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
我市“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成就
系列新聞發布會
民生保障高質量發展專場舉行
“十四五”期間,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民生為本、就業優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推進家門口就業創業,持續完善民生保障體系,努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為孝感“建設副中心、打造增長極”夯實民生根基。
![]()
我市以多形式、高頻次的招聘活動,有效促進勞動力市場的供需匹配。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直播帶崗”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2761場,服務企業4.22萬家,提供崗位233.8萬個,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7.36萬人,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穩中向好。
![]()
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施“1311”精準服務,累計促進5.42萬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建立重點人群摸排及幫扶臺賬,幫扶重點群體225萬人次。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困難人員3.2萬人,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
落實培訓補貼2.4億元,幫助22.2萬名勞動者提升職業技能。發放各類就業創業補貼、社保補貼超過15億元,惠及企業1.97萬家,穩定崗位72.5萬個。
![]()
開發“微孝就業”和“就在孝感”線上平臺,注冊用戶超14萬人,入駐企業近3000家。
建成標準化就業服務站點128個,配備人社服務專員2101人,實現全市村(社區)全覆蓋。培育“孝感米酒師”等省級勞務品牌12個,帶動就業40.38萬人。
![]()
建成省級創業孵化基地6個,讓創業者有平臺創業。選樹30名創業典型,讓創業者有信心創業。開發“孝創貸”系統,實現“一分鐘申請、三分鐘審批”,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6億元,讓創業者有資金創業。
“十四五”期間,我市新增返鄉創業主體3.09萬個,增幅居全省第一,帶動就業9.7萬人。
![]()
通過“數據找人”、精準推送,開展政策宣傳50余場,覆蓋7.2萬人。截至2025年9月,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81.8萬、16.4萬、37.7萬,較“十三五”末顯著增長。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252.5萬人。社保卡持卡人數達479.9萬人,電子社保卡覆蓋率79.3%。
![]()
穩步推進延遲退休政策銜接,落實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有序開展個人養老金推廣工作,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不斷完善。
“十四五”以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增長41.73%。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均待遇水平從118元增長到205元,增加了87元。共為53萬人次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6449萬元。
![]()
社銀合作網點達450個,基本建成“15分鐘社保服務圈”,主要高頻業務實現“網上辦”“掌上辦”。
推廣養老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線上認證+靜默認證+線下兜底”模式,認證率達99.57%。養老保險跨省轉移時限壓縮至15個工作日,高頻事項“一網通辦”。
拓展社保卡在醫保、交通、文旅等領域的26項“一卡通”應用場景,真正實現“一卡多用”。
![]()
加快構建以基本生活救助為基礎、專項社會救助為支撐、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層分類救助體系,不斷提升救助服務能力。印發制定多個社會救助辦法,推進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
有序開展孝昌縣防止返貧幫扶政策與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銜接并軌試點、綜合救助試點。
![]()
2020年至2025年,城市低保月平均標準由611元提高至774元,增長27%。農村低保月平均標準由439元提高至619元,增長41%。
高質量承辦民政部新時代老齡工作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創建13個國家級老年友好社區。推進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建設家庭養老床位2424張以上,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4750人以上。
“十四五”以來,新建鄉鎮(街道)養老服務綜合體32個,改造提升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79個、公辦養老機構21家,建成醫養結合機構16家,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適老化改造10457戶。開展省級家庭養老床位試點,建設床位200張。幸福食堂中心城區覆蓋率達100%。實現7個縣(市、區)均建有1個失能特困供養機構。
來源:孝感日報 全媒體記者黃佐君 通訊員王丹秋 李谞敏 海報設計/周洋 圖片/李文勇 賈國紅 李峰 王君翊
制作:包夢婷
校對:薛慧
責編:徐文
終審:朱霞
孝感市融媒體中心出品 | 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