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愛吃糖的貓cat第538篇原創文章
作者|愛吃糖的貓
![]()
午飯后,我和老陸在回小區路上,碰到了之前賣給他房子的置業顧問。
兩個人站在小區門口寒暄了一會兒,他們聊到房價這個事兒,老陸說現在這個小區降了不少了啊,置業顧問無奈的說:沒辦法啊,各個區域都在降價。
就拿他自己來說,他干了十年房產銷售,攢下不少錢在吳中區買了一套房,哪個小區我就不提了,買的時候兩萬八單價,現在二手房出售卻只能開價一萬七左右了,硬生生跌了一萬的單價,但沒辦法,自己還是得住。
他說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小區算是跌的沒那么厲害的了,2021年買的時候單價在兩萬一左右,現在好歹也能賣到一萬五左右,車位跌了兩萬。
粗略算算,也算是虧了80來萬了,不得不接受的現實,高位買房子的時期,無論是哪個小區都在降價,買賣的問題,本身就存在風險。
其實跟我們差不多情況的人有很多,很多年輕人都趕在了2021-2022年購房的,不僅房價高,而且利率也不低,光是每年付出去的利息都是好大一筆錢。
但是反面安慰自己,財富在某個時刻都是有定數的,我們就不是靠房產增值的命,就算不虧在房子上,說不定也會以其他形式流走,人健康就行。
這幾年,房子的價格都已經跌的慘不忍睹了,六七年前樓市一片火熱,身邊的人也都在盤算著買房,很多開發商打的廣告也都是一片欣欣向榮,什么“在城市中心抓緊上車”“一套房,就是幸福生活的開始”。
有的家庭,為了買一套掏空了家里六個錢包,只為趕上最后一班車,想著早買早安心,可誰都沒有想到,市場風云變得太快了,短短幾年,歸零。
有的人不甘,一邊要還貸款一邊還要繼續奮斗,這幾年房價的起起落落,就像是一場刺激的過山車,而大部分人,就是那個狠狠被甩下車的人。
現在我身邊也沒什么人再提到要買房之類的了,或許有套房能住就已經很不錯了,房子慢慢不會再成為大家的中心點,就像是擁有過后就祛魅了,還有個原因是,大家手里也沒錢再去折騰房產了。
![]()
我朋友,也是21年買的房,當時夫妻兩個攢了快60萬,又跟雙方父母借了20萬,在新區買了套120平的三居室。
銷售拍著胸脯說“這地段明年保準漲價”,他們夫妻兩個看著沙盤上亮著燈的“重點中學分校”,想著兒子以后上學方便,咬咬牙簽了合同,單價1萬1,總房款132萬。
那會兒身邊的人都在討論買房,我鄰居家比我早班買在隔壁小區,單價才9800元,天天跟我炫耀“買晚了吧,過兩個月還要漲”,同事小李更是瘋狂,湊了首付在市里投資了套公寓,說“租金能抵一半房貸,穩賺不賠”。
可誰都沒想到,從2022年開始,房價就跟斷了線的風箏似得往下掉,先是小區門口的中介掛出同戶型110萬的房源,他們夫妻兩個安慰自己“那時急用錢的業主,不算數”。
到了2023年,相同樓層的房子直接跌到95萬,有業主為了賣房,還送車位、包物業費。去年冬天,張姐偷偷跟我說,她那套房子掛了半年沒賣掉,現在有人出價85萬她都想考慮——比她買的時候還虧了12萬。
現在再路過當初的售樓處,早已沒了當年的熱鬧,玻璃門上貼著“清盤特惠,單價7800起”的海報。
算下來,他們這房子三年虧了近80萬,相當于夫妻倆不吃不喝干四年。有時候夜里睡不著,他們會想,如果當初沒買這套房,手里的錢存銀行吃利息,或者用來改善生活,會不會過得輕松點?
其實買房就像過日子,沒有永遠的“穩賺不賠”。
當初總想著靠房子“增值”,卻忘了生活的本質是踏實。如今我也想通了,房子虧了可以再掙,但一家人的日子不能被房貸綁住。接下來打算努力工作,慢慢還完欠款,至于房價漲跌,反倒沒那么在意了——畢竟,住得舒心、過得踏實,才是最重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