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日前在英國的一場論壇上,談及了亞洲國家對中國的看法。
他直言,中國確實正在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但亞洲大多數國家都不認為中國是“安全威脅”,而是一個與其他國家有頻繁經貿、投資和人員往來的區域大國。
![]()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日前談及中國】
在李顯龍看來,新加坡等國家與中國相處的道理很簡單,中國繁榮其他國家就繁榮,這種良性的關系自然應該持續下去。
與此同時,他還將亞洲國家對中國的態度,與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的態度做了對比。
李顯龍認為,基于冷戰這個集團對抗的背景,北約對俄羅斯有著天然的敵意,因此西方很多人都會把俄羅斯定義為安全挑戰乃至“安全危險”。
而亞洲國家對中國的看法,顯然是從另一層邏輯出發。
李顯龍會將兩件事情作對比,自然與他這次所在的場合有關。受東西方歷史、文化差異的影響,西方有的人確實無法理解,為什么大多數亞洲國家,都不把中國視作威脅。
![]()
【在李顯龍看來,亞洲多數國家不視中國為安全威脅】
對于這個疑問,李顯龍自然要用西方更容易聽懂的方式,去闡述其中的道理。
站在我們的角度,他這番話已經講得很清楚,就是不知道在場的西方人能不能也聽懂。
不過,李顯龍也提到了幾個“例外”的國家。他的觀點是,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態度,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中日之間有歷史遺留問題,并存在海上爭端;澳大利亞與美國是同盟關系;韓國則更關注中國在半島問題上的態度。
即便是這樣,這些國家也需要與中國維持穩定的利益關系。
而拋開這些幾個國家,絕大多數亞洲國家對中國的態度,在李顯龍眼里是相對一致的,那就是在管理好雙邊關系的同時,加強經貿往來。
![]()
【李顯龍提到了中日關系的特殊性】
此外,李顯龍還說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話,即中國是一個“在地理上客觀存在”的大國。
乍一看,這話似乎有些莫名其妙,難道在有的人眼里,中國是“虛構”的嗎?
實際上,李顯龍會這么講還真是有門道的。因為對西方的某些人來說,雖然他們確實知道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一個國家叫中國,但遙遠的地理距離和缺乏接觸,讓他們沒有實感。
如果他們的領導層在這種影響下,做出關于中國的戰略決策,顯然是存在風險的。
李顯龍強調中國“在地理上客觀存在”,其實就是想讓在場的西方人,能帶入新加坡等亞洲國家的視角,明白中國對于周邊國家的重要性。
看得出來,對于這場論壇,李顯龍明顯是有所準備的。
![]()
【李顯龍指出了中國對亞洲國家的重要性】
當然,在談到國與國關系時,不可避免地會聊到分歧,事實上,在這次討論與中國有關的話題時,李顯龍也觸及了這方面。
對此,他的態度比較坦誠。
李顯龍提到,中國與一些亞洲國家之間確實存在爭端,比如南海問題。然而,這種爭端并不會與“生死存亡”聯系起來。
另外,他還傳達了其他意思,那就是不想在大國之間選邊站隊。
客觀來說,李顯龍這次涉華言論的整體基調,還是比較實際的。也說明他在相關問題上,持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雖然他已經不是新加坡總理,但一些做法還是能給中新關系帶來積極因素。
今年6月,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訪問了中國。不久前,中方高層訪問了新加坡,見證交換了多項合作協議。借著中新建交35周年這個契機,兩國正在持續強化關系與合作。
同時,新方的一個做法還吸引了外界的眼球,即在臺灣問題上做出了與中方立場更接近的表態。
![]()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日前也在涉華問題上給出了積極表態】
新加坡外交部確認,黃循財在與中方的會晤時,強調新加坡政府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堅決反對“臺獨”。
這一情況甚至都引發了島內一些人的不安。至于不安的是哪些人,“對號入座”就是答案。
隨著新加坡總理、國務資政都在對華問題上給出了相對積極的表態,中新關系的發展勢頭,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維護。
再讓我們拉高視角,與如今的國際形勢聯系起來,或許能有另一種解讀方向。
在國際關系中,新加坡可謂是“風向標”一類的角色,其國家利益要求他們,必須隨時把握國際形勢的變化。而新加坡現在選擇主動強化與中國的關系,正是大勢所趨。
而與中美博弈的背景相結合,新加坡的做法、特別是李顯龍不想選邊站隊的言論,同樣釋放了強烈的信號。
整體來看,正如李顯龍告訴西方的那樣,中國是一個“在地理上客觀存在”的大國。對于這個現實,新加坡已經接受了。就是不知道別的亞洲、乃至其他地域國家,有沒有認清這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