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最繞不開的,就是“書圣”王羲之,早在魏晉之前,書法界推崇篆隸、碑作,拙質肅穆,靈動性不強,而王羲之全面創新,融入魏晉“風流雅士”的風姿,采用絞轉筆法,極盡變化之美。
![]()
比如著名的《蘭亭序》,卷中出現21“之”,但是沒有一個姿態、技巧類似,字字不同,各逞美態,著實令后人震撼,除了筆法精悍、靈活,王羲之的藝術境界、風貌,也頗為深遠。
![]()
其字暗含“中庸之道”,氣脈虛和悠遠,如李志敏所言:“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如此高深境界,令人品之不竭,回味無窮。
![]()
從古至今,迷倒無數學者,瘋狂臨摹其字,可惜王羲之的真跡稀少,篇幅還普遍短小,不利于系統把握,好在古人有先見之明,制作《圣教序》、《十七帖》等,系統性、篇幅長的法帖。
![]()
而這其中最精悍的一部,并非上述作品,而是唐宋時期,參考《興福寺半截碑》、《蘭亭序》、《圣教序》,以及傳世手札,編撰的巨幅字帖——《行書道德經》。
全卷共計5162字,體量相當于16部《蘭亭序》,內容之浩瀚,技法之完備,不夸張的說,足以改寫書法史,同《圣教序》一樣,此帖編制的十分精細。
![]()
卷內每個字的排布,經過深思熟慮,筆鋒、結體能夠對應,保障前后氣脈暢通,銜接自然,猶如王羲之親筆所寫,而且此作涵蓋4000多字異性字,以及1000多個相同字。
![]()
當然相同字的筆法、結體等處理,均有不同,有的尖峰入紙,姿態靈動飄逸,有的順鋒直入,體勢端莊,略有楷書筆法,呈現醇和古雅之象,字字獨具特色,可謂將王羲之筆法、風姿,一次性展現清楚。
![]()
況且對比《半截碑》等作品,此帖保存完善,字體完整,筆畫清晰,每個細節詳盡,可學到最精準、最完整的王羲之筆法,甚至可以說,這幅《行書道德經》足以改寫書法史,學習“王字”,掌握古法,擁有這樣一部法帖足矣。
![]()
而今,我們對王羲之《行書道德經》,進行1:1超高清復刻,推出便攜經折裝,加入現代字注釋,幫助初學者識讀,非常適合臨摹與欣賞,與原作毫無二致,見此品如見原作,市面獨此一家,若您喜歡可點擊下方商品鏈接一觀。
作品為我店獨家版權,侵權抄襲者必究!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