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時期,農業高職院校承擔著培養高素質農業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立足六十余年的辦學積淀,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創新構建“耕讀鑄魂、一體協同”課程思政育人模式,經過五年深入實踐,探索出一條具有農業職業教育特色的立德樹人新路徑,為鄉村振興培養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農人”。
精準把脈:破解育人難題
當前,農業職業教育面臨多重挑戰:學生對農業認知不深、專業認同感不強,傳統思政教育在培育“三農”情懷方面效果有限;課程思政與專業教育存在“兩張皮”現象,價值引領與技能傳授未能有機統一;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尚不完善,實踐教學中的思政教育易出現“斷線”。
針對這些問題,學校系統梳理問題清單,以“耕讀傳家”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創新構建“三耕三融”課程思政體系,通過系統化設計、模塊化實施、一體化推進,著力破解課程思政與專業教育脫節問題,打造具有農業職教特色的育人新模式。
系統重構:提升育人效能
學校構建“耕讀鑄魂、知行融合”育人體系,強化頂層設計。以系統論為指導,形成課程思政一體化建設理論模型,明確“一院一品牌、一專一系列、一課一特色”的實施路徑。在院系層面,建立課程思政工作與管理機制,打造7個代表性課程思政品牌,實現“一院一品牌”;在專業層面,繪制覆蓋全校36個專業的“課程思政圖譜”,實現“一專一系列”;在課程層面,構建“確定課程育人目標-挖掘思政元素-有機融入教學-實施效果評價”四位一體教學模型,實現“一課一特色”。
五年來,學校累計修訂課程700余門,遴選特色課程思政典型案例100余個,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體系,確保課程思政建設有章可循。
學校打造“耕讀潤心、思專融合”育人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深耕耕讀文化載體建設,打造農耕文化館、現代農牧標本館、二十四節氣園等校園文化陣地,并將其融入開學第一課,開啟新生知農愛農啟蒙教育。創新構建“走園、駐園、創園”實踐教學體系,打破傳統課堂邊界,將教學現場延伸到田間地頭,讓學生在真實農業環境中深化“三農”情懷。
推行思政教師進專業行動,每個專業配備1名思政教師常態化參與教研活動,系統指導專業課程挖掘思政元素。創新實施“雙師同堂”教學模式,由思政教師進行價值導入,專業教師帶領技能實操,雙師共同組織反思總結,實現價值塑造與技能傳授的有機統一。
實施“認知-體驗-技能-創新-服務”五階勞動育人計劃,每年組織8000余名學生深入園區開展勞動實踐,系統錘煉學生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夯實服務“三農”的意志品質。
學校拓寬“耕讀立行、產教融合”實施路徑,深化校企協同。校企聯合建設課程思政資源平臺,邀請企業工匠參與教材編寫與課程開發,共建共享“元素庫、案例庫、資源庫”,累計挖掘思政元素3000余個,形成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方案100余個。
創新開展“有為青年進鄉村”創業實踐學徒項目,師生用一年時間共同扎根鄉村,通過鄉村產業運營實踐培養鄉村主理人20余人。依托校外實踐基地與企業真實項目,將工匠精神、耕讀文化等要素有機轉化為教學資源,形成“雙師共導、反思遞進”的全閉環育人流程,有效解決學生實習階段價值引領“斷線”問題。
成效彰顯:育人成果豐碩輻射廣
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項目實施以來,學校累計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2萬余名,平均就業落實率達95.5%,對口就業率83%;畢業生滿意度96%,用人單位滿意度98%。近五年,學生在職業技能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等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500余項,獲獎學生1700余人次。涌現出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梁煒君、王濤,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曾胡麗等一大批優秀典型。畢業生在農、林、牧、漁業就業占比顯著提升,留在四川工作的畢業生超過80%,為地方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人才支撐。
教師隊伍建設成果豐碩。通過課程思政建設,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得到大幅提升。近年來,入選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教學團隊1個、教學名師8人;入選省級課程思政標桿院(系)2個、示范專業2個、教學團隊3支、示范課程10門、典型案例3個。教師參加教學能力大賽獲省級以上獎項60余項,編寫融入課程思政的教材20余部,修訂課程標準1000余門。
社會影響力持續擴大。學校入選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1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2個;獲評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全國文明校園等稱號。新品種推廣面積超100萬畝,示范推廣產生經濟效益18.4億元,獲農業農村部豐收獎3項、省級科技進步獎4項。
“三耕三融”課程思政體系在省內外40余所學校推廣應用,相關經驗在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展示。新華網、《中國教育報》等主流媒體對成果報道50余次,形成良好社會聲譽。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鞭。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將繼續秉持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以培養新時代知農愛農人才為己任,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更大力量。(鄭海龍、蒲小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