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上的領導親自調查,把問題查得清清楚楚,我服氣,不再上訪了。”近日,蓬安縣河舒鎮(zhèn)的黃大哥終于解開了積壓心中已久的疙瘩,這也是該縣破解重復信訪難題的生動縮影。
在最初梳理重復信訪舉報案件過程中,黃大哥的舉報件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此前,他曾舉報社區(qū)醫(yī)院包某冒充醫(yī)生的行為,查實后,包某受到政務警告處分。然而不久,黃大哥再次就同一問題信訪。
已經(jīng)結案并給出處分,為什么出現(xiàn)再次信訪舉報的情況?
帶著疑問,縣紀委監(jiān)委對此案展開復查復核工作,確定一名領導班子成員牽頭包案,成立工作專班,全面重新梳理案情、復盤調查過程、精準研判焦點。
最終,縣紀委監(jiān)委決定追回包某違規(guī)領取的基藥補助2萬余元。案件辦結后,包案領導第一時間向黃大哥反饋處理結果,并耐心做好政策解釋和情緒疏導,形成“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建議—督促整改—跟蹤督辦—‘回頭看’檢查”的完整工作閉環(huán),真正實現(xiàn)“事心雙解”。
蓬安縣紀委監(jiān)委針對“多年、多層、多頭”重復信訪舉報問題,創(chuàng)新建立“四個一”工作機制(即一件重復舉報、一名包案領導、一套工作專班、一個化解方案),由班子成員帶頭下沉一線包案督導,做到“落實一起、銷號一起”,推動實現(xiàn)“案結事了人和”。
該縣紀委監(jiān)委信訪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持續(xù)完善全周期反饋機制,加強事前解釋疏導、事中溝通進展、事后反饋回訪;對匿名重復舉報,將依規(guī)在一定范圍內公開調查結果,最大限度消除信息不對稱,避免出現(xiàn)“你核我訪”的惡性循環(huán)。
為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重復信訪,該縣紀委監(jiān)委堅持“治未病”理念,雙管齊下。一方面暢通群眾問題線索收集渠道,用好“流動接訪站”“陽光問政壩壩會”“三接訪”等機制,將監(jiān)督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另一方面強化初信初訪辦理質效,將信訪舉報件進行分類管理,安排專人全程跟蹤督辦,確保“初訪不轉重訪、小事不成大事”。
同時,還注重保護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積極性,對信訪舉報中反映不實的問題及時澄清正名。今年以來,已按要求治理完成8件重復信訪舉報件,開展黨員干部澄清正名工作1次。
實踐表明,信訪工作不是機械的流程操作,而是有溫度的心靈溝通。只有真正把群眾的“心事”當作自己的“大事”,主動將辦公室“搬”到群眾身邊,才能以“信任”化解“信訪”,從根本上減少重復信訪的發(fā)生。
來源 廉潔蓬安
聲明:轉載出于宣傳服務廣大市民、弘揚正義、正氣、警示之目的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聯(lián)系本平臺,我們將及時處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