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溫度新聞
9月16日,全國海域迎來全面開漁。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域秋捕大幕順勢拉開,萬船齊發,千帆競逐,一派繁忙景象。隨著第一批漁獲陸續抵港,各類生猛海鮮跨越波濤,“搶鮮”登陸溫州市場——黃海肥美的梭子蟹、東海細嫩的黃魚、渤海緊實的鲅魚、南海鮮甜的龍蝦……四方風味,跨海而至,如潮水般涌上溫州市民的餐桌。
![]()
溫州市水產批發交易市場。資料圖
凌晨的溫州市水產批發交易市場早已人聲鼎沸,一筐筐肥美壯碩的鮸魚堆疊如山,以日銷30萬斤的亮眼成績,在琳瑯滿目的海鮮中脫穎而出,成為當之無愧的“流量擔當”。據統計,溫州人一年就要吃掉近3800噸鮸魚,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據介紹,目前市面在售的鮸魚多來自江蘇,按個頭分級定價:4兩至1斤規格的批發售價約8元/斤,5斤以上可賣至25元/斤,8斤以上的“巨無霸”則接近30元/斤。
零售端的價格隨著開漁后供應量大增出現明顯回落。在梧田農貿市場,攤主溫老板一邊熟練地為顧客處理魚塊,一邊告訴記者:“3斤左右的鮸魚之前每斤超過30元,現在差不多25元就能買到。禁漁期間貨源主要靠釣捕,量少價高。如今漁船成批歸來,小規格魚肉每斤只要15元左右,買的人明顯多了。”她笑著說,溫州市民購買鮸魚很少整條買,更偏愛單獨選購魚頭或切塊稱肉。“很多人拿它做魚丸、魚餅。再冷一些,到了曬鮸魚鲞的時節,銷量還會翻一番。”
![]()
曾經價格高企的子梅魚,如今也放下“身段”,價格更加親民。一兩多規格的克重已跌至15元/斤左右,跌幅達三成,成為許多市民菜籃子里的性價比之選。正在挑選子梅魚的市民倪女士表示:“孩子最喜歡吃子梅魚,以前二三兩規格的子梅魚動不動就六七十一斤,現在三十多元一斤,一頓吃個五、六條也不心疼。”
漫步市場,各類海產品依規格、品種以及產地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價格梯度。來自渤海灣的帶魚,4兩到1斤的僅售10元/斤,而一斤以上的東海油帶因肉質肥嫩,依然維持在45元/斤的高位。舟山沈家門產的小黃魚素以鮮美聞名,2-3兩的大小約50元/斤,3兩至半斤的則高達65元/斤,較其他產地的小黃魚略貴一些。鯧魚更是“以大小論身價”:1兩左右的約13元/斤,1-2兩的約27元/斤,3兩以上可達45元/斤。大南門農貿市場攤主夏先生的攤位上,一批3-4兩的銀鯧已經被擺在了攤位的最顯眼處,他一邊麻利地裝袋一邊說:“今天最好賣的就是銀鯧,價格在50-55元/斤之間,全是新上岸的,特別新鮮。”此外,洞頭本地的龍頭魚因肉質細膩、價格實惠,批發價維持在6-10元/斤,零售約10元/斤;劍蝦價格批發價穩定在26-27元/斤,零售價在35元/斤左右。
溫州市水產批發交易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出海漁船不斷返航,海鮮供應量還將持續攀升。預計接下來一段時間,包括鮸魚、子梅魚、帶魚、小黃魚在內的各類海產品將大量上市。在供應充足的背景下,整體海鮮行情將趨于穩定,其中備受市民青睞的鮸魚、子梅魚等部分品種價格還可能迎來進一步小幅回落。
感謝關注散講龍灣,每天都有精彩本地資訊
▊投訴報料微信:dayongqiangbz
大家還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