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爽)10月30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fā)布《2025年第43周第880期中國流感監(jiān)測周報》(鏈接:https://www.chinacdc.cn/jksj/jksj04_14249/202510/t20251029_313167.html)。最新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10月20日-26日,南方省份流感活動上升,北方部分省份上升,檢測出的流感病毒陽性標本中,甲型H3N2毒株已成為主流。
![]()
檢測出的流感病毒陽性標本中,甲型H3N2毒株已成為主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感監(jiān)測周報截圖
北京佑安醫(y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yī)師李侗曾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介紹:“去年主要流行H1N1,前年(2023年冬季)是H3N2,隔了兩年后人群的免疫屏障較差,因此對H3N2的抗體水平相對較低,更易感染。”此外,相比H1N1,H3N2有著更強的傳染性與傳播速度。
上海市肺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主任醫(yī)師胡洋表示,僅從癥狀上來說,普通人很難將H3N2與H1N1進行區(qū)分:“二者的主要癥狀都是突發(fā)高熱(39℃以上)、咽喉痛、劇烈咳嗽、肌肉酸痛乏力,但H3N2對老年人影響更大,而H1N1更多影響年輕人。”
對于當前醫(yī)院的門急診情況,胡洋告訴記者:“最近門診以及發(fā)熱門診的相關(guān)病人,不僅在數(shù)量上開始增加,其病毒檢測的陽性率也在上升。”
對此,李侗曾分析,從最新數(shù)據(jù)來看,在過去一周的流感樣病例中,南方甲流的核酸陽性率已超過10%,這通常意味著流感季的到來;北方門診流感樣病例尚未出現(xiàn)顯著上升,僅小幅增加,預計將在11月的第二、三周迎來明顯高峰。
“今年流感季啟動較早,從全球來看均有類似趨勢。比如日本在10月初就已進入流感季,此外,包括英國、德國、意大利在內(nèi)的歐洲國家的病例數(shù)也在增加,這可能與病毒變異和人群行為因素相關(guān)。流感活動的加速,可能導致今年的感染人數(shù)增多。”李侗曾說。
上述專家均表示,在治療和檢測上,H3N2與H1N1并沒有太大區(qū)別,現(xiàn)有手段均有效,醫(yī)院普遍具備相應的核酸檢測能力,疫苗和抗病毒藥物儲備也較為充足,因此,整體形勢可控,大眾沒必要過度緊張,做好日常防護、及時接種疫苗即可有效預防。
“最基礎的物理隔離就能顯著降低感染風險,例如,少去人多的地方,到公共場所盡量佩戴口罩,勤洗手。此外,提前注射流感疫苗,也能起到預防作用。”胡洋表示。
“今年流感季來得早,許多人可能還沒來得及打疫苗,或防范意識不足,導致‘中招’。”李侗曾建議,所有6月齡以上且無接種禁忌的人群,都建議在每年9~11月接種流感疫苗,以達到良好預防效果。一般來說,接種流感疫苗2~4周后就能產(chǎn)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保護作用可維持6~8個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