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炸了!快救人!”
10月29日下午,18的祝野正在家刷題,聽見動靜抓起濕毛巾就沖出去救火。
斷電、滅火、扛老人、收拾燒毀的被褥,忙完他就趕去羽毛球訓練。
可沒想到,兩天后他竟然全網社死,網友樂得合不攏嘴!
![]()
1、烈火面前,他的選擇
濃煙從窗戶涌出,火勢在屋內蔓延。
重慶某小區里,一對獨居老夫妻家中的輪椅電瓶突然起火。
一時間,情況萬分危急!
![]()
18歲的高三男生小祝(祝野)第一時間發現了火情。
他沒有猶豫,甚至來不及換上衣服,只穿著一條“搖褲”(當地方言,指內褲)就沖進了火場。
小祝的救人并非一時沖動,面對火情,他判斷了自己有余力能提供幫助才開始行動。
![]()
他先是迅速切斷電源,防止發生更大的危險。
然后果斷將兩位行動不便的老人轉移到安全地帶。
確認人員安全后,小祝并沒有離開,又叫來小區保安一起幫忙,為老人收拾了家里被燒毀的床單等物品。
![]()
不遺漏、不敷衍,救人之后還進行了善后。
這一連串沉著果斷的行動,不僅避免了人員傷亡,也將財產損失降到了最低。
小祝那份超乎年齡的冷靜與智慧也讓人贊嘆不已。
![]()
“當時有些嚇人,先把老人救出來再說,人命比較重要。”
事后,小祝用最樸實的語言描述了自己的選擇。
但小祝后背被掉落的吊燈碎片劃了道口子,這些他卻并沒有提。
![]()
小祝救人之后,急忙回學校上課,被救老人的女兒江女士卻決心要找到這位恩人。
經過一番周折,江女士終于找到了小祝所在的學校,戲劇性的一幕也開始了!
![]()
2、見義勇為,事跡曝光
江女士先是讓記者來家里采訪。
看到兩位行動不便的老人,還有房屋內偏多的木質家具,足以想象輪椅起火后,老人的慌張。
老奶奶說當時已經慌神了,連腿被火燒傷了都來不及反應。
![]()
若非小祝當機立斷、見義勇為,恐怕家里的財產都會遭到更大的損失、兩位老人也有性命危險。
江女士對著鏡頭激動的哭訴:
“感謝小伙子救了我媽老漢。”
![]()
她還特地帶上牛奶和蘋果前去學校,想給這個勇敢的少年“補補身體”。
學校門口,面對江女士的感謝、記者的采訪,小祝顯得有些樸實和謙遜。
他的老師對學生救人并不感到意外。
他透露,小祝是羽毛球體育特長生,平時訓練刻苦,在校也樂于助人。
![]()
據老師說,小祝還連續兩年拿了全區冠軍。
未來高考的分數我們無法估量,但關于人生中責任與擔當的答卷,他已經是滿分!
![]()
鏡頭前的江女士止不住激動地情緒:
“要是有女兒都想讓他當我女婿!”
一句感慨,道出了對這位年輕人無比地贊賞與認可。
在記者的見證下,兩人加上了微信,江女士邀請小祝當了自己的干兒子。
![]()
從請來記者在家中采訪開始,江女士就反復提及孩子是只穿著搖褲救火。
在校門口,記者也在小祝說“當時我打著光腳就出來了”之后神補刀:
“是不是只穿了內褲就進去了?”
讓小祝變得更加羞澀。
![]()
原本是一幕溫馨感人的正能量場景,然而,隨著事跡通過媒體報道擴散,事件的傳播方向卻漸漸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變。
江女士與記者反復強調的“僅穿搖褲救人”細節,雖然本意是突出小祝救人的毫不猶豫,卻讓這位18歲少年意外陷入全網“社死”的尷尬境地!
![]()
3、意外社死全網,暖心又好笑
祝野或許從未想過,自己火場救人的英勇事跡,最終會以“搖褲俠”的身份被全網記住。
更有很多網友發問,什么是“搖褲”?
于是評論區又有細心網友科普了“搖褲”一詞是西南地區對內褲的通用稱呼。
![]()
此時,對方言知識的科普與對救人壯舉的敬佩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網絡狂歡。
“搖褲”這個充滿重慶方言特色的詞匯,瞬間擊中了全國網友的笑點和創作靈感。
![]()
在相關新聞的評論區,有網友調侃道:
“人民的搖褲俠,感動!”“我就說,原來超人都是穿搖褲。”
這些評論都收獲了上萬點贊。
![]()
甚至有本地網友制作“搖褲俠表情包”,配文:
“遇事不慌,搖褲也能當戰袍。”
這些表情包已經在社交平臺廣泛傳播。
![]()
也有一些網友代入了小祝的尷尬:
“祝野從此痛失全名。”“嬢嬢和記者怎么都在強調搖褲!”
想象一下祝野做了好事,卻以這個好笑的稱呼聞名全網,實在讓人忍俊不禁!
![]()
從“祝野”到“搖褲俠”的稱呼轉變,恰恰體現了互聯網時代熱點事件的傳播規律。
一個具象、有趣且略帶反差感的記憶點,往往比一個具體的人物本名更容易被廣泛傳播。
![]()
這與之前引發熱議的“濃人淡人”等現象有異曲同工之妙。
某些鮮明特征被提煉出來,成為公眾認知的核心標簽。
![]()
值得玩味的是,這種看似“社死”的全民調侃,其內核卻是溫暖且充滿敬意的。
網友們的調侃并非為了貶低或嘲笑,而是以一種輕松的方式表達對英雄的喜愛和認可。
一位網友說得好:
“搖褲一詞強調了形式緊急,救火是他的本能反應了。”
![]()
這種“尷尬”與“榮耀”并存的局面,也折射出當代年輕人看待英雄的全新視角。
他們不再熱衷于塑造完美無缺的榜樣,而是更青睞這種有血有肉、會穿著搖褲就沖進火場的真實英雄。

結語
在善意的笑聲中,祝野的英勇行為反而因為這份真實而被更多人記住和認可。
一場意外的“社死”,最終成就了一次正能量的破圈傳播。
![]()
希望在以后,危急時刻都能出現一位“搖褲俠”來救人于水火;
也希望大家都愿意成為那個“搖褲俠”,哪怕也許有些“狼狽”,但更值得被贊美!
![]()
參考資料:
光明網|重慶18歲男生赤腳進火場,救出坐輪椅老人,老人親屬:如有女兒想他當女婿
看看新聞|減少“挺身而出的必要” 才是對英雄最好的致敬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