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流派的形成,是地域文化、工藝傳承的結果。
清式家具的風格在繼承明式家具精髓的基礎上,融合了滿漢文化、中西工藝,形成了“富麗堂皇、厚重威嚴”的核心特征。
根據地域文化、工藝特色和服務對象的差異,清式家具主要可分為四大核心流派,各流派在造型、紋飾、工藝上各具鮮明辨識度。
![]()
· 京作:宮廷御用的“皇家典范”
以服務宮廷為核心,集中了全國最優質的材料、最頂尖的工匠,是清式家具威嚴華貴風格的直接體現,被譽為“宮廷家具標桿”。
![]()
清代定都北京后,宮廷對家具的需求激增,遂從江南、廣東等地征召頂尖工匠,在造辦處統一監制,融合各地工藝精華;受滿族貴族生活習慣影響,同時融入漢族傳統紋飾與西方裝飾元素,形成獨特的 “宮廷審美”。
![]()
選材方面極致奢華,不惜工本。首選海南黃花梨、小葉紫檀、大紅酸枝等珍稀硬木,且講究“一木一器”,部分大件家具(如頂箱柜、寶座)甚至采用“整木雕刻”,用料厚重扎實。
![]()
強調體量感,威嚴厚重。家具尺寸普遍偏大(如宮廷寶座高可達 1.5 米以上),輪廓方正挺拔,常加裝束腰、托泥,增強穩重感,契合皇室的威嚴氣質。
![]()
紋飾則以“皇權象征”和“吉祥寓意”為核心,常見題材包括:龍紋、鳳紋;吉祥圖案;中西結合紋飾。紋飾雕刻多采用深浮雕、透雕,層次豐富,立體感強,卻不顯得雜亂。
除了核心的 榫卯工藝,還融合了多種輔助工藝,比如:漆作、鑲嵌、金屬飾件。
![]()
· 蘇作:文人審美與實用的“江南雅器”
蘇,指蘇州(輻射江南地區,如無錫、常州、南京)其風格繼承明式家具的簡約雅致,同時融入清代的裝飾元素,更貼合文人階層和江南士紳的生活需求,被譽為“文人家具的翹楚”。
![]()
蘇州是明式家具的發源地,清代江南文人階層對家具的需求以雅致、實用為核心,反對過度奢華,因此蘇作家具保留了明式的簡約基因。
清代中期后優質硬木稀缺,蘇作工匠遂形成“精打細算、巧用材料”的工藝習慣,同時也使用楠木、櫸木、柞木等本地軟木,降低成本。
![]()
靈活選材,巧用“碎料”。優先使用小料拼接,且注重木紋搭配(將木紋美觀的木料用于面板、靠背等顯眼處);楠木、櫸木,部分軟木家具會涂清漆或蠟,保留木材本色。
![]()
繼承了明式家具的線條美,簡約舒展,比例協調。造型方正而不笨重,尺度適中,整體給人 “舒展、輕盈” 的感覺。
紋飾則以文人題材和自然題材為主,風格簡約,避免繁復。雕刻手法以淺浮雕、線雕為主,線條流暢,不追求立體感,注重意境。
![]()
榫卯工藝極致精細,如:明榫(榫頭外露)、暗榫(榫頭隱藏),且注重打磨工藝。家具表面需經過粗磨、細磨、精磨多道工序,手感細膩光滑,甚至可光可鑒人。
此外,蘇作的百寶嵌工藝獨具特色,多用本地材料如:螺鈿、壽山石,紋飾題材更貼近江南山水。
![]()
· 廣作:中西合璧的“嶺南奇珍”
廣,指廣州(輻射嶺南地區)是清式家具中開放創新的代表,因廣州是清代唯一的通商口岸,大量西方文化、工藝(繪畫、雕刻、金屬工藝)傳入,與嶺南本土風格融合,形成華麗繁復、中西合璧的獨特氣質。
![]()
廣州作為對外貿易港口,家具不僅供本地富商、官員使用,還出口海外,因此需兼顧中式傳統與西方審美,形成中西融合的風格。
因進口便利,廣作家具常用大紅酸枝(紋理艷麗,色澤深沉)用料豪放,多為整木制作,家具整體厚重扎實,質感強烈。
![]()
突破傳統中式家具的方正造型,融入了西方家具的結構。借鑒西方洛可可式曲線;引入西方家具類型;尺寸偏大,注重裝飾性。
![]()
紋飾是廣作最鮮明的特色,繁復華麗,題材多元。中西合璧體現得淋漓盡致。龍紋、鳳紋、纏枝蓮;洛可可卷草紋、巴洛克獸首紋;嶺南本土的水果紋、西洋花卉。
![]()
雕刻手法以透雕、高浮雕為主,紋飾滿布家具表面,卻不顯雜亂,因布局對稱工整。
除了傳統榫卯、雕刻外,引入西方工藝:用黃銅、白銅鑲嵌紋飾;在柜門、鏡臺處鑲嵌西洋玻璃;采用廣漆,部分家具涂金漆,增強華麗感。
![]()
· 晉作:北方實用主義的“晉商之選”
晉,指山西(輻射華北地區)是清式家具中厚重實用的代表,因山西晉商崛起,財富積累雄厚,對家具的需求以耐用、儲物、彰顯身份為核心,同時受北方氣候影響,形成用料厚重、結構穩固、儲物功能強的風格。
![]()
清代山西晉商富甲一方,注重家族聚居,需大量的大型家具用于儲物,同時家具需體現家族實力。因此,用料厚重、工藝扎實;北方干燥寒冷,家具需抗寒耐裂,因此晉作工匠多選用質地堅硬、收縮率小的木材,且結構注重穩固性,避免因氣候變形。
![]()
偏愛硬木,兼顧本地材。富商常用紫檀、大紅酸枝、黃花梨,且多為整木制作,少拼接;普通家庭常用核桃木、榆木、槐木,部分榆木家具會涂紫漆,仿酸枝質感。
![]()
核心特征是儲物功能強,造型以方正、厚重為主。晉作大柜高度可達2.5米以上,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柜體,上層為頂箱,可存放衣物、錢財,柜門多為對開,配銅制大拉手;晉作太師椅的扶手、靠背寬厚,座面寬大,適合北方人穿著厚衣久坐。
![]()
紋飾風格簡約不繁復,以吉祥財富題材為主。如:銅錢紋、元寶紋、算盤紋;牡丹紋、蝙蝠紋、龍紋。
以淺浮雕、線雕為主,紋飾多集中在家具的顯眼處(柜門中部、椅背上部),其他部位簡潔,注重實用大于裝飾。
![]()
結構穩固,注重耐用,如:晉作大柜采用雙榫卯,且柜體底部常加裝木墩;常用黃銅大飾件,不僅裝飾,更能增強結構強度,部分銅飾件會刻吉祥紋,兼具實用與裝飾。
流派的形成,是地域文化、工藝傳承的結果,也是社會階層需求的直接體現,共同構成了中國古典家具百花齊放的鼎盛局面,至今仍是古典家具收藏和研究的核心對象。
![]()
![]()
說明|本文為詩意生活美學編撰,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謝原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