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種叫“超慢跑”的運動悄悄火了起來。它比慢跑更慢,甚至比快走還輕松,不喘不累,對膝蓋友好,非常適合日常鍛煉。
正因為如此,超慢跑幾乎適合所有年齡和身體狀況的人。不僅是大家日常維持健康的好方法,還在疾病康復方面展現出獨特價值,被不少心內科醫生推薦為“心臟康復師”。
![]()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資料圖
“超慢跑”:
保護心臟的“康復師”
超慢跑作為一種溫和的有氧運動,不僅健康人群可以輕松駕馭,連部分心臟病患者也能在康復階段安全進行。
陜西省西安市第五醫院心血管一病區趙玉琦介紹,多項臨床研究已證實超慢跑在心臟康復中的積極作用,例如提升穩定性冠心病患者的攝氧量,增強運動耐力。
從醫學角度看,超慢跑對心臟的保護機制主要有這3點:
1. 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在低強度持續運動狀態下,心肌會釋放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刺激新的血管生成,改善心肌供血。
2. 調節自主神經平衡。心臟病患者常存在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而超慢跑能夠增強迷走神經張力,降低心律失常風險。
3. 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增加一氧化氮的釋放,從而舒張血管,降低血壓,減輕心臟后負荷。①
![]()
資料圖 金鵬攝
不只護心
這些好處也讓人心動
除了對心臟特別友好,超慢跑還有不少“隱藏福利”:
1. 改善心肺功能
盡管超慢跑速度較慢,但持續的低強度有氧運動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增強心臟的供血能力和肺部氧氣交換效率。
2. 輕松有效減脂
超慢跑速度慢,運動時心率低,不易產生疲勞感,但其能量消耗高于慢走,可以有效減脂。對于中老年人來說,還有助于降低膽固醇。
3. 身體不易受傷
超慢跑身體受力較小,對關節和肌肉友好,可有效減少踝、膝、髖關節因受到沖擊而受傷的風險。
4. 舒緩心理壓力
超慢跑過程中,身體會釋放內啡肽,可有效緩解壓力、改善心情,讓人心情愉悅平靜。②
![]()
資料圖 李偉攝
到底多慢才算“超慢跑”?
記住這3點
你是不是也想問:到底怎樣才算超慢跑?其實只要掌握3個關鍵點:
1. 速度要慢,像快走
超慢跑的速度大約在4~5公里/小時,相當于快走的速度。
2. 心率要低,能聊天
心率維持在最大心率的50%~60%,一個簡單的估算公式是:(220-年齡)×50%~60%。在這個心率區間,能夠輕松地與他人交談、唱歌,被稱為“談話速度”。
3. 姿勢要標準,不是走
盡管慢,但它保持著跑步的技術要領——身體存在短暫的“騰空期”。這與快走(總有一只腳著地)有本質區別。③
運動過程中如果感到不適,如胸痛、呼吸困難或極度疲勞,應立即停止運動,并盡快就醫。②
![]()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資料圖
哪些人更適合“超慢跑”?
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才能更好地制定鍛煉計劃。那么,哪些人特別適合超慢跑?哪些人需要格外注意呢?
推薦以下人群嘗試——
1. 久坐不動的人:打破靜態生活的第一步。
2. 體重基數大或肥胖的人:安全啟動減肥計劃的首選。
3. 中老年人:維持心肺功能、骨密度和肌肉量的“黃金法則”。
4.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卓越的輔助康復手段(開始前請務必咨詢醫生)。
5. 運動損傷康復期患者:作為重返正常跑步的“過渡橋梁”(請在康復師指導下進行)。
以下人群需謹慎或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1. 急性疾病期:如發燒、嚴重感染等。
2. 不穩定的心腦血管疾病:如未控制的心衰、心絞痛、嚴重心律失常等。
3. 平衡功能障礙嚴重者:需在安全環境(如跑步機扶桿)或有人陪伴下進行。③
超慢跑,是一項真正適合大多數人的“入門級運動”。不論你是運動新手,還是想找回鍛煉節奏,都不妨從今天開始——慢下來,反而跑得更遠。
本文綜合自:
①2025-09-30西安市第五醫院《超慢跑:心內科醫生推薦的心臟康復良方》
②2025-02-20上海疾控《新年立下每天運動的flag了嗎?試試“原地超慢跑”吧》
③2025-10-24科普中國《不累還能“暴擊”內臟脂肪!這種運動還沒試過就虧大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