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鐮收割、旗袍走秀、新米菜飯、攝影大賽、昭通烤串……11月1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豐收節活動在都會路北吳路的光明村高標準農田火熱舉行。由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閔行聯絡處主辦,閔行區影像藝術家協會、上海羊鑫果蔬專業合作社等協辦的滬滇小串·旗創未來豐收節活動,以豐收啟新程·羊鑫賦新能為主題,融合農事體驗、文化展演、美食共享與藝術創作,吸引數百名市民、農戶、攝影愛好者及女性人才代表共赴這場田園與時尚交織的盛宴。
![]()
都市里的稻田
上午9時,活動在羊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頁之山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的金色稻田中拉開帷幕。隨著一聲鑼響,農戶代表和企業員工等50多人手持鐮刀,開鐮收割,正式開啟今年秋收“第一鐮”。稻浪翻滾,機器轟鳴,傳統農事與現代農機交相輝映,展現科技興農的豐碩成果。雖說有了機械化的收割機,效率提高很多,但大家還是興致勃勃地在收割中感受“粒粒皆辛苦”的真諦和豐收的喜悅。
這邊忙著揮鐮,那邊田埂瞬間變“T臺”。來自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閔行聯絡處的50位女性人才身著青花、稻香、金秋三款定制旗袍,手執稻穗,在稻田間款款而行。走秀者將非遺盤扣、滇繡紋樣與豐收元素巧妙融合,上演了一場“土地上的高定時裝周”。
![]()
身著非遺,田間走秀
“平時一直在室內上課,今天穿著非遺旗袍來到稻田,是傳統文化傳播,更是心情放松,非常有意義也很有意思”。閔行區聯絡處會長楊菊清表示。來自閔行區影像藝術家協會的攝影師則紛紛舉起“長槍短炮”和手機,伴隨著無人機的現場攝制,記錄下稻香+旗袍的奇妙融合。
![]()
![]()
稻香+旗袍的奇妙組合
時近中午,田埂上炊煙升起,遠遠就聞到菜飯香。兩口直徑1.2米的農家大鐵鍋就支在路邊,羊鑫新米配滬上咸肉、昭通火腿、當季時蔬燜制的新米灶頭菜飯開鍋,晶瑩剔透的米粒裹著肉香,“給我多盛點”“我再少來點”“是小時候的味道”,兩大鍋咸肉菜飯被排隊的市民“秒殺”。
![]()
做一口噴香的灶頭菜飯是有技巧的
![]()
新米菜飯飄香,令人垂涎
另一側,“滬滇小串”昭通烤串攤前同樣火熱——昭通牛肉串、小羊肉串在炭火上滋滋冒油,撒把云南秘制蘸料,一口下去,鮮、香、辣頓時俘虜舌尖,攤位前一會兒就排起了隊,“沒想到在閔行也能吃到地道的云南味!”一位市民興奮地說。
![]()
昭通烤串攤位前,沒停下來過
“小黃牛肉是從海拔2000米高的地方冷鮮空運過來的,今天我們帶了6000串,給大家敞開吃”,繆老板說前不久的云南昭通——上海閔行職業技能大賽昭通小肉串烤制工技能競賽中,他們拿了全市二等獎,本月中旬他們在光華路將開出閔行首店,歡迎大家去品嘗。
![]()
海拔2000米空運過來的小黃牛肉
當天,閔行區影像藝術家協會同步舉辦“鏡看豐收”即時攝影大賽。攝影師們穿梭稻田、灶臺、秀場,用鏡頭捕捉開鐮的汗珠、旗袍的剪影和農民的笑容。協會現場設置“即拍即評”工作站,截至發稿,已有2000余幅作品上傳云端,話題“滬滇小串·旗創未來”閱讀量破百萬。這些作品不僅記錄了豐收的瞬間,更展現了鄉村振興的生動畫面。
“我們希望巾幗聚力,共繪鄉村振興”,身兼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上海市鄉村振興女性人才促進會副會長及閔行區鄉村振興女性人才聯誼會會長多重身份,頁之山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玉娟說,這些優秀女性身著旗袍在田間走秀,展示女性的優雅與自信;她們積極參與農事體驗,與農戶一起收割稻谷,感受傳遞勞動的快樂,“我們希望以自己的方式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
從旗袍走秀到農事競技,從灶頭飯香到滬滇協作,豐收節以多元形式展現了現代農業與休閑旅游的無限可能。主辦方表示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深化滬滇協作,做精羊鑫稻米品牌,做靚海派旗袍+農耕文化IP,做實農文旅融合文章,讓更多市民記住鄉愁、看見發展、共享成果,下一步將精選攝影大賽優秀作品巡展并聯動電商平臺上線羊鑫新米+滬滇小串豐收禮盒,讓田間美味走向更多市民餐桌。
規劃建設稻田咖啡吧、農耕體驗園
本次活動也是在為打造閔行農旅IP積累經驗,未來光明村將規劃建設稻田咖啡吧、農耕體驗園等休閑設施,推動農業+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讓游客在田園中享受慢生活,讓田園成為城市人的詩意棲居地,讓鄉村成為產業升級新引擎。

記者:崔松鴿
部分攝影:桑炯華 龔晴
初審:趙若楠
復審:方雨斌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