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已離開工作崗位8年的何長工,在做了一番思想斗爭后,還是帶著一封信,前去拜訪朱德朱老總。
朱老總看到這位老熟人內心有些感慨,嘴上卻問:“長工,這次來有什么事嗎?”何長工將信拿出來,有些猶豫地說道:我想把這封信交給毛主席,但又怕打擾到他。
朱老總見不是什么大事,一口答應了下來:這好說,我替你轉交。聽到這話,何長工面帶喜色,寒暄幾句就轉身離開了。看著他的背影,朱老總想起了1927年的初次相見。
說起來,改變中國革命史的朱毛會師,背后就是何長工在穿針引線。
![]()
何長工原名何坤,早年赴法勤工儉學期間結識了周總理、趙世炎等人,由此開始革命生涯。
回國后他奉命去湖南老家開展農民運動,與毛主席成為同事,兩人都干出了一番很好的成績。
1927年“馬日事變”,當時還叫何坤的他,由于在軍閥老家搞土改,遭到打擊報復被通緝。出于安全考慮,毛主席建議他改名“長工”先出省避難。
于是,他就用新名字到達武漢,進入了共產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警衛團。該團沒趕上南昌起義,不過正好留在湘贛邊配合秋收起義,何長工就再一次與毛主席共事。
他奉命設計出人民軍隊第一面軍旗,在部隊發生爭論時,緊密跟隨毛主席,最終促成部隊向井岡山轉移。
![]()
1927年10月4日,毛主席找到何長工,指著地圖交給他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長工,我們現在已經扎下了根,但跟上級也失去了聯絡,還有南昌起義的部隊也沒有消息,這次派你去如何?
何長工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第一反應是怕完不成任務:我對道路不怎么熟悉,而且長期戴軍帽、手上有老繭,很容易就會被發現,怕辜負了你的重托啊。
主席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長期在長沙工作,長沙也算你的本家了,你還有個哥哥何啟龍在長沙教書,還是你最合適啊。
![]()
頓了頓,主席笑著說:如果你是怕搭上性命都沒完成任務,那你放心,我看你一臉福相,肯定命大。話都到這份上,何長工不再猶豫,次日就往長沙趕。
沒想到,剛走到沔都就發生了意外。
當時有民團在沿途設卡,一個頭目發現何長工面生,且多處細節都像個軍人,就認定這是赤化分子,要立即殺掉。
何長工沒有慌亂,承認自己是當兵的,但奉的是湖南省政府主席何健的命令來偵查情況,何健是自己親戚,臨行前特別交待任務要保密。
![]()
隨即何長工還語帶威脅地說:你殺了我容易,但是以后有人找你要我的頭,那就難了。
民團頭目沒什么見識,分不清真假。不過殺一個真的赤化分子最多就是筆賞銀,殺錯了自己還要掉腦袋,孰輕孰重,民團頭目也分得清,就揮揮手要把何長工放了。
這時何長工倒不急了,說自己干脆留在這里做馬夫,等何健派人來找自己再走,免得剛走出去不久又被人阻攔。
民團頭目看他這架勢以為真是何健親戚,如果在自己手上出了什么問題,那責任可負不起。
隨即他給了何長工一個條子,說這附近的民團彼此都認識,拿上這個條子可以順利到達長沙。就這樣,何長工化危險為機會,輕松到達目的地。
![]()
當時的長沙城內白色恐怖很嚴重,他費了一番力氣才重新與湖南省委聯系上,完成了毛主席交給他的第一個任務。
此時的湖南省委也不知南昌起義部隊的確切信息,就幫何長工與衡陽特委又搭上線,此后何輾轉武漢、香港、廣州等地。
恰逢廣州起義剛剛結束,有人知曉朱德他們正在韶關附近,何長工連忙趕去,終在韶關犁鋪頭一帶見到了朱德。
朱老總當時也很茫然,見到何長工特別激動:太好了,我從報紙上看到井岡山的消息,不確定你們到底怎么樣。我們跑來跑去,還沒有個地方站腳,你能來真是太好了。
隨后朱老總告知部隊正在準備湘南起義,讓何長工返回井岡山為兩部溝通。
![]()
1928年4月28日,朱毛兩部會師于寧岡礱市的龍江書院,何長工充當引見人,并且還主持了紅四軍成立大會。
所以何長工對革命是立有大功的,后來在中央蘇區的發展過程中,他地位也特別高,歷任紅四軍28團黨代表(1928年)、紅三軍團第8軍軍長(1930年)、紅五軍團12軍政委(1932年)。紅一方面軍的三大主力,他都擔任過要職。
1935年遵義會議后不久,毛主席就找到何長工,讓他去擔任紅九軍團政委,配合羅炳輝指揮部隊,這就再升了一個臺階。
如果發展順利,憑借這么高的起點及幾位中央領導的信任,何長工1955年被授予將軍軍銜并非難事。然而在長征左路軍、右路軍時,他卻做了個出人意料的選擇。
![]()
當時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氏仗著兵強馬壯,強行率部南下,還在卓木碉會議上公然宣布“另立”。
此事讓很多人都吃驚不已,而更令人詫異的是,何長工、羅炳輝等幾位原一方面軍出來的干部,竟在這種緊要時刻出聲支持了張氏,造成的影響極壞。
所以,何長工本人的革命生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三大主力會師后,毛主席倒是找過他,讓他放下包袱,不會追究責任,并準備讓他去軍委四局工作。
不過何長工知道自己犯的錯很大,表示想去紅軍大學。考慮到他在蘇區時就負責過軍事教育,這也算對口,還不會引起糾紛,最終組織就同意了。
![]()
抗日戰爭時期,何長工擔任過抗大第五大隊大隊長、總校教育長、副校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他擔任過東北軍政大學代校長、東北局軍工部部長、軍械部部長等職。
脫離了一線軍隊指揮,在其他領域繼續發光發熱。建國初期,何長工已經轉政,就沒有參與授銜,一念之差啊。
后來他在重工業部、地質部都當過副部長。在地質部工作期間,他與李四光合作得非常融洽,迅速摸清了我國礦產資源的“家底”。
只是1967年,隨著大運動愈發擴大,何長工也曾被審查、下放到江西,吃過一段時間苦。1973年,上級說他沒有問題,可以“解放”,但實質性的命令遲遲沒到。
他多次寫信反饋,但都沒有回音,因此在1975年時他坐不住了,拿著寫好的信找到朱老總,發生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
毛主席看到何長工的信后,很快給出回復:何長工在紅軍學校和抗大學校都擔任過校長,不如還讓他重新拾起老本行。
同年11月,何長工被任命為軍政大學副校長。作為一名老資格,他去上任時,校長、政委都去看望表示歡迎,還安排了住房、車輛等等。
此后何長工就沒受過什么波折了,1980年還當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成副國級領導人。這個級別,當初的大將都沒幾個人達到過,何長工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1987年,何長工病逝,享年87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