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建省寧德火車站出發,沿著237國道行駛100公里,到達位于鷲峰山脈中段,翠屏山之南的寧德市轄縣——屏南。
寧德沿海,屏南臨山,如今不足兩小時的駕程,在古代卻連接起了山與海的物資交換。寧德沿海地區盛產鹽,屏南山區茶葉品質卓越,從“茶鹽互市”到茶鹽古道,在漫長的歲月里,見證了商貿繁榮,也見證了群山深處的人們與外界的往來互通。
![]()
圖片來源:屏南文旅
屏南縣壽山鄉,是茶鹽古道上的中心樞紐和重要驛站,自然風光秀美,歷史底蘊濃厚。茶鹽古街依舊古韻十足,拾階而上,喝上一碗當地特有的蛋茶,極目遠眺,在古橋流水、黃墻黛瓦間,品味茶鹽古道上的時光荏苒。
古村依山而建,新村沿水而立。
走過茶鹽古道、走過稻田、走過松林、走過竹海、走過古牌樓、走過廊橋、走過奇石巖壁,奔赴一場生態之旅,感受一段現代與歷史的碰撞。
古村的過去與未來
國內首次提出“特色小鎮”概念是在2014年,兩年后,在國家政策推動下,涵蓋古鎮、古村、歷史文化街區等形態的文旅小鎮進入全面發展期。如今,古鎮、古村等“新中式游”已經成為當下的旅游風向標,“既古也潮”更是近年來旅游的趨勢化需求。
這也為許多古村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作為農耕文明村落居民的“活化石”,由于交通不便、經濟落后等原因,許多傳統村落面臨著污染嚴重、人去村空等問題。
![]()
數據顯示,2000年,中國自然村總數為363萬個,到了2010年銳減為271萬個,平均每天消失80至100個村落。2012年,多部門聯合啟動了中國傳統村落的調查。當年9月,四部門聯合成立了由建筑學、民俗學、規劃學、藝術學、遺產學、人類學等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評審《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隨著相關部門對傳統村落的整體保護及資金投入,村落文物得已保存,自然環境得到保護,傳統村落在系列保護措施下重新煥發生機,向世人展示出古老與現代、過去與未來的完美結合。
屏南壽山村,是第三批“國家級傳統村落”,至今仍保留著明清古建筑50多幢,商鋪、客棧等文化遺址30多處,村里不僅有徽派明清民居群,更有省級非遺“亂彈戲”,田園風光,歷史古跡,美不勝收,成為許多都市人群心目中“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
距離壽山村不遠的白玉村,同樣讓人流連忘返,農場稻田邊邊營地,最適合久居鬧市的人群來此度假“躺平”:皮劃艇、圍爐煮茶、踩泥、摸魚、割稻、打谷子,夜晚的星空下,還可以在小樹林酒館小酌一杯,在回歸自然的同時,享受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和結合。
這正是由福州大美棲地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申報的“白玉村茶鹽古道生態自助游”項目,入選了2024年度“福特汽車環保獎”-生態旅游項目資助計劃,并獲得了15萬元的資金支持。
![]()
據了解,團隊在嘗試在原有服務基礎上,通過“福特汽車環保獎”資助金用參與式的方法建設適當的引導體系,規劃2條徒步自然觀察線路,根據野生動植物資源和地質景觀資源,建設多處自然觀察點、2處避雨亭,采用生態環保、工料法和村民參與式方式建設,同時設計制作52套“一周一期”自然活動卡,導入無人售賣模式,引導游客自助旅行為旅行者提供自主、自助式環保旅行方式,降低本地運營團隊人員更替帶來的經營風險。同時,為村民提供培訓,提升生態環保意識和旅游服務技能,加強運營團隊和村民的共同合作,引入更多村民參與提供食宿后勤保障、衛生急救等安全保障。
古老的村落,在新時代新思路的引導下,正在成為全新的生態旅游圣地。
公益的深耕與持續
自2000年在中國啟動以來,“福特汽車環保獎”已經連續25年支持中國民間環保力量,至2024年底累計資助534個優秀公益項目或組織,授予獎金3610萬元人民幣。
二十多年來,“福特汽車環保獎”一直堅定不移地發掘、表彰和支持優秀的民間環保公益力量。在這期間,從個人英雄式的奉獻與付出,到一群人富有激情的嘗試,再到一批組織專業化的推動,民間公益力量的發展已經進入組織化和專業化的新階段。“福特汽車環保獎”也在不斷探索和調整獎勵方式,積極回應民間公益力量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和緊迫需求,力求將有限的資金輸送到最需要的地方。隨著時代不斷發展,“福特汽車環保獎”也根據環保的實時變化,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和進化。
2021年,“福特汽車環保獎”設立“生態旅游路線獎”,鼓勵在保護地開展的,具有生態保護價值、社區回報、游客約束和教育,并能夠吸引公眾參與的生態旅游項目。同年,在中國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通過了《昆明宣言》,承諾確保制定、通過和實施一個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扭轉當前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并確保最遲在2030年使生物多樣性走上恢復之路,進而全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2050年愿景。
“生態旅游路線獎”的設立初衷與此不謀而合。如今,經過四年實踐,“生態旅游路線獎”的獲獎項目,不僅為所在的保護地社區帶來了收益、帶動了就業,對于旅游及周邊產業、反哺生態保護工作,以及培養本地人才、發揚本地生態文化等,均起到良好作用,促進了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幫助具有一定自然稟賦的鄉村更好地通過生態旅游實現鄉村振興,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2024年起,“福特汽車環保獎”聚焦生態旅游,升級為生態旅游項目資助計劃,每年為10個項目提供資助,助力保護地周邊社區的生態保護和鄉村振興協同發展。
![]()
“白玉村茶鹽古道生態自助游”項目,正是典型案例之一。
2022年,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積極推動臺灣團隊參與福建鄉村建設,希望通過借鑒臺灣社區營造經驗,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在此背景下,一家致力于自然教育和鄉村振興的閩臺融合團隊,由福建本地資深自然教育師林紅和在社區營造、鄉村規劃設計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臺灣建筑師鄧海等共同創辦的“大美棲地”,與福建屏南縣壽山鄉開展了深度合作,為當地多個村落提供駐村“陪護式”服務,助力本地團隊完成項目建設并實現可持續運營。
2024年起,“大美棲地”在白玉村駐村開展閩臺陪護項目,協助本地合作社“白玉不耕農場”,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打造以農耕文化為核心的農文旅產業。
盡管此前白玉村村內旅游配套設施齊全,有茶鹽古道、松林、竹海、古木、古牌樓、廊橋、奇石巖壁等特色自然人文景觀,也有本地自有文旅運營團隊——白玉不耕農場(由返鄉青年蘇凡智主導創立的年輕運營團隊),但據“大美棲地”團隊觀察,當時該本地團隊運營人員流動性大,沒有很好將環保、生態、人文和戶外融合,相關配套軟硬件不足。
有鑒于此,基于白玉村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歷史基礎,“大美棲地”主要協助本地運營團隊開展文旅發展規劃和景觀打造等工作,包括文旅設施打造、稻田文化教育場景、稻田文化IP打造以及村民能力培養,將豐富的自然教育和鄉村振興經驗引入,與本地特色充分融合,讓這個大山深處的古村煥發新生,通過更加完善的生態旅游與外界相連,振興當地農文旅產業。
經過一段時間的協助、改造和傳授,這條生態旅游路線已經煥然一新,不僅入選了2024年度“福特汽車環保獎”-生態旅游項目資助計劃,更在不斷接待越來越多游客的基礎上日益完善進步,成為集生態、康養、運動、文旅、研學為一體的“農文旅”樣本。
環保的要義在于可持續發展,而要使這一行為傳承并發展,需要開辟者,更需要發揚人,需要福特汽車這樣的企業,給予民間環保力量以支持和鼓勵,讓更多的人自愿而自然地參與到日常的環保中來,將環保融入到生態旅游,在帶給環保事業更為長久的發展的同時,也為其帶來更為廣泛而深遠的意義。
作者:郭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