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媒體報道,Seven Valleys(張欣夫婦的家族辦公室)近期通過旗下實體Closer Properties,在紐約上東區購入五塊相鄰地塊,總價約6250萬美元,并計劃收購第六塊地,以實現整合開發,預計總投資額接近7600萬美元。 這是潘石屹夫婦在美國首次以“自有開發商”身份推進的全新項目,標志著他們從單純的資產持有人,轉型為主動開發的地產操盤者。
當中國房地產行業深陷債務漩渦,連昔日優等生萬科都不得不奮力自救之時,這位熟悉的身影卻已在大洋彼岸悄然布局。潘石屹、張欣夫婦,這對曾以SOHO中國名震一時的地產大亨,正以家族辦公室為舵,駕馭著巨額資本,在美國紐約的黃金地段,從純粹的資產持有者,轉型為主動開發的操盤手。這一系列動作,與其在國內“賣賣賣”的決絕姿態形成了鮮明對比,勾勒出一幅精密的跨境資本轉移圖景。
回顧潘石屹的撤退路徑,其節奏之精準、意志之堅決,令人驚嘆。這場持續近十年的“資產大遷徙”,始于2014年。起初,他拋售的是上海的非核心物業,并信誓旦旦地強調“持有優質地段”的長期策略不變。然而,此后七年間,SOHO中國的敘事里只剩下“賣”字,巨額現金通過一連串交易流入了潘氏的荷包。
當這場資產拋售觸及他賴以成名的“八大金剛”,SOHO中國最核心的八大樓盤時,其意圖已昭然若揭:他尋求的并非簡單的資產優化,而是對中國內地資產的徹底清倉。盡管與黑石集團高達40億美元的私有化交易最終折戟,但其“告別”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與之同步的,是其在海外市場的“買買買”。自2011年購入紐約曼哈頓巴士站辦公大樓起,潘石屹夫婦便開啟了海外資產的持續收購。與李嘉誠當年拋售內地資產、大舉進軍英國基礎設施不同,潘石屹的目標更為聚焦美國的頂級物業,尤其是紐約。從曼哈頓公園大道到通用汽車大廈,其收購標的皆是全球資本爭搶的硬通貨。
如今,更以家族辦公室身份,在紐約上東區整合地塊,親自下場開發,標志著其海外戰略從“財務投資”升級為“主動經營”,一個“隱形的地產帝國”已初具規模。
潘石屹的每一步,都堪稱資本精算的樣本,其“鬼精”之處,體現在幾個關鍵維度:
首先,是時機的選擇。他的資產出售始于中國房地產黃金時代的尾聲,抓住了市場最后的流動性高點進行套現。而當國內同行們開始為現金流焦頭爛額時,他已手握巨額現金,具備了在全球市場“抄底”的充足彈藥。
其次,是路徑的設計。通過將SOHO中國股權轉移至美籍妻子張欣名下,并利用家族信托進行海外投資,他巧妙地劃清了公司行為與個人財富的界限。這一系列復雜的法律架構,既規避了監管風險,也實現了資產的安全跨境轉移。近年來密集注冊的境外公司,更是為接收與運作這些資金鋪平了道路。
再次,是模式的轉型。在國內,他扮演的是輕資產的“包租公”,享受地段升值和租金回報;在海外,他正轉型為重資產的“開發商”,追求更深層次的資本利得。這種角色轉換,源于他對不同市場周期的判斷:在中國,他認為資產價格的紅利期已過;在美國,他則看到了后疫情時代優質地段開發和整合的機遇。
最后,是價值觀的注解。那筆引發巨大爭議的1.5億美元哈佛、耶魯捐款,與其說是慈善,不如看作是一筆為家族未來鋪路的“戰略投資”。它不僅為子女教育打開了綠燈,更深度嵌入了頂級學術與資源的網絡,為其海外事業提供了難以估量的社會資本。曹德旺那句“鬼精鬼精”的評價,在此刻顯得尤為傳神。
潘石屹的選擇,是他作為商人的個人權利,也是其基于風險收益判斷的理性決策。然而,這一案例卻成為中國商業領域一個極具象征意義的側影。它反映了部分民營企業家在特定發展階段對資產安全性和未來不確定性的深層憂慮。當“恒大的雷”、“碧桂園的坎”、“萬科的劫”接連爆發時,潘石屹“成功”的資產轉移,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被審視的范式。他的“精明”反襯出國內房地產行業高杠桿、高周轉模式的脆弱性,以及當市場拐點來臨時的系統性風險。
更重要的是,他的行為引發了關于企業家責任與資本倫理的討論,在中國市場完成原始積累,享受了改革開放和城市化最大紅利的巨頭們,其資本是應繼續深耕本土、與宏觀經濟共渡時艱,還是可以毫無負擔地“用腳投票”,尋求絕對的安全邊際?這沒有標準答案,但卻是一個在當下值得深思的命題。
潘石屹抄底美國,并非故事的終點,而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他從中國地產的“明星”轉變為全球市場的“玩家”,證明了其作為資本運作高手的老辣。而對于仍在風雨中穿行的中國地產行業及其觀察者而言,“潘石屹模式”帶來的,不僅是關于財富管理的教科書式案例,更是一面映照時代變遷、資本流向與商業倫理的復雜鏡像。遠有李嘉誠,近有潘石屹,他們的選擇,共同構成了一部理解中國民營資本全球化進退的鮮活教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