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恢復進口美國大豆了,首批18萬噸,分為兩批裝。第一批從今年12月份起運,第二批從明年1月份起運。為什么突然恢復進口美國大豆呢?這原因也很簡單。一是,中美關稅談判,確實取得重大突破了。甚至可以說,中美馬來西亞談判成為了一個重大轉折點。
![]()
正是因馬來西亞談判的突破,中美高層才實現了韓國會晤。而中美貿易戰呢,也開始大幅回轉了。當前,中美已經達成初步合作,后續呢,還將達成更多的合作。
二是,巴西大豆不講武德,價格一路飆漲,接近翻倍了。今年1月份,你去買巴西大豆,大約420美元一噸,可現在呢?漲到650美元一噸了,足足上漲了230美元。就這,巴西大豆出口商還不滿足,還要繼續推高價格,把中國人當豬宰了。
為什么巴西大豆商瘋狂漲價?核心就在于,停購美豆以后,中國對巴西大豆的依賴度太高了。有多高呢?9月份,中國進口巴西大豆占比高達93%。整個中國的大豆訂單,幾乎都被巴西壟斷了。
![]()
這也提醒了我們,任何大國合作,人性的貪婪都是經不起考驗的。更何況,巴西大豆幕后的經銷倉儲體系,也被美國糧商控制了。巴西農民只負責種植大豆,可種子、農藥、化肥、倉儲以及物流等,都被四大糧商控制了。中國不買美國大豆,損害的只是美國農民的利益,美國糧商該賺的錢,還是賺。
三是,中國的大豆缺口確實很大。每年,中國需要進口大豆總量超過1億噸。這么大的進口量,依賴于任何單一渠道,都是非常危險的。像這一次,中國大豆過于依賴于巴西,就遭到了對方的強制漲價。全球大豆生產格局非常簡單且穩定。
第一大生產國是巴西,年產量1.7億噸,其中1億噸,都用于出口。第二呢,就是美國,年產量1.2億噸,出口量約5000萬噸。其他國家的產量就相當低了,比如俄羅斯700萬噸,阿根廷500萬噸,烏拉圭300萬噸。那中國呢?2000萬噸。面對1億噸的大豆缺口,離開巴西、美國,就不可能找到第三個替代方了。
![]()
因此,最好的格局就是,同時進口巴西大豆和美國大豆,讓他們相互競價,從而降低中國的大豆進口成本。恢復進口美國大豆,也是為了限制巴西大豆無上限的漲價。那中國人為什么不愛種大豆呢?其實,不是不想種,而是不劃算。首先,大豆畝產很低。
比如中國大豆平均畝產,只有220斤,平均收購價呢?大約2塊。也就是說,你種一畝大豆,也就收入440塊錢。為了這440塊錢,你還要噴農藥,撒化肥,買種子,還得運輸出售。一頓折騰下來,基本就不賺錢了,還不如種植水稻、玉米、土豆等,都比種大豆收入高。
![]()
因為畝產低,就注定了大豆種植,需要海量的土地。可中國呢,土地確實不少,可人太多了,人均耕地面積才1.37畝,連世界平均水平都達不到。耕地少,就只能優先種糧食。種完糧食以后呢?還有空閑的土地,也不會選擇種大豆,而是種其他更高價值的經濟作物。農民不是傻子,他知道什么值錢,就種什么。
那為什么美國、巴西大豆產量那么高呢?一是,他們土地遼闊且肥沃。二是,陽光充足,熱量高。三是,地形平坦,適合大規模機械化作業。像美國,它自己種的糧食都吃不完,因土地太多,大量被荒廢了。
![]()
對美國農場主來說,與其讓土地荒廢,不如大規模種大豆,至少還可以賣給中國,額外多賺一筆。巴西也是如此。大量土地不開荒,就浪費了,種大豆呢?就能開拓一個14億人的超級大市場了。
所以,土地不夠多的國家,根本承接不住中國的天量大豆需求。而中國自己呢?人口太多了,必須優先種糧食,沒有那么多的土地,去把大豆種植成本打下來了。而且,豆粕主要是喂豬的。相比于種大豆喂豬,還是糧食種植更重要一些。
本質上來說,巴西、美國的大豆生意,就是充當中國的飼料基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