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果香滿園
走進云夢縣伍洛鎮三湖村的
“小番茄公社”
連片的溫室大棚中
藤蔓垂掛累累果實
猶如串串彩珠
映出豐收的喜悅
10月27日,這里迎來建成后的首批采收,農戶們穿梭其間,采摘、分揀、裝箱,忙碌中洋溢著希望。與公社一路之隔的“花開十月”旅游度假區,也與之呼應,共同勾勒出“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振興畫卷。
公社入口處
“生態為公,社稷為大”
八個字引人駐足
公司總經理祁國安向記者闡釋其中深意:“社稷代表農業根本,生態為公則是我們的責任——這八個字首尾相連,正是‘公社’。”他進一步解釋,項目前身是福建的“閩江公社”,沿用此名,既是懷念那個年代“食物健康、人心質樸”的純粹,也希望把這份“老味道”的幸福延續到云夢。
從上市公司職業經理人轉型農業,祁國安已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十二年。2018年項目啟動以來,他帶領團隊跑遍全國十多個產區,試種三百多個品種,積累了三萬多名忠實用戶,復購率高達95%——這背后,是產品實力的有力證明。
“我們一直堅持‘美學實體化’。”祁國安說,“設計不是為了博眼球,而是讓人體驗更愉悅。這才是創新的根本,也是文化的延續。”即便前期投入已達800萬元,他依然堅守這份初心。
![]()
小番茄雖小,市場潛力卻大
“國內年需求量約4000萬噸,但像我們這樣的高品質產品,占比還不到1%。”祁國安介紹,目前公社主打的“青玉”“阿美拉”等品種,平均售價超過20元/斤,不僅入駐山姆、樸樸等商超,還成為省運動管理中心的運動員配餐食材。“現在唯一的‘煩惱’,就是產量跟不上需求!”
品質是公社的生命線
這里全程不使用農藥和化肥,有機肥投入是常規的15倍;并結合云夢氣候特點,通過設施農業實現全年10個月持續供應。63畝的園區,預計年產量40萬斤,產值可達400–500萬元。祁國安還提出“短鏈條”策略:“我們只在生產基礎上延伸一步——做體驗服務。鏈條短,風險低,更能專注把產品做好。”
小番茄公社也在悄然改變著鄉村
項目常年提供30個穩定崗位,高峰期用工達50人,帶動周邊四五個村百余人靈活就業,每年還為村集體貢獻不低于20萬元分紅。“我們要做的,是和村集體高度融合,帶動村民共同發展。”祁國安說。
未來,公社計劃再投資4000萬元,用兩到三年將規模擴至300畝,建設集規模化種植、采摘體驗、研學綜合與產品深加工于一體的現代農業集群,目標實現年產值5000萬元,并力爭成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通過發展NFC番茄原漿等深加工產品,最終邁向“產值破億”。
![]()
園區里,更多的體驗場景正在形成:
研發中心每年試種30–50個新品種,空地上花草環繞,打造“一步一景”的番茄主題花園;露天小菜園、小果園免費開放,即將建成的體驗中心還將提供番茄飲品、冰淇淋等DIY項目。
“我們邊探索市場、邊積累用戶、邊擴大規模,穩扎穩打。”祁國安表示,“希望這里不僅產出好番茄,更能成為農旅融合的示范點,從產業、環境到人的幸福感,真正帶動一方。”
來源:孝感日報 全媒體記者閔麗萍 通訊員蔡琳 喬卓越 圖/湛開叢
制作:湛開叢
校對:張高遠
責編:徐文
終審:朱霞
孝感市融媒體中心出品 | 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