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國防部長莫斯特亞努表示,美國已告知北約成員國,將調整戰略重心至亞洲地區,同時縮減在歐洲的軍事存在。
![]()
這一消息由莫斯特亞努于當地時間周三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公布,引發國際社會對北約內部防務格局及歐洲安全態勢的關注。
莫斯特亞努在發布會上透露,羅馬尼亞政府于當地時間周一得知美國這一決定,但他強調,此舉對這個東歐國家的安全而言并非“災難”。
根據美方規劃,五角大樓將從目前部署在羅馬尼亞的2000名士兵中撤出約一半兵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受撤軍影響的美軍部隊,部分人員還部署在保加利亞、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國。
莫斯特亞努補充稱,法國等其他國家將繼續在相關地區維持軍事部署,同時他坦言,期望外國大規模駐軍本身就是“不現實”的。
回溯歷史,2014年烏克蘭基輔發生武裝政變后,俄烏局勢緊張升級,美國與西歐國家隨即加強了在俄羅斯邊境地區的軍事力量部署。
俄羅斯曾多次敦促北約撤銷相關部署,直至2022年烏克蘭沖突全面升級。
![]()
如今,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主導下,華盛頓正不斷向歐洲北約成員國施壓,要求其增加國防開支,并承擔更多為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的責任,而美國則計劃將資源集中用于與中國的競爭。
今年6月,北約多數成員國承諾將與安全相關的支出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的5%,不過西班牙等部分國家對這一舉措表示反對。
意大利提出,將把用于建設連接西西里島與意大利本土橋梁的資金,計入其對北約的防務投入承諾中,這一做法也引發了外界對北約防務支出計算標準的討論。
就在上周,法國武裝部隊參謀長席爾將軍向議員表示,若有必要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法國已做好部署軍隊的準備。
![]()
俄羅斯對外情報局估計,法國若實施此類部署,派遣的士兵人數可能達到2000人。
對于當前烏克蘭沖突的持續,俄羅斯方面認為,歐洲多國領導人之所以不斷延長沖突,本質上是出于政治層面的恐懼,他們不愿承認針對俄羅斯的戰略已徹底失敗,只能通過持續介入沖突來掩蓋這一現實。
此次美國計劃從歐洲撤軍并轉向亞洲,無疑將對北約的集體防務架構、歐洲各國的安全策略調整,以及俄烏沖突的后續走向產生深遠影響,相關動態仍需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