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毛圓圓)近日,香港女演員李施嬅在綜藝節目中透露,自己因甲狀腺相關眼病先后經歷 4 次眼部手術,話題登上熱搜。不少人疑惑:甲狀腺出問題怎么會影響眼睛?甲狀腺相關眼病是否都要像她這樣多次手術?針對這些疑問,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王樂怡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采訪,給出了專業解答。
“甲亢、甲減等甲狀腺功能異常引發眼部癥狀,核心原因是針對甲狀腺的自身免疫反應‘誤傷’了眼周及眼眶組織,引發了眼部的炎癥反應。”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王樂怡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其中,甲亢誘發的甲狀腺相關眼病最常見——患者常出現眼球突出、眼瞼退縮(眼睛“瞪得大”)、眼瞼遲落(閉眼時眼瞼滯后)、看東西重影(復視),還可能伴隨眼干、畏光、流淚;而甲減患者則較少并發甲狀腺相關眼病,往往伴有畏寒、乏力、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眼病更“偏愛”女性。王樂怡指出:“根據臨床觀察,女性有兩個高發階段,分別是40~44歲和60~64歲;男性則集中在45~49歲、65~69歲,整體發病率女性顯著高于男性。”
甲狀腺相關性眼病早期易誤診
甲狀腺相關性眼病的早期癥狀缺乏特異性 —— 眼紅、眼干、眼瞼紅腫,常被誤判為結膜炎、干眼癥,耽誤診治。王樂怡建議:“出現眼部不適,最好先到眼科就診。醫生通過眼科檢查評估眼部的炎癥反應情況,結合眼部 CT 等明確眼眶內情況后,再決定是否進一步查甲狀腺功能。”?
她特別提到,醫院已成立甲狀腺相關眼病多學科診療(MDT)團隊,整合眼科、內分泌科、影像科等科室資源:“患者不用在各個科室間奔波,能直接獲得‘一站式’專業診療,針對性更強。”
兩類甲狀腺相關性眼病患者需要手術
針對“是否必須多次手術”的疑問,王樂怡表示,有兩類患者需手術干預,且手術次數需根據病情而定,并非所有人都要像李施嬅那樣多次治療。第一類是極重度活動期患者:因眼眶炎癥導致視神經受壓、視力下降,或眼瞼無法閉合引發角膜暴露、潰瘍(嚴重時可能角膜穿孔),需緊急做眼眶減壓術,挽救視力,減輕眼表暴露。第二類是中重度靜止期患者:若突眼、復視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想改善視功能和外觀,可考慮手術。
“甲狀腺相關眼病的手術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眼眶減壓術,主要是緩解視神經受壓,減輕眼球的突出;二是眼肌手術(斜視矯正術),主要是改善眼球運動,減輕復視;三是眼瞼退縮矯正術,主要的目標是矯正眼瞼的退縮,從而緩解干眼、改善外觀。”王樂怡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具體選哪種手術,需結合患者癥狀、體征綜合評估,并非盲目疊加。
住院1~2天就能出院,恢復卻要3-6個月
雖然甲狀腺相關眼病手術的住院時間短(通常1周內即可出院),但整體恢復周期較長。“從功能到外觀的完全恢復,大概需要3~6個月。”王樂怡提醒,恢復期間要嚴格遵醫囑用滴眼液、眼膏;術后還需長期復查,眼科醫生會評估眼部炎癥、視力、眼壓、眼球突出度等,內分泌科也會監測甲狀腺功能,雙管齊下防風險。
甲狀腺相關眼病要特別注意預防復發,王樂怡建議,甲亢患者要控制碘的攝入;嚴格戒煙,包括一手煙,二手煙三手煙;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飲酒;適當補充硒元素;睡覺時把枕頭稍微調高一點,促進眼部靜脈的回流,減輕水腫;眼干時規律用人工淚液滋潤;還要保持規律作息,早睡早起,少焦慮、保持好心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