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也能有智能座艙?天籟搭鴻蒙給行業打了個樣
最近汽車圈有個事挺有意思,東風日產天籟跟華為聯手搞了個鴻蒙座艙,還喊出“燃油智能第一車”的口號。作為開了好幾年油車的人,我太懂這種糾結了:喜歡油車加油就走的方便,不用操心續航充電,但老款油車的車機是真拉胯,卡頓、語音識別不靈,看著電車的智能座艙眼饞得不行。這次天籟的操作,倒是把這個矛盾給解了。
![]()
先說說這個合作的背景,咱們國內還有3億多燃油車用戶,不是所有人都想換電車,很多人就認燃油車的駕駛質感和無里程焦慮。但車企也清楚,不管油車電車,下半場拼的都是智能化。以前合資油車總被說智能慢半拍,這次日產干脆直接找華為合作,用鴻蒙座艙補短板,算是找對了方向。
![]()
重點說說大家最關心的體驗。外觀上沒瞎折騰,保留了燃油車的經典感,加了幻影紫、啞光灰兩個新配色,看著也有新能源的科技味。內飾還是天籟的老本行,90%都是高級軟包,那個滿配大沙發4.0是真舒服,通風、加熱、按摩都配齊了,坐上去確實有“回家”的感覺,這點比不少新勢力還扎實。
![]()
核心的鴻蒙座艙確實有東西。15.6英寸的大屏看著就爽,搭載的是最新的HarmonySpace 5系統,最實用的是手機和車機無縫流轉——上車前在手機上看的導航、聽的音樂,一坐進車里自動就同步過來了,不用再重新操作。語音助手響應也快,喊一聲就能調空調、切歌,還能連續對話,比以前油車那種“喊三遍才理你”的車機強太多。
![]()
還有兩個細節挺戳人的。一個是HUAWEI SOUND音響系統,25個揚聲器加7.1.4聲道,主駕頭枕里還有獨立低音炮,最絕的是音區隔離,主駕聽導航的時候,后排追劇互不干擾,這點對家庭用戶太友好了。另一個是15英寸的AR-HUD,能把導航箭頭直接“畫”在路上,夜間還會標安全車距,實用性拉滿。
![]()
其實這個合作的意義,比車本身更值得聊。它打破了“智能就是電動車專屬”的固有印象,證明燃油車也能有高階智能體驗。對用戶來說,相當于“魚和熊掌兼得”——既保留了燃油車的便利性,又拿到了電車的智能配置。對行業來說,也給其他合資品牌打了個樣:與其花好幾年自己啃智能化硬骨頭,不如跟華為這種科技巨頭聯手,把自己的造車功底守住,智能部分交給專業的人。
![]()
當然也不用吹得太神,它本質上還是一款燃油車,智能化只是補齊了短板。而且到底好不好用,還得等四季度上市后實車試駕才知道,畢竟紙面上的參數和實際體驗是兩回事。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傳統車企+科技巨頭”的合作模式,給燃油車市場注入了新活力。
![]()
汽車行業的下半場確實是智能化競爭,但不是電車的獨角戲。只要還有人選擇燃油車,車企就有理由深挖它的潛力。天籟搭鴻蒙座艙這步棋,算是給燃油車的智能化開了個好頭。你們覺得燃油車這樣走智能化路子靠譜嗎?會不會成為合資車的新活法?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