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膳食營養補充劑龍頭企業湯臣倍健披露三季報。今年第三季度,該司實現營收13.83億元,同比增加23.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億元,同比增加861.91%。扣非凈利潤約1.33億元,同比增長652.64%,業績顯著改善。回顧今年前九個月,其歸母凈利潤增加,較上年同期增加了4.45%,扣非凈利潤同比增加也達到了2.44%。
繼第二季度利潤增速轉正后,三季度營收、利潤重回雙增長。面對“用戶越來越有話語權、渠道越來越分散、消費需求越來越細分”的變化,湯臣倍健正在持續調整優化各渠道業務策略,以產品創新破局,重構渠道價值鏈。——而這,正是現在所有消費品牌都在琢磨的核心問題。
![]()
產品創新:將用戶視角深度融入產品研發
據統計,湯臣倍健今年前三季度推了71款新品,包括多維雙層片等新品銷售占比首次超過20%,優化了策略人群和品牌資產等。新品起勢,本質是踩準了用戶需求。
中康CMH的調研顯示,2025年消費者對VDS的需求,已經從簡單補營養變成了精準對口,35歲以下的用戶里,68%會因為“場景化功能”,比如熬夜后要修復、運動后要為補能買單,而不是只看品牌。
今年湯臣倍健推出的新品,也是企業對用戶痛點精準洞察的真實寫照:比如多維雙層片的“維礦分層”技術保障營養成分的活性和穩定性,上市45天銷售額就破了1000萬。創新舊品類,和元氣森林在飲料行業的破局思路很像。當年元氣森林就是抓住“要健康、要方便”的用戶需求,靠0糖氣泡水的創新引來新增量。
還有線下專供的新品lifespace益倍適暢護益生菌,做成10袋裝的小規格,用嘗鮮價壓低價格,上市3個月發貨就超百萬盒。這邏輯和喜茶推“小杯裝”一樣,都是站在用戶角度,降低大家的嘗試門檻。湯臣倍健金裝魚油不僅在純度與新鮮度兩大核心指標上領先行業,解決了消費者對于有“不新鮮、有腥味”的擔憂,更通過橢圓小顆粒的設計,優化了消費者的吞咽感覺。
實際上,整個VDS行業的創新邏輯也在變。以前大家總盯著“加個新成分”,現在變成了“既要科學實證,又要貼合場景”。
2025年湯臣倍健聯合科研機構在《Aging Cell》上發了抗衰成分的研究,還參與制定《保健食品真實世界研究指南》,在業績承壓期依然押注強科技的背后,其實也是指向越來越認“科學依據”的消費者。
![]()
據統計,截止到9月30日,湯臣倍健累計掌握487項境內外專利、156個產品批件。這些長期積累的創新成果,也正是其現在能快速調整貨盤,升級迭代產品的底氣所在。
渠道重構:不搞線上線下打架,要各盡其責
根據財報,除了產品創新,今年以來湯臣倍健重點聚焦全渠道業務提質增效、數字化等項目課題,持續提升經營質量。
觀察湯臣倍健的渠道調整,核心是解決一個行業通病:線上線下“互相搶客”,以及渠道與品牌如何從博弈走向共生的問題。
現在VDS行業的渠道有多難?線下藥店一邊要應對客流減少,一邊要扛住毛利下降的壓力;線上看著熱鬧,銷售額同比漲了,但客單價卻降了,全在打價格戰。
面對這種情況,湯臣倍健的辦法是“線上線下分開配貨”,讓每個渠道都發揮優勢:一方面線下瞄準大眾市場,推高性價比的產品。比如鈣DK,就是幫藥店拉新的——買的人里,35歲以下的年輕人多了不少。這和屈臣氏的思路一樣,屈臣氏也是靠高性價比的基礎款吸引客流,把“健康服務站”的轉型落地。
線上則走“專業、細分、高端”路線,比如蛋白粉品類,目前線上以臻鉆蛋白粉為主,用高端形象帶動整體品類轉化,提升客單價。9月電商還上新了首款特殊醫學用途全營養配方食品“每益樂”,持續強化專業產品的優勢。并通過數字化工具精細化運營“沉淀用戶”,以及組建自有直播團隊等方式探索興趣電商,持續提升渠道經營質量。
更深的改變,是讓渠道和品牌“一起賺錢”。除了提供質價比產品,湯臣倍健也在持續投入資源賦能渠道服務,比如在藥店做營養顧問培訓,希望店員只能成為“健康顧問”,把藥店變成了健康服務場景。這樣一來,不僅用戶得到了專業服務,藥店的單店收入漲了,VDS行業“重銷售、輕服務”的老問題也解決了,渠道與品牌實現雙贏。
行業思考:用戶主權時代,得快響應、穩運營
面臨市場變局和挑戰,湯臣倍健能逆勢增長,也給所有消費品牌提了個醒:現在消費分級越來越明顯,需求也越來越細,搶流量式的盲目擴張已經不奏效,關鍵是“能快速響應用戶需求”。
從行業來看,VDS行業的馬太效應越來越強:頭部品牌靠“研發+渠道”驅動,把份額越做越大。中小品牌卻陷在低價競爭、產品雷同。中康CMH預測,2025年VDS行業前5名品牌的市場份額(CR5)會升到38%,比2023年多6個百分點。
這種趨勢,在飲料、美妝行業也一樣。今年3月,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提出“以攻為首”:多投研發、砍非核心業務,其實就是靠聚焦核心能力應對分化。這和元氣森林的做法不謀而合,元氣森林在飲料行業下行期,也是靠收縮SKU、集中資源做爆品,穩住了增長。
在國際化和數字化上,湯臣倍健的嘗試也值得關注。最新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海外業務成為湯臣倍健新增長點,境外LSG實現收入7.20億元,同比上升13.64%,按澳元口徑:LSG 營業收入為 1.57 億澳元,同比上升 17.36%。
在拓展海外市場上,今年以來湯臣倍健持續加大對東南亞核心市場的開拓力度,已覆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多個線下連鎖渠道,并積極拓展多國興趣電商渠道,有望帶來新增量。
董事長梁允超提到,未來要以強場景、強替代率為王,搭建湯臣倍健AI Agent矩陣。讓科學營養在技術平權的AI大浪潮中成為主角。規劃AI Agent矩陣,這和歐萊雅搞“AI護膚顧問”、資生堂建數字化研發平臺的方向一致,也說明品牌競爭已經不只是比產品,還要比技術賦能的效率和質量。
但挑戰也不能忽視:新品推得快了,品控風險會增加。去國外開店,要適配當地的消費習慣,沒那么容易。搞AI技術,前期投入也不小。
行業里已經有教訓了:有的品牌盲目上新品,結果庫存堆成山;有的品牌想做國際化,沒摸透當地市場,最后虧了錢。湯臣倍健能不能把短期的利潤增長,變成長期的競爭力,關鍵就看能不能平衡好“創新速度”和“運營質量”。
10月28日,湯臣倍健在騰格里沙漠舉行30周年慶典,沙漠穿越或許顯現了董事長梁允超當下的心態。他表示,未來五年,預計中國VDS仍將保持個位數的年增長。2026年,湯臣倍健將以“再創業”的心態,“全線出擊”,同時“再艱難,犧牲階段性利潤也要確保長遠、健康原則下的品牌項投資。”
![]()
湯臣倍健這30年的轉型,說到底是在用戶主權時代做自我革新。不管是改產品、調渠道,還是搞科研、做數字化,核心都圍繞著“用戶需要什么”。現在整個大消費行業都不好過,但湯臣倍健的案例證明了一個道理:只要能精準抓住用戶需求,不斷調整價值鏈,就能在行業低谷里找到出路。
這不僅是給VDS行業的參考,更是所有消費品牌都該想明白的事——唯有跟著用戶走,才能跨過周期,一直增長下去。
來源于:南方都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