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初那段亂世里,權力和親情往往綁在一起,連婚姻都成了政治的籌碼。
努爾哈赤為了收服棟鄂部,竟然把才11歲的親生女兒東果格格許配給比她大得多的結拜兄弟何和禮,而且還是以側福晉的身份嫁過去。
新婚之夜,何和禮的原配卓爾竟然帶著一百名親兵殺到婚禮現場,在帳外對著努爾哈赤破口大罵。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原配夫人怒闖婚宴
1588年的佛阿拉城,城門外張燈結彩,城內賓客盈門,努爾哈赤正在為長女東果格格操辦婚事。
新郎何和禮是棟鄂部的首領,也是努爾哈赤的結拜兄弟,按理說這是一門門當戶對的親事。可誰都沒想到,婚禮還沒開始,麻煩就來了。
遠處突然傳來馬蹄聲,一隊人馬氣勢洶洶地沖向城門。為首的女子穿著盔甲,手里握著長刀,身后跟著整整一百名全副武裝的親兵。
這個人就是何和禮的原配夫人卓爾。她本是棟鄂部的大族女兒,性格剛烈,從小就習武,在部落里也是有名的女中豪杰。聽說丈夫要娶努爾哈赤的女兒做側福晉,她氣得七竅生煙。
![]()
卓爾沖進城里,直接闖到婚宴大廳外,對著里面的努爾哈赤就開罵。她聲音洪亮,一點不給面子,罵努爾哈赤仗勢欺人,罵何和禮忘恩負義。
賓客們都嚇傻了,誰都不敢上前勸阻。卓爾罵了一通還不解氣,竟然拔出刀來要沖進去殺何和禮。親兵們攔都攔不住,場面一度十分混亂。
努爾哈赤畢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他沒有動怒,反而親自走出大廳,溫和地對卓爾說話。
他承諾卓爾仍然是何和禮的大福晉,東果格格只是側室,地位永遠在她之下。
![]()
卓爾聽了這話才消了些氣,冷哼一聲帶著人馬離開。婚禮總算繼續進行,可氣氛已經不像之前那么喜慶了。
新娘東果格格這一年才11歲,本該在父母身邊撒嬌的年紀,卻要嫁給一個有妻有子的中年男人。
婚禮上她始終低著頭,這個瘦小的身影看起來那么孤單,可她眼神里卻透著一股超越年齡的堅定。
她知道自己肩負著家族的使命,個人的幸福在權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
忍辱負重:少女的生存之道
婚后的日子比想象中更難熬。卓爾雖然答應不再鬧事,可心里的怨氣根本沒消。她一看到東果格格就想起婚禮那天的恥辱,所以變著法子刁難這個小姑娘。
卓爾是家里的當家主母,她把最臟最累的活都分給東果格格干。洗衣做飯、打掃庭院、喂馬劈柴,所有粗重的家務活都落到了東果格格頭上。
更難受的是語言上的冷嘲熱諷。卓爾動不動就在人前挖苦東果格格,說她是靠父親權勢才嫁進來的,說她配不上何和禮。
有時候東果格格干活慢了一點,卓爾就會當著仆人的面罵她是廢物。下人們看卓爾的臉色行事,自然也不把東果格格當回事。
![]()
東果格格從來不跟卓爾頂嘴,也不向何和禮告狀。她把所有委屈都咽進肚子里,默默干完手上的活。年紀小歸小,她做事卻特別細心,從不偷懶。
漸漸的,家里的仆人發現這個小姑娘雖然地位低,可做事靠譜,待人也和氣。有些老仆人私下里都覺得東果格格比卓爾強多了。
何和禮開始對這個小妻子沒什么感情,畢竟年齡差距太大,而且他也怕卓爾發瘋。可時間長了,他發現東果格格不是個簡單的小丫頭。
![]()
她會在他出征前仔細檢查盔甲兵器,會在他喝醉酒后悄悄倒好醒酒湯,會在他為軍務發愁時遞上一杯熱茶。這些小事看起來不起眼,可都做到了心坎上。
更讓何和禮刮目相看的是,東果格格雖然年幼,卻很有見識。她從小跟著努爾哈赤長大,對軍政大事都有自己的看法。
何和禮有時候跟她聊起部落的事,她總能說出些獨到的見解。慢慢的,何和禮開始主動找東果格格商量事情,把她當成了真正的妻子而不是政治工具。
![]()
從側室到正妻的逆襲
卓爾的性格一直是個大問題。她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發火,不僅對東果格格兇,對何和禮也經常大呼小叫。
何和禮在外面是威風凜凜的部落首領,回到家卻要看妻子臉色,時間久了心里自然不痛快。卓爾還特別愛猜忌,總懷疑何和禮偏心東果格格,三天兩頭找茬。
轉折點發生在一次軍事會議上。當時努爾哈赤召集各部首領商量對付明軍的策略,何和禮帶著東果格格一起去了。
會上討論得很激烈,各種方案都有,可始終定不下來。這時候東果格格突然開口,提出了一個大膽的作戰計劃。
![]()
她的想法既考慮到了地形優勢,又照顧到了各部落的利益,連努爾哈赤都覺得可行。
這件事傳出去后,大家對東果格格的看法完全變了。原來以為她就是個政治花瓶,沒想到還真有本事。
何和禮更是對她刮目相看,回家后態度明顯不一樣了。他開始讓東果格格參與部落管理,有什么重要決策都會先征求她的意見。
![]()
卓爾看著東果格格的地位越來越高,心里更加不平衡。她變本加厲地找茬,甚至在客人面前羞辱東果格格。
這次何和禮終于忍無可忍,當著眾人的面斥責了卓爾。
何和禮下了決心,把卓爾降為側室,東果格格升為嫡福晉。這個決定震驚了整個棟鄂部,可仔細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卓爾多年來只會無理取鬧,而東果格格卻用智慧和隱忍贏得了丈夫的心。權力從來都是給有能力的人準備的,卓爾的下場完全是她自己造成的。
![]()
功成名就:戰火中的伉儷情深
成為嫡福晉后,東果格格全力協助何和禮管理部落。她處理政務公正嚴明,對下人和氣卻不軟弱,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
何和禮可以放心地在外征戰,完全不用擔心后院起火。兩人雖然是政治婚姻開始,可日子久了卻培養出了真感情。
1619年,“薩爾滸之戰”爆發。這場戰役是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對抗明朝的關鍵一戰。
明朝派出十幾萬大軍分四路進攻,想要一舉消滅后金。努爾哈赤采用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策略,何和禮率領棟鄂部在東線作戰,任務是攔住明軍東路人馬。
![]()
出征前夜,東果格格親自為何和禮整理行裝。兩人相對無言,千言萬語都化作了一個擁抱。
東果格格沒有哭,她知道作為將領的妻子,哭泣只會影響丈夫的斗志。她只是輕聲說了句保重。
何和禮在薩爾滸戰場上拼了命。他率領部下死死咬住明軍東路,讓敵人無法與其他幾路會合。
激戰持續了好幾天,何和禮受了傷,可就是不退。
最終努爾哈赤取得了大勝,而東線的勝利離不開何和禮的功勞。戰后努爾哈赤大加贊賞,何和禮在后金的地位更加穩固。
東果格格為何和禮生了六個兒子,其中多積禮、和碩圖、都類后來都成了后金的將領。
![]()
她不僅把家里管理得好,還悉心培養孩子們,教他們讀書識字,教他們騎馬射箭。這些兒子長大后都很有出息,成為后金軍隊的中堅力量。
1624年,何和禮病倒了。他躺在床上,握著東果格格的手,眼神里滿是不舍。兩人從1588年成婚,到現在整整36年。
這36年里,東果格格從一個11歲的小姑娘長成了成熟穩重的女人,從一個低聲下氣的側室變成了掌管家族的嫡福晉。何和禮臨終前說,這輩子最幸運的事就是娶了她。
![]()
何和禮去世后,東果格格守了28年的寡。她拒絕了所有再嫁的提議,一心撫養孩子、打理家業。皇太極繼位后對她非常尊敬,常常請她進宮商議國事。
1652年,東果格格在佛阿拉老宅平靜地離世,享年75歲。
1716年,康熙55年,康熙皇帝追封東果格格為“固倫端莊公主”。這是清朝公主的最高封號,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兒才能獲得。
康熙這么做,是對東果格格一生功績的認可,也是對那個時代無數為家族犧牲的女性的紀念。
![]()
《——【·結語·】——》
東果格格的一生,雖然沒有選擇命運的權力,可她卻選擇了如何面對命運。
從側室到嫡福晉,從政治工具到受人尊敬的女性,她用一生證明了真正的強大不是靠權勢,而是靠人格!
信息來源
1. 《清史稿·公主表》,中華書局1977年版
2. 《清太祖實錄》,中華書局1986年版
3. 《滿洲實錄》,遼寧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4. 趙爾巽等:《清史稿·列傳》,中華書局1977年版
5. 王鐘翰:《清史雜考》,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