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歐圍繞安世半導體事件激烈博弈之際,荷蘭大選啟動了,荷蘭首相斯霍夫搶劫完中企,捅了這個大個簍子,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先得說說這安世半導體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然都不知道斯霍夫搶的是塊多大的肥肉,又闖了多大的禍。這公司根本不是荷蘭自己養肥的,早年就是荷蘭恩智浦一個快倒閉的業務部門,欠著一屁股債,在全球市場連號都排不上。
![]()
是中國的聞泰科技,2018 年前后砸了 330 多億人民幣,把這個爛攤子全盤接過來,又是還債又是擴建工廠,還升級技術,把七成生產線都搬到了東莞。可以說,沒有中資的真金白銀和用心經營,安世早就在破產名單里除名了。就這么手把手地救,安世才從泥坑里爬出來,一路做到全球功率半導體第三、車規級芯片第二的位置,2024 年都實現零負債運營了,這哪是 “管理不善”,分明是點石成金的本事。
![]()
可斯霍夫倒好,本來 6 月份就倒臺了,就該安安分分當看守政府,等著 10 月底選舉交接,結果偏要在 9 月份跳出來刷存在感,而且一出手就是搶。他援引了個 1952 年頒布、從來沒啟用過的《物資供應法》,這法律本來都快成歷史文物了,據說當初是戰時才準備用的,結果被他拿來對付中企。荷蘭法院連證據都沒要,也沒提前通知中方,直接就解除了中國籍 CEO 的職務,把聞泰持有的 99% 股權強行 “托管” 給荷蘭公司,只給咱們象征性留了 1 股。這操作哪是什么 “監管”,明眼人一看就是光天化日搶東西。
![]()
他為啥非要在看守期干這出格的事?說白了就是給美國遞投名狀。美國 9 月底剛宣布新的 “穿透規則”,把中資控股的海外子公司也納入制裁范圍,還早就跟荷蘭放話,想讓安世避開制裁,就得把中國 CEO 換掉。美國的話剛落地,荷蘭第二天就急不可耐地動手了,這時間點掐得比誰都準。可斯霍夫還嘴硬,在歐盟峰會上跟各國領導人說 “不是針對中國,是 CEO 管理不善”,這話騙鬼呢?要是 “管理不善” 就能搶公司,那美國是不是能說別的國家管理不行就動手接管?荷蘭在華的企業那么多,咱們要是照著這邏輯來,他們肯干嗎?純粹是強盜邏輯。
討好美國的目的是達到了,可中國這邊徹底得罪死了,而且反噬來得比誰都快。斯霍夫光顧著搶 “會下金蛋的雞”,壓根沒想想這雞是靠誰喂飽的 —— 安世 80% 的芯片產能都在中國,核心的封裝測試業務全得靠東莞的工廠。中方一出手依法實施出口管制,歐洲汽車業立馬就慌了神。大眾、寶馬、奧迪這些車企先坐不住了,因為安世的二極管、三極管看著不起眼,卻是汽車電氣系統的關鍵零件,缺了它根本造不了車。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直接預警,說芯片庫存只夠幾周了,裝配線隨時可能停擺。
![]()
這還不算完,日本本田的墨西哥工廠已經先扛不住了,10 月 28 號直接停產,這家廠一年能產 20 萬輛 HR-V 車型,大部分都要出口美國,是本田面向北美的重要樞紐。本田還說了,美國和加拿大的工廠也開始減產,要知道北美市場占了本田全球銷量的 40%,這一停減產,全年盈利都得受影響。更嚇人的是,有報告說歐洲所有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的企業都在用安世的中國產芯片,107 家歐洲龍頭企業里,86% 都從安世中國基地采購,等于歐洲大半工業都踩在了供應鏈的雷上。
![]()
斯霍夫這一下可不光是坑了荷蘭自己,整個歐洲都被他拖下水扛雷。德國總理默茨居然還好意思跑來威脅中國,說 “斷供不可接受”,這話說得也太雙標了 —— 荷蘭搶中國企業的時候怎么不出來說句公道話?現在自己車企要停產了才著急,早干嘛去了?歐盟更有意思,一邊讓中國 “別把事鬧大”,一邊又厚著臉皮求中國 “放寬稀土出口管制”。要知道稀土是造芯片的關鍵材料,中國只是加強管制,沒一刀切,只要不轉賣給美國就能正常貿易,他們跳腳無非是既想當美國的跟班,又舍不得中國的資源。
更諷刺的是,斯霍夫領導的看守政府灰溜溜下臺那天,正好是荷蘭眾議院選舉投票啟動的日子。一邊是選民在投票站前排起長隊選新政府,另一邊是全球汽車業被他的 “拍屁股決定” 攪得雞犬不寧。初步結果顯示六六民主黨以微弱優勢領先,可這新政府接過的哪是權力,分明是個爛攤子。聞泰科技早就放話了,荷蘭想讓本土企業接手安世純屬做夢,客戶根本不會跟著走,而且中國的產能缺口在可預見的未來根本補不上,荷蘭搶去的不過是個沒造血能力的空殼子。
現在安世中國這邊已經開始 “獨立自救”,拉通國內供應鏈,改用人民幣結算恢復供貨,不光讓歐美車企不得不低頭,還順帶推了一把人民幣國際化,巧妙避開了美國的金融制裁。反觀荷蘭那邊,搶來的總部除了個空名頭,啥實際好處沒有,反而要面對歐洲各國的壓力。荷蘭的分析人士都看得明白,歐洲現在就是夾在中美之間兩頭為難,安全上靠美國,經濟上離不了中國,想兩邊討好根本不可能,斯霍夫這步棋等于是把歐洲的脆弱性暴露得一干二凈。
![]()
所以說,斯霍夫哪是 “拍拍屁股走人” 那么輕松?他是把自己的政治生涯賭進去了,還把荷蘭的國際信譽砸得稀碎。荷蘭一直標榜自己 “重視貿易”“講契約精神”,結果為了討好美國,動用戰時法律搶中企資產,這波操作讓全世界都看清了西方所謂 “市場經濟” 的真面目 —— 利益面前,規矩就是張廢紙。現在新政府還沒正式上臺,就已經被供應鏈危機逼得要跟中國溝通求解決方案,可中方態度很明確,想解決問題可以,先把搶去的東西還回來,該道歉道歉,該賠償賠償,不然這爛攤子還得繼續扛著。
說到底,斯霍夫以為下臺就能甩鍋,卻沒算到中國早把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攥在了手里。你要搶,我就斷供;你要卡脖子,我就點你的命門。全球汽車業的亂局已經證明,中國在供應鏈里的角色根本替代不了,荷蘭想跟著美國搞脫鉤,最后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大戲還沒結束,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耍無賴或許能占一時便宜,最終吃虧的肯定是那些不守規矩的人,斯霍夫留下的簍子,荷蘭和歐洲怕是得扛好一陣子了。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