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原著第一百一十九回,征方臘結束,可無論是書中的梁山好漢,還是讀書的我們,都難免意難平,就因為征方臘的代價實在是過于慘痛了。
宋江三十六,回來十八雙。
內中有四個,談笑又還鄉。
不過這還并不是最后活下來的人數,畢竟宋江、盧俊義沒能逃過鳥盡弓藏的命運,李逵也被宋江帶走,花榮、吳用則是自縊在宋江墳前。
若要細說,在整個征方臘的過程到結尾,梁山一共死了七十四位好漢。
![]()
(梁山群雄劇照)
哪怕《水滸傳》是一部群像戲,沒有具體的主角,至少梁山好漢這個團體就是書中的主角,他們何至于落得如此凄慘的結局?
其實書中早有伏筆。
一、陣亡的好漢
梁山大聚義時,這幫兄弟是何等風光?
書中只道是:“香騰瑞靄,花簇錦屏。一千條畫燭流光,數百盞銀燈散彩。對對高張羽蓋,重重密布幢幡。風清三界步虛聲,月冷九天垂沆瀣。金鐘撞處,高功表進奏虛皇;玉珮鳴時,都講登壇朝玉帝。絳綃衣星辰燦爛,芙蓉冠金碧交加。監壇神將猙獰,直日功曹勇猛。道士齊宣寶懺,上瑤臺酌水獻花;真人密誦靈章,按法劍踏罡布斗。青龍隱隱來黃道,白鶴翩翩下紫宸。”
仿佛一切的一切都在暗示他們聚在一起,就是要替天行道。
后來的征遼、田虎、王慶的過程,梁山群雄也確實是有不滅金身一般。
可到了征方臘時,他們直接破功了。
先后有秦明、董平、徐寧、索超、史進、宋萬、焦挺、陶宗旺、韓滔、彭玘、鄭天壽、曹正、王定六、宣贊、施恩、孔亮、郝思文、張順、周通、張清、龔旺、雷橫、鄧飛、劉唐、鮑旭、侯健、段景住、阮小二、阮小五、孟康、解珍、解寶、王英、扈三娘、李袞、項充、馬麟、燕順、郭盛、呂方、石秀、陳達、李忠、楊春、薛永、歐鵬、丁得孫、單廷圭、魏定國、李云、石勇、郁保四、張青、孫二娘、鄒淵、杜遷、李立、湯隆、蔡福在征方臘的過程中以各種荒誕的方式陣亡。
![]()
(梁山好漢劇照)
尤其是被毒蛇咬傷,中毒而亡的丁得孫,不識水性被淹死的段景住、孔亮等人死得最憋屈,仿佛作者是為了突顯戰爭的殘酷而將他們寫死一般。
而林沖、楊志、張橫、穆弘、楊雄、孔明、朱貴、朱富、白勝、時遷這十人則是因各種疾病先后被折磨而亡,當真是苦。
最后則是前文提到的歸朝之后被殺或是自尋短見的那五人,分別是宋江、盧俊義、李逵、吳用以及花榮。
前后共計有七十四人死去,梁山一百零八人,最后只余三十四人,當真是慘。
所以他們何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二、表面的原因
從表面來看,無非是因為方臘勢力太強,而宋江作為梁山的頭領,他帶兵的水平值得商榷。
但多數人可能沒仔細讀過征遼、田虎、王慶的劇情,或者說那些通過電視劇來了解《水滸傳》的人,壓根就不知道還有遼國、田虎、王慶這三個勢力。
其實論危險性,他們絲毫不弱于方臘陣營,就拿田虎陣營來說,一個喬道清就差點把整個梁山給滅了,可那時的梁山卻有神仙相助,那后土之神一出手,就替宋江破解了喬道清的妖法。
所以田虎陣營也足夠強大,當時宋江指揮不利的問題也早已顯現出來,不也沒有損失任何一名天罡、地煞么?
![]()
(方臘劇照)
還有人說是因為征方臘時有兩個關鍵角色沒有到場。
其一是“神醫”安道全。
其二是“入云龍”公孫勝。
安道全被朝廷調用,導致梁山沒了醫生,一些兄弟的傷病得不到救治,自然只能等死。
而公孫勝沒到場,則在對付一些使用法術的高手時,難以壓制對方。
然而這些其實都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宋江可不敢明說,但那“混江龍”李俊卻用一句話說出了真相。
三、李俊口中的真相
那是原著第一百一十三回中,李俊帶著童威、童猛兄弟闖出了一條支線劇情。
他們遇上了太湖四杰,也就是費保一行人,雖然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這幫人并沒有加害李俊等人,還成了日后他海外創業的初創團隊,可當時李俊一行人卻以為自己落入這幫強人手中,怕是兇多吉少。
此時李俊便說了這么一句話:“我在潯陽江上做了許多年私商,梁山泊內又裝了幾年的好漢,卻不想今日結果性命在這里!罷,罷,罷!”
![]()
(李俊、童威劇照)
這即是問題所在,梁山這幫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好漢”,他們不過是“裝好漢”。
就從李俊說起,當初他水淹太原的時候,書中就提到這么一句:“李俊等大開城門,請盧先鋒等軍馬入城。城中雞犬不聞,尸骸山積。雖是張雄等惡貫滿盈,李俊這條計策也忒慘毒了。”
就連無辜百姓也被淹死,李俊如何不毒?
但梁山之上心腸狠毒的只有一個李俊嗎?
宋江害了不少兄弟,吳用更是毒計頻出,其他諸如王英、周通都是欺男霸女之輩,鮑旭、李逵更是殺人如麻。
就不說其他的嘍啰了,就連武松、魯智深,也做過不少糊涂事,比如武松血濺鴛鴦樓時連無辜的丫鬟也殺了,在十字坡遇上惡人夫婦孫二娘、張青卻反倒與之結拜,魯智深搶老和尚的稀粥,踢酒販子的褲襠,與采花賊周通稱兄道弟,他們真的算得上是好人嗎?
所以梁山群雄落得如此境地,施耐庵早在原著第四十五回中就有暗示。
![]()
(李俊劇照)
朝看楞伽經,暮念華嚴咒。
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
經咒本慈悲,冤結如何救。
照見本來心,方便多竟究。
心地若無私,何用求天佑。
地獄與天堂,作者還自受。
這個世道,終歸是遵循“善惡終有報”的規律的。
所以只要是將《水滸傳》通讀下來,就會知道,作者從未歌頌這幫好漢,他不過是客觀地呈現了一幫狠人在亂世求生存的故事,既然是狠人,甚至是惡人,自然就難逃因果報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