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在一場國際經貿論壇上,土耳其駐華大使突然高調發言,說中國是全球最關鍵的經濟體之一,土耳其要“深化合作”,還主動邀請中國企業到土耳其投資。短短幾句話,聽得很多人滿頭霧水。
就在一個月后,土耳其代表團風風火火抵達浙江,參加“浙里出海”經貿研討會,態度熱情得讓人不敢相信這是那個曾經對中國滿是“套路”的國家。5月13日,土耳其外長也訪華,提出希望擴大旅游、能源和交通合作。這時候,很多人開始問了,怎么突然這么殷勤?難道是良心發現了?
![]()
可只要把時間撥回20多年前,就會發現,那個橫卡在中國航母歸國路上的“攔路虎”,不是別人,正是現在滿臉笑容的土耳其。這個曾經在關鍵時刻“卡我們脖子”的國家,為何突然轉身示好?又是否值得我們信任?
2001年11月1日,中國拖回瓦良格號航母,最終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這一天看似普通,卻是中國海軍歷史上的重要一步。而這背后,卻藏著一段長達兩年多的曲折較量。
![]()
1999年7月,瓦良格號準備出發回國,途經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卻被土方以“無動力、存在安全隱患”為由拒絕通行。中國方面多次交涉無果,土耳其隨后又拋出一連串條件。
其中最扎眼的一個,是提出高達10億美元的“過路費”。此外還要求中國購買其36架教練機、幫助發展旅游業等20多項附帶條件,幾乎是把中國當提款機。
![]()
當時中國國力尚弱,無法強硬施壓,只能反復談判,還請來希臘做擔保。整個過程持續了16個月,拖船團隊在海面高成本停泊,每天都在燒錢。光是停泊費用就高達1.7億美元,拖船費用也逼近9000萬美元。航母一直拖到2002年3月才抵達大連,改裝后成為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
2013年,土耳其對中國紅旗-9導彈系統表現出濃厚興趣,希望購買FD-2000出口版。這對剛起步的中國軍工來說,是個難得機會。中國不僅報出極具競爭力的價格,還承諾轉讓部分技術、協助建設生產線,展示了極大誠意。專家團隊也多次前往土耳其進行演示和交流。
![]()
可土耳其卻拿著中國的報價,轉頭去找美國和俄羅斯要價,不斷修改條款,反復拖延,還聲稱要“北約兼容”。最終在2015年11月,土方突然單方面宣布取消合同,轉向自主研發。
中國投入的資源、人力、技術資料,最后都打了水漂,且沒有任何補償。這場“軍購鬧劇”,讓人看清土耳其當時的外交策略——廣撒網、多要價、誰讓利多就靠誰。
![]()
時間來到2020年5月13日,一架從上海飛往塞浦路斯、載有36噸防疫物資的中國包機,在準備穿越土耳其領空時,突然被拒絕通行。理由是“未及時申請”,但中國方面早已在72小時前提交申請并獲準。飛機只好緊急改航,繞飛莫斯科加油,繞道保加利亞,整整耽誤了十幾個小時。
當時塞浦路斯正急需支援,官員等得焦急,有人直接點名批評土耳其“不講人道”。土方卻始終沒有正面解釋,只說“程序不符”。一場人道援助,最終成了地緣政治的犧牲品。而那時的土耳其,正依賴歐美,不愿得罪北約盟友,似乎覺得在對華問題上可以隨意“使絆子”。
![]()
進入2022年,土耳其經濟開始出現嚴重問題。通脹一路飆升,從70%漲到75%,貨幣里拉不斷貶值,公共債務增加,財政赤字超過外匯儲備。俄烏沖突爆發后,土耳其身為北約成員援助烏克蘭,財政支出進一步擴大。
1美元兌換里拉一度從3.05暴漲到35,普通民眾的生活成本激增。土耳其不得不舉債度日,經濟形勢一度瀕臨崩潰。眼看歐美援助不給力,土耳其開始轉向中國。2024年3月,大使在論壇上公開稱贊中國影響力,主動提出希望加強經貿合作。
![]()
4月,土耳其代表團赴中國參加經貿會議,推介投資環境;6月,外長菲丹訪問中國,討論能源、交通、旅游等領域合作。這態度的轉變,不禁讓人想起當年那張“10億美元的通行費”,以及那次“拒絕中國飛機飛越領空”的攔截。
2025年1月,土耳其貨幣再度大幅貶值,美國加征關稅直接導致其機械和煤炭出口下降超過17億美元。土耳其一邊遭遇歐美制裁,一邊開始頻繁向中國示好。
![]()
5月,土耳其文旅部長公開表示,要為中國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務,推動深度旅游合作。土耳其還主動申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國家,釋放出擴大對華合作的強烈信號。
7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親自赴中國參加上合組織25周年峰會,時隔五年首次訪華。會議期間,他提出希望中國投資土耳其高鐵、電動車、綠色能源等多個領域。
![]()
中國也考慮投資600億美元建設穿越土耳其的貨運鐵路,繞開俄羅斯直通歐洲。這對當前陷入經濟困境的土耳其來說,是一根救命稻草。2025年2月,王毅與土耳其外長會談,提出加強戰略對接,擴大多領域合作。土耳其也表示將為中國企業提供更多政策便利。
2023年中土雙邊貿易額已突破434億美元,但土耳其進口遠多于出口,貿易赤字不斷擴大。因此土方更希望吸引中國技術和資金,以此拉動本國經濟。土耳其曾在情報分析報告中提到,未來若能削弱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可能對其有利。但現實卻是,當前它更需要中國合作。
![]()
這幾年土耳其在中俄之間、在北約和上合之間搖擺不定,玩的是平衡術。可在經濟壓力面前,再多的平衡也難以解決根本問題。從“卡航母過境”到“軍售毀約”,再到疫情期間拒絕中國包機入境,土耳其在中方最需要支持的幾個時間點上,都曾做出讓人難以接受的行為。
如今態度大轉彎,主動示好,當然可以合作,但中國也絕不會輕易被感情綁架。講合作是講互利,講戰略是講長遠,講信任是講歷史。這場“回頭找合作”的動作,背后是土耳其現實的經濟考量。對中國來說,我們有足夠的底氣從容應對,也有足夠的智慧判斷真假誠意。
![]()
合作可以談,但記性不能丟。如今的土耳其,是否真的放下了舊算盤,還需時間驗證。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越來越強大,不靠別人的臉色,也不怕別人來靠近。真正的合作,靠的是共贏,而不是曾經的敲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