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爺爺的故居,現在已經修葺一新,這是拍攝于2008年的照片了。
![]()
雖然很破舊,但藏在時光隧道里的記憶永恒,這個過道,有我們無數的記憶。
![]()
石磨。最有意思的是石磨的下面有個雞窩,經常有雞蛋。
![]()
右為爺爺。某年某月,他和村里的鄰居曬太陽,留影。
![]()
從左到右,分別為三爺爺、大爺爺、爺爺。
![]()
爺爺,奶奶,兩個堂弟,大概拍攝于20世紀80年代末。
01
爺爺去了,在2008年的春天里。他一輩子沒得過什么大病,算是無疾而終,享年82周歲。
他們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我的大爺爺、三爺爺,兩個人也均是無疾而終,都是前夜還健談如常,輕輕地翌日來臨,人就飄然而逝,何其幸運之老人啊!
多年后,我忽而想起,他兄弟三人的名字太有文化水準,分別為:王文存、王文章、王文選。
文學傳宗德。這是村里的輩分邏輯,僅僅從爺爺輩的名字到我的名字,冥冥之中,覺得聯系緊密,關系甚大呢。
02
蘋果園的日日夜夜。
在村之外,被稱之為南臺子的地方,父親硬是把地里種上了蘋果樹。以為能增收致富,卻總是惹事上身。
蘋果快熟的時候,就需要有人沒日沒夜地待著了。爺爺自然擔當起了這個重任。那時,我讀初中,也就和爺爺一起吃和住了。
曠野之中,沒有電,只有蠟燭照明。爺爺給我留下晚飯,在門口迎著我。我把自行車放在路邊的棒槌桔里,遠遠地就能看到爺爺在園門口,倒背著手,眺望著他的孫子。
回來的這么晚?快吃飯,完了做作業。一邊說著一邊掀開鍋子拿飯。粗茶淡飯,一切從簡。爺爺早就吃了,他就看著我吃,還問作業多不多之類的話。
我做作業的時候,爺爺在園子里轉悠一番,拿著手電筒照一照,就回來躺下了。我則完成作業,還要偷偷地聽收音機,把音量調到最小,偷聽一個香港基督教節目。
第二天我醒來,爺爺早就起來了,跟我說,鍋里有荷包蛋,再加幾塊桃酥,早飯吃得暖和點,路上抗凍。
這樣的日日夜夜,我度過了好幾年。
03
樂觀主義者。
我的奶奶,村里稱為嫲嫲,是個多病的人。爺爺很是樂觀,沒有悲觀的情緒。
三叔到處帶著嫲嫲看病,爺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的處事態度很老子很莊子,有些無為而治的風格。
但是,嫲嫲先去死,他陪著到了最后的時刻。先走的人是幸福的人。
爺爺看透看淡這一切了吧。
04
夜宿山間。
我那時候幾歲?真忘了。爺爺晚上跟我去了山上,那時候山楂很貴,夜里還得看守。
在半山之腰,爺爺拿出咸雞蛋,放在石頭臺上,我們借著月光,相對而坐,吃著帶來的干糧,山風陣陣,秋涼如水。
夜里,爺爺起來,我好像還聽到了槍聲,是土槍的聲音。
那夜,發生了什么?我沒問,爺爺也沒說。我看看爺爺的土槍,掛在墻上,威武霸氣。
以下是廣告部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