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當你在市場中反復虧損,可能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腦子出了問題
"我從來沒想到要建議別人從事交易。"《以交易為生》的作者亞歷山大·埃爾德博士曾如此說道。這位從精神病學跨行到金融交易的專業人士,深知在市場中獲得成功有多么困難。
然而,他的這本書卻成了全球交易者的必讀經典,幫助無數人理解了市場的本質。書中揭示了一個令大多數散戶不愿面對的真相:你所以為的技術問題,其實大多都是心理問題。
01
交易心理:成功的第一塊基石
埃爾德在書中開篇就點明:心理是交易中最關鍵的因素。如果沒有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再好的市場分析和交易方法也無濟于事。
為什么交易心理如此重要?
埃爾德用其精神病學背景給出了獨到解釋:交易者常常陷入"羅夏墨跡測試"的誤區——人們看圖表時,往往只看到自己大腦里想看到的東西,而不是市場的真實情況。
他提出了"酗酒者理論",將酗酒者的心理和交易者的心理作類比:交易者在成功時會過度興奮,失敗時則會產生僥幸心理,這都會讓人失去基本判斷力。
成功的交易者都是現實主義者。他們深知自身的能力與局限,對市場動態洞若觀火,并能從容應對各種挑戰。
![]()
02
分析方法:找到市場的節奏
在解決了心理問題之后,交易者需要掌握分析市場的方法。
埃爾德將技術指標分為三大類:
- 趨勢跟隨指標(如移動平均線、MACD),它們在趨勢反轉后才反轉,屬于同步或滯后指標;
- 震蕩指標(如隨機指標、RSI),有助于識別反轉點,常常比價格先反轉;
- 復合指標(如新高-新低指數),提供多空雙方強度的信息。
但埃爾德強調,沒有任何單一指標可以可靠地預測市場走勢,聰明的交易者應該結合多種指標來分析。
為此,他創造了"三重濾網交易系統":
- 第一重濾網:利用趨勢跟隨指標判斷長期趨勢,只順從趨勢方向操作;
- 第二重濾網:通過震蕩指標觀察中期趨勢,尋找回調買入點或反彈賣出點;
- 第三重濾網:利用盤中突破技術來定位精確的入場點。
這一系統的核心哲學是:不要與趨勢對抗。當市場趨勢向上時,你應該尋找買入機會;趨勢向下時,則應尋找賣出機會。
![]()
03
風險管理:生存的第一要務
即使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完善的分析方法,沒有嚴格的風險管理,交易者仍無法在市場中長期生存。
埃爾德提出了兩條著名的資金管理法則:
2%法則:規定每一筆交易的虧損幅度都不能超過賬戶總金額的2%。這確保了即使連續遭遇多次虧損,你仍有足夠的本金繼續交易。
6%法則:規定每個月的交易虧損幅度不能超過賬戶總金額的6%。一旦達到這個極限,就必須停止交易,等待下個月再開始。
此外,他還介紹了"風險控制鐵三角"的概念,通過計算確定每筆交易的最大可交易數量,從機制上確保不超過預定的風險承受范圍。
埃爾德明確指出交易者在市場中的三個目:
- 首要目標是長期生存
- 其次才是資本穩定增長;
- 最后才是獲取高額收益。
很多新手搞錯了順序,一開始就追求高額收益,結果往往很快就被市場淘汰。
![]()
有一位讀者深有感觸地評論道:"交易的成功從來都不是簡簡單單的,但是也不是很深奧的。關鍵是紀律和心態。"
這也許正是《以交易為生》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市場永遠存在不確定性,而唯一能確定的,是你對自己行為的控制。
埃爾德博士坦言:"市場最好的老師,交易者虧錢時總會得到一些教訓。沒有人能通過什么方法一下子獲得成功,能成功的人都是因為失敗過,并善於總結失敗的經驗。"-
你是否也在交易中掙扎?或許,是時候停下來,先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