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外交舞臺再次迎來戲劇性一幕,就在中美會晤的關鍵時刻,特朗普的一則核試驗聲明引發全球矚目。就在中美高層會晤之前的10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稱:
“由于其他國家的測試項目,我已經指示戰爭部開始在平等的基礎上測試我們的核武器,這個過程將立即開始。”
![]()
而且特朗普還強調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核武器,并聲稱俄羅斯第二,中國是“遙遠的第三”,但中國將在五年內趕上。就在同一天,中美兩國領導人將在韓國釜山舉行會晤。這一時間點的選擇,令觀察家們質疑特朗普的動機。那么 特朗普在此時宣布美國重啟核試驗,到底是對中國進行威懾,還是回應俄羅斯試射核巡航導彈呢?畢竟俄羅斯軍方剛剛宣布9M730型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試射成功。
![]()
其實特朗普宣布重啟核試驗的時點充滿深意。10月30日,他不僅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闡述其核政策立場,更選擇在中美會晤前幾個小時公布這一決定。我們要知道這一聲明打破了美國32年的核試驗靜默,這等于美國重新開啟核試驗。而美國上一次核爆炸試驗還要追溯至1992年,顯然特朗普又不按常理出牌。特朗普宣稱他“非常不愿意這么做”,但“別無選擇”。他給出的理由是應對“其他國家的測試計劃”。
![]()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慣用的談判策略,就是在重要外交會晤前展示軍事力量,以塑造有利的談判氛圍。那么特朗普選擇在這個時機重啟美國核試驗,特朗普到底是想要向誰施壓呢?是中國還是俄羅斯?從表面看,特朗普這一決定是對俄羅斯近期核動力武器測試的回應。畢竟,俄羅斯近幾周加速了所謂“核超級武器”的測試。
![]()
俄羅斯宣布已成功測試“波塞冬”核動力超級魚雷和“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對此,特朗普本周早些時候曾表示俄羅斯主導的導彈測試“不合時宜”,并稱這位俄羅斯總統應聚焦于結束俄烏沖突。然而,仔細觀察特朗普聲明的具體內容,他發現中國才是其關注的重點。他明確將中國列為核力量“遙遠的第三”,并聲稱中國將在五年內趕上。這似乎已經確定了美國對華進行核核威懾!
![]()
本身中美此次會晤的背景十分特殊。會晤前,美國民主黨人在參議院報告稱,特朗普正在“輸掉這場自己挑起的對華貿易戰”。畢竟,幾個月關稅戰下來,美國面臨著通脹回升、制造業萎縮、農民受壓等問題,而中國通過大幅拓展其他市場,反而實現了出口增長。在民主黨人看來,特朗普無疑“削弱了美國的籌碼,增強了中國手中的牌”。面對這種情況,特朗普急需在會晤前制造杠桿。
![]()
特朗普宣布重啟核試驗的同一時間,美財政部長貝森特就宣布,中美會晤一結束,他就將宣告一場“對美國偉大農民意義重大的勝利”。顯然 特朗普需要獲得與中國談判當中所謂的“勝利”,當然,這種“勝利”是為了穩固共和黨在美國內部的基本盤。而特朗普拋出核軍備威脅,顯然是希望能夠在這次會晤當中,利用軍事威懾的手段來達到自己所謂“勝利”的結果。
![]()
但這種問題就在于特朗普的決定可能引發全球核軍備競賽,畢竟 美國重啟核試驗就意味著再次打開潘多拉魔盒。對此批評者警告,恢復實彈試驗可能摧毀數十年艱苦的非擴散努力。此舉可能侵蝕《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基礎,并引發一系列全球范圍的報復性試驗。美國自1945年開啟核時代以來,進行了超過1000次核試驗。重新啟動核試驗將打破國際社會多年的默契。
![]()
當然也有分析認為,特朗普的言論更多是一種談判策略。BNO新聞指出,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的聲明是否意味著美國將重新啟動實彈核試驗。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迫不及待地預告,中美會晤一結束他就將宣告一場“對美國偉大農民意義重大的勝利”。這種“半場開香檳”的行為,暴露了美方對談判結果的過度自信,以及他們認為自己的手段可以得逞的圖謀。
![]()
國際輿論場上,各方目光聚焦東亞。無論特朗普的核試驗聲明是談判戰術還是戰略轉變,都已在國際關系史冊上留下特殊一頁。歷史會給特朗普做出評判,但重啟核試驗 無論是美國想威脅誰?都無異于是打開了新的潘多拉魔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