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人們對職業教育的看法還僅僅停留在成績不好才選職校,但隨著“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推進,“有技能、好就業、能升學”的職教新形象逐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改變原有觀念,與其選擇普通本科擠獨木橋,不如選一個就業前景好的職業教育院校。但如果還有人猶豫學歷問題,越來越多的職業教育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也消除了學生選擇的最大“學歷”顧慮。
隨著全國第三批職業技術大學名單落地,職教本科建設正式進入“區域均衡推進”新階段,而在西北大地,寧夏終于迎來了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零突破”——寧夏職業技術大學等兩所公辦職業技術大學同日掛牌。
![]()
這所深耕職教數十年的院校成功升格,不僅填補了寧夏職業本科教育的空白,更以清晰的育人定位,為渴望在家門口接受高質量職業本科教育的考生,提供了差異化的成才新選擇。今年9月,寧夏職業技術大學迎來首批職業本科學生,標志著寧夏學子就近享受優質職教本科的時代正式開啟。
![]()
寧職大作為先后兩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的建設單位,深知專業設置的精準度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展路徑。首批設置的機械電子工程技術、現代物流管理、大數據與會計、動物醫學、中藥制藥5個本科專業,并非盲目跟風熱門領域,而是嚴格圍繞寧夏“六新六特六優+N”現代化產業體系需求規劃而成。這些專業均依托學校深厚的職教積淀,依靠建成的2個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4個自治區級高水平專業群,形成了成熟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生態。對學生而言,這種“產業需求導向+優勢專業延伸”的設置,意味著從入學起就站在“專業與崗位高度適配”的起點上,無需擔心所學內容與市場需求脫節,成長方向更明確。
![]()
寧夏職業技術大學作為職業本科,與普通本科的差異化定位,不僅體現在專業布局上,更深入到人才培養的每一個環節,而這種差異恰恰為傾向于技能成長的學生,提供了更適配的發展空間。與普通本科側重理論體系構建不同,寧夏職業技術大學明確堅持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推行“產學研培賽創”六位一體育人模式,將實踐教學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目前學校已建成40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216個集教學、生產、培訓、職業技能鑒定于一體的實訓室,以及128個校企合作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能讓學生在真實生產場景中完成從理論到技能的轉化。
![]()
對考生而言,專業與產業的適配性、培養模式的實踐性,最終都要落腳到就業競爭力與成長確定性上,而寧夏職業技術大學的過往積淀與當前布局,已為學生提供了明確的保障。作為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寧夏職業技術大學部分專業早已實現對口就業率100%的成效,2024屆畢業生整體去向落實率更是達到96.58%,其中19個專業實現100%就業。
從學生視角看,選擇寧夏職業技術大學,意味著能享受“專業設置對接產業、實踐培養對接崗位、就業服務對接企業”的全鏈條支撐,這種成長路徑的確定性,正是職業教育對學生最實在的價值回饋,也是寧夏職業技術大學成為眾多考生首選的核心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