳去都是幾個舞,團播想要留住觀眾,就只能鉚足了勁開始卷風格。
女主播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題風格秀,今天穿著睡衣慵懶跳舞,明天可能就是“酷颯牛仔風”。
![]()
男主播這邊看點也不少。
清一色的西裝看膩了,那就換成古裝小生接著舞。
古裝小生也膩了,那就換成禁欲系的清冷佛子。
![]()
這些都不夠吸睛,那前面跳舞,后面帶貨的模式你見過嗎?一邊跳舞,一邊燒烤、吃火鍋的英姿你欣賞過嗎?
![]()
就算都看過,團播直播間依舊不缺劇本。
有的直播間會故意讓一個主播不停跳,跳到衣服都濕透,滿臉通紅,就是“死不求饒”。
別問,問就是得罪直播間的“霸氣大哥”,禮物不停舞蹈就不能停。
![]()
有的直播間不走尋常路,只要刷禮物就能獲得主播們的喊話。
什么普通話英語都是小菜一碟,喵語才是真正的流量密碼。
畢竟誰能拒絕一群美女對著你“喵喵喵”呢?
雖說有些舞蹈看著簡單,有些套路很好識破,但是團播就好像有什么魔力一樣,勾得很多網友無法自拔。
隨著團播的爆火,這股風也成功吹到了娛樂圈。
不少男明星也西裝革履,“蹭”了一波團播的熱度。
![]()
哪個明星要宣傳新劇,不來上一段掃腿舞,似乎都少了些看點。
實在不行,也得來上一段手勢舞。
就連賈冰老師為了宣傳電影,都出現在了團播的直播間里。
![]()
不少參與過內娛選秀的愛豆,能唱能跳有顏值,就是苦于沒有一個舞臺。
結果團播這陣風一吹,成功讓他們實現了“再就業”。
在不少年輕人眼里,團播這地兒簡直是就業界的“新藍海”,扭一扭就能輕松賺到錢。
但話說回來,團播這錢真有那么好賺嗎?
![]()
現在一刷招聘軟件,很難不被團播招募開出的條件給砸暈。
無需多少才藝經驗,接受小白,會有專業的崗位培訓,一入職底薪便可過萬,提成另算。
唯一的門檻,就是顏值和形象得過關。
光是“輕松過萬”這一點,足以讓很多年輕人蠢蠢欲動。
畢竟現在靠團播暴富的現實案例,是越來越多了。
前有團播女孩表示,自己僅用了7天舞蹈培訓,一個月工資最高就能拿到5萬,最少也有2萬。
![]()
后有兼職的團播運鏡師接受采訪稱,自己報了一個三天的運鏡速成班,成功實現月入2萬。
無論是臺前還是幕后,但凡和團播行業沾邊,來錢似乎都很快。
尤其是團播主播的門檻,并沒有卡得很死。
![]()
雖說團播需要會跳舞,但是大多數去面試的網友都表示,就算不會跳舞也沒事。
就算顏值不算驚艷,依舊不是太大的問題。
因為所有主播的妝容,都會經過爆改:如同刷漆般厚重的底妝,猴屁股一樣的腮紅,像被人打了一拳的大臥蠶……
但肉眼看去無比夸張的妝容,有了直播間強大的濾鏡加持都不是問題,堪稱是現實版“換頭術”。
可當越來越多年輕人真正踏入了這行,才發現這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
“輕松高薪”的光環底下,又藏著多少看不見的代價。
比如月入五萬的背后,是每天長達十幾個小時的工作時長。
除了直播跳舞的七八個小時,每個人都得在開播前進行1~2小時的妝造準備,日常練舞培訓,以及直播后的數據復盤,粉絲的日常維護。
所謂的維護,實際上就是要主播去主動私聊刷禮物的網友,將其發展成肯砸錢的大哥大姐。
畢竟團播的營收自然不是靠“刷小禮物”,而是吸引那些出手大方的“金主”。
央視網曾曝光過團播行業的亂象,有女孩被MCN機構要求穿各種低胸服裝,跳擦邊舞,被各種洗腦。
![]()
如果不討好“金主”,就是對于公司發展不上心,有的甚至要求主播必須有求必應,必要時還得“線下維護”,去陪客戶開房。
![]()
難怪有網友吐槽道:“這個世界就是巨大的養殖場,除了牛馬就是雞鴨。”
有些MCN機構簡直比養殖場還黑心,說好的保底高薪,可它能找幾百個理由克扣一大半。
還有的公司鉆漏洞,和主播簽的是合作協議,不是正規的勞動合同。
回頭工資直接不給跑路了,打工人想討薪都沒地方打官司。
就算有主播干到一半發現公司不對勁想辭職,才發現自己面臨賠付巨額違約金的現實。
![]()
許多年輕人不僅沒賺到承諾的高薪,反而因為一紙協議背上了債務,工資沒到手,反而倒貼公司一筆錢。
看來,“倒貼上班”這股歪風,終究還是吹到了團播行業。
![]()
這些主播的求職經歷,算是揭開了團播行業亂象的冰山一角。
只不過被騙得團團轉的,并不止這些沒有多少社會經驗的新人主播,還有可能包括了直播間打賞的“大哥大姐”們。
首先愿意砸錢的,一部分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人。
他們追主播就和追星一樣瘋狂,愛ta就必須送ta出道,就得給ta打賞,不能讓哥哥姐姐受半點委屈。
23歲的學生小盼就因為沉迷女團直播,半年內打賞了近200萬元。
有一天晚上,她為了幫自己支持的主播沖榜,一口氣刷了近122個“火箭”(金額超12萬元)。
這其中部分款項,還是她父親的遺產。
由于打賞屬于贈與性質,款項都已無法追回。
![]()
這種毫無上限的打賞,早已跳出“為內容付費”的范疇。
更令人警惕的是,這種打賞早已不止于沖動消費,還摻雜著刻意為之的情感欺詐。
有的男主播堪稱“時間管理大師”,以維護之名同時聯系多名女性,利用“賣慘”“曖昧”等各種情感話術,哄著姐姐給自己轉賬。
44歲的袁女士被哄得暈頭轉向,3個月給男主播打賞轉賬了43萬元,甚至還為了他沖動離婚。
等到榨干價值,男主播徹底失聯。
袁女士這才回過神來,原來自己掉入了新型的“殺豬盤”套路。
有一說一,現在隨著專業人才的下場,團播行業也開始進入精品化的下一階段。
抖音直播紀錄片《主播的誕生·團播背后》里,介紹了七維動力公司是如何布局團播的。
這個公司創始人曾參與制作過國內不少熱門綜藝,如《我是歌手》《創造101》等。
整個團隊有著深耕綜藝領域多年的經驗和優勢,干起團播來算得上是得心應手。
像是前期選角到整體舞臺、妝造設計都是經過專業團隊打造的,燈光硬件用的也是春晚、歐歌賽ACME同款,視覺把控則是《舞蹈風暴》《為歌而贊》及眾多藝人演唱會的視覺主理人和總導演。
![]()
團播行業的興起確實也帶來了一定的就業機會,讓很多渴望舞臺卻苦于找不到門路的年輕人看到了希望。
專業團隊的入場雖為團播行業指明了方向,但是團播行業仍處于一種野蠻生長的階段,存在不少良莠不齊的中小機構。
對于普通觀眾來說,能看到越來越多優質內容本是好事,但打賞這事兒可別跑偏成攀比大賽。
沒必要自己啃泡面給直播間刷“火箭”,更別真把對面當“家人”了,尤其得防著那些嘴上各種好聽話,轉頭就把你錢包當提款機的套路。
至于想入行闖一闖的年輕人,也得擦亮眼睛了:鏡頭前的光鮮亮麗可能是一天跳舞十幾個小時,對著“大哥大姐”賠笑換來的。
說到底,團播行業想要長期發展,就該努力甩掉各種負面標簽。
但這需要行業、監管、觀眾與從業者共同守護,一起努力整治亂象,才能真正讓團播往優質化、精品化的趨勢發展,讓每一份熱愛都不被辜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