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幾部電影和電視劇中,魯智深都不是林沖的對手,甚至還讓魯智深管林沖叫大哥,這顯然是跟水滸原著不符的——在水滸原著中,林沖和魯智深并不曾在大相國寺菜園子交過手,后來也沒有較量過。
水滸原著是這樣寫的:“那林教頭便跳入墻來。兩個就槐樹下相見了,一同坐地。林教頭便問道:‘師兄何處人氏?法諱喚做甚么?’智深道:‘灑家是關西魯達的便是。只為殺的人多,情愿為僧。年幼時也曾到東京,認得令尊林提轄’林沖大喜,就當結義智深為兄。”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江湖中人更是講究“手底下見真章”,魯智深和林沖不曾一對一較量過,所以說林沖的武功比魯智深高,顯然不一定準確,于是有人拿出兩次戰斗記錄來證明還是林沖略勝一籌。
![]()
魯智深林沖雖然沒有單挑過,但是他們跟青面獸楊志都打過,以楊志為參照物,似乎還真能得出“林沖武功高于魯智深”的結論。
林沖雪夜上梁山,心胸狹隘的白衣秀士王倫讓他“納投名狀”,朱貴還專門進行了解釋:“但凡好漢們入伙,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謂之投名狀。”
林沖苦三天,終于等來了青面獸楊志,兩人當時是打出了真火:林沖需要楊志的人頭來作為自己進入梁山的門票,楊志則必須奪回那一擔錢物去樞密院“買回”自己的工作。
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林沖沒有理不直氣不壯或心慈手軟,楊志更是殺氣騰騰:“溪邊踏一片寒冰,岸畔涌兩條殺氣。一上一下,似云中龍斗水中龍;一往一來,如巖下虎斗林下虎……林沖與那漢斗到三十來合,不分勝敗。兩個又斗了十數合,正斗到分際,只見山高處叫道:‘兩個好漢不要斗了。’林沖聽得,驀地跳出圈子外來。”
![]()
喊話的就是白衣秀士王倫,他是不是看出林沖武功高于楊志,筆者不好妄下結論,但是林沖能在激戰中聽到山上有人高叫,而且第一時間停止打斗,這說明他還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并沒有全神貫注與楊志死拼。
斗到分際,也就是打到了緊要關頭,馬上就要見輸贏,從林沖和楊志的不同表現來看,確實是林沖更勝一籌。
楊志橫壟地落車一步一個坎,一擔財物花光才見到太尉高俅,結果卻被高俅攆了出來,長街賣刀殺了潑皮牛二,充軍大名府受梁中書賞識,又被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走投無路的楊志居然落魄到吃霸王餐。
楊志有霸王餐可吃,當時魯智深卻在二龍山下喝西北風——他想去寶珠寺落草,結果金眼虎鄧龍比王倫的心眼兒還小,他打不過魯智深,干脆“只把這山下三座關牢牢地拴住”,魯智深畢竟沒長翅膀,除了在山腳叫罵,簡直是一籌莫展。
![]()
倒霉的楊志遇到走背字兒的魯智深,當然又是一場好打:“當時楊志和那僧人斗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那和尚賣個破綻,托地跳出圈子外來,喝一聲:‘且歇!’兩個都住了手。楊志暗暗地喝彩道:‘哪里來的這個和尚,真個好本事,手段高,俺卻剛剛地只敵的他住。’”
楊志承認自己與魯智深棋逢對手平分秋色,我們再回想起楊志跟林沖那場打斗,就會發現林沖的武功確實比楊志略勝一籌,如果魯智深跟楊志半斤八兩,那么林沖至少是九兩多半斤(過去一斤十六兩)。
江湖人士常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睿智的讀者諸君看楊志與林沖、魯智深這兩場打斗,當然不會只看熱鬧,而且肯定看出了其中的門道:林沖坐在僻靜之處守株待兔,楊志則是長途跋涉消耗的很多體力;魯智深在二龍山下急得嗓子眼冒煙肚皮里打鼓,而楊志則是跟操刀鬼曹正“不打不相識”之后好吃好喝酒足飯飽。
![]()
因為所處環境不同,林沖即使打贏了楊志,也不能說明他就比跟楊志打成平手的魯智深武功更高。
喜歡打乒乓球的讀者都知道:甲能打贏乙,乙能打贏丙,并不意味著丙就一定會輸給甲,就像我們玩的游戲“虎吃雞、雞吃蟲、蟲嗑棒、棒打虎”一樣,有個相克相生的說法。
要比較魯智深和林沖的強弱,我們還是得從四方面著眼:第一,力氣,一力降十會;第二、技巧,以巧破千斤;第三,經驗,熟能生巧,爐火純青;第四,膽量和勇氣,無膽無勇,即使力能扛鼎、武藝超群,十分本事也只能使出三五分。
要論力氣,魯智深無疑是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的第一大力士,武松能拋起三五百斤的石頭,李逵能耍三十斤的鐵錘,但跟魯智深相比,還是差得太遠,林沖就更不用說了。
![]()
所謂技巧,在裁縫那里是穿針引線,在大廚手中是煎炒烹炸,武林中人的技巧,自然就是武功了。
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屬于“學院派”武功,而魯智深則是從種家軍出來的邊軍軍官,是純粹的“實戰派”,魯智深對林沖說自己“只為殺的人多,因此情愿出家”,這句話林沖明白,大家肯定也清楚——指的肯定不是三拳打死鎮關西。
學院派和實戰派,哪一個更有經驗自不必說,但要說林沖沒有膽量和勇氣,那顯然是不客觀的。林沖在京城的時候,錦衣玉食忍氣吞聲是事實,但他自從上了梁山并得知前妻和前岳父都含恨而終之后,就不再有枷鎖束縛,變成了真正的“小張飛”,不管是玉麒麟盧俊義,還是沒羽箭張清,在林沖的鐵甲騎兵面前,也只有逃跑的份兒,尤其是對付擅長扔石子的張清,林沖簡直贏得不要太輕松:“林沖引鐵騎軍兵,將張清連人和馬都趕下水去了。”
![]()
《芋老人傳》說“時位之移人也”,林沖從“懦弱”到“狂暴”有個過程,魯智深的從五臺山文殊院出來,雖然依然不會念經,但殺氣卻已被梵唱消磨不少,在后來的作戰中,能生擒的就絕不打殺,不管是馬靈還是方臘,遇到魯智深都會多活幾天,如果他們遇到的是豹子頭林沖,估計都會被當胸一矛捅個對穿。
說林沖一定能打贏魯智深,這不準確,說魯智深一定能擊敗林沖,似乎也不客觀,于是最后的難題就留給了讀者諸君:林沖與魯智深在水滸原著中從未交過手,那么楊志與林沖魯智深這兩次單挑,能否證明魯智深打不過林沖?如果魯智深吃飽喝足在全盛狀態下單挑林沖,誰的勝算會更大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