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汪淼
美編 / 顧青青
出品 / 網界
10月20日,寧德時代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25年第三季度,寧德時代營收1042億元增長12.90%,凈利潤185億元增長41.21%。
以此簡單測算,寧德時代三季度平均平均每天凈賺超2億元,這樣的賺錢能力讓眾多車企望塵莫及。
但與此同時,“車企不想再給寧王打工”的聲音持續發酵,廣汽、蔚來、理想等車企紛紛擴大電池供應商選擇,甚至自建電池工廠,行業里“去寧德化”的討論愈演愈烈。
一邊是利潤的狂飆,一邊是市場份額的小幅下滑和車企的供應鏈調整,寧德時代似乎站在了行業變革的十字路口。但如果仔細梳理事實就會發現,這不是寧德時代的衰退,而是它主動開啟的轉型。
車企選擇多元化供應商,本質是行業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正常現象,而寧德時代早已跳出單一動力電池的競爭,向全球市場、儲能賽道和生態服務全面拓展。
寧德時代185億凈利潤背后,是技術升級、業務多元和全球化布局的多重支撐,而這些支撐也讓它在行業變局中依然保持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01
185億凈利潤不是靠“壓價”,是靠硬實力
寧德時代第三季度185億元凈利潤的背后,不是簡單的價格壟斷,而是實打實的技術實力和業務升級。
很多人疑惑,在碳酸鋰價格上漲的背景下,寧德時代電池售價沒漲,利潤卻能大幅增長。答案藏在它的產品結構和業務布局里。
首先是產品結構的優化。在動力電池領域,寧德時代神行、麒麟電池等高端產品的出貨占比已經達到六成。這些產品在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和快充速度上都有明顯優勢,能為車企帶來產品溢價,自然也讓寧德時代獲得了更高的利潤空間。
以麒麟電池為例,它率先通過了GB38031-2025新國標檢測,滿足"不起火、不爆炸"的嚴苛要求,成為小米SU7等爆款車型的首選電池,小米也因此成為寧德時代的第一大客戶。
![]()
儲能業務的爆發是另一大助力。三季度寧德時代總出貨量中,儲能業務占比已經達到20%,形成了與動力電池“二八開”的格局。
更重要的是,寧德時代在儲能領域不再只賣電芯,而是交付完整的儲能系統,就像從賣發動機升級到賣整車,單品價值和利潤大幅提升。
運營層面的精細化管理也貢獻了不少利潤。截至三季度末,寧德時代賬上有3242億元資金,通過理財產品等方式創造了可觀的利息收益。
同時,海外業務的拓展讓寧德時代從匯率波動中獲得正向收益,前三季度財務費用凈收益超過70億元。對外投資也進入收獲期,前三季度投資收益52.37億元,同比增長近7成,早期布局的參股公司開始持續貢獻利潤。
02
車企“去寧”不是拋棄,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車企們的"去寧化"動作,確實給寧德時代的國內市場份額帶來了影響。
乘聯分會數據顯示,2025年第三季度寧德時代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份額降至41.7%,創下近五年新低。2025年1-6月,其國內裝車量占比43.05%,同比下降3.33個百分點,是前十五名中份額下降最多的企業。
![]()
車企們的選擇不難理解。為了控制成本、保障供應鏈安全,多元化供應成為必然。
小鵬選擇了更多電池廠商合作,理想將欣旺達的供貨份額擴展到10款車型,蔚來旗下樂道品牌直接交給比亞迪供貨,廣汽更是注銷了與寧德時代的合資電池公司,全力推進自家因湃電池的建設。
商用車領域的變化更明顯,2025年上半年寧德時代新能源物流車電池裝車量同比下滑,而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等企業的裝車量卻在增長。
但這些變化并沒有讓寧德時代陷入被動,反而倒逼它加速全球化布局。歐洲已經成為寧德時代的重要戰場,2025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境外收入612.08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34.22%,海外營收增長占到總體業務增長的近90%。
為了深耕歐洲市場,寧德時代在港股上市募集的370億元中,90%都將用于匈牙利工廠的建設。
在慕尼黑國際汽車展上,寧德時代推出針對歐洲市場的"神行Pro"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解決方案。這款產品搭載全新的NP3.0電池安全技術,即使發生熱失控也能持續供電超過1小時,無明火無煙,完美解決了歐洲消費者關心的續航、低溫衰減和安全問題。
![]()
同時,寧德時代還亮相了磐石底盤,通過"上下車體解耦"的創新設計,為全球車企提供高度集成的智能移動底座,目前已經與阿維塔、北汽、江淮等達成合作,歐洲和東南亞的合作也在推進中。
本土化合作模式讓寧德時代快速融入全球市場。它與Stellantis集團合資41億歐元,在西班牙建設大型電池工廠;在國內,它與問界首創"廠中廠"模式,將電池產線嵌入賽力斯超級工廠,實現20分鐘快速響應,每天數千個零部件當天周轉完畢,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
這種靈活的合作模式,讓它在車企"去寧化"的浪潮中,依然能與核心伙伴保持深度綁定,小米汽車就憑借SU7的熱銷,成為寧德時代的第一大客戶。
03
從電池供應商到生態構建者寧王的下半場更精彩
寧德時代的發展早已超越了單純的電池制造。面對行業變化,寧德時代正在從單一業務向多元矩陣、從本土市場向全球版圖、從產品競爭向生態競爭全面升級,開啟了企業發展的"下半場"。
產能擴張是寧德時代的基礎保障。10月6日,寧德時代洛陽基地二期項目正式投產,全面達產后將新增年產能30GWh。該基地按照"燈塔工廠+零碳工廠"標準建設,全部建成后年產值可突破千億元。
![]()
在儲能領域,面對旺盛的市場需求,寧德時代正在山東濟寧、廣東瑞慶、江西宜春等多地擴產,僅濟寧基地2026年的新增儲能產能就將超過100GWh。
業務邊界不斷拓展,形成完整生態。寧德時代不再局限于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而是向換電、光儲充檢一體化網絡、電池銀行、資產運營等領域延伸。
寧德時代的換電模式EVOGO已經在市場落地,光儲充檢一體化網絡能為用戶提供全場景能源服務。在電池回收、礦產資源等領域的布局,更讓寧德時代實現了產業鏈閉環,有效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商用車電動化成為新的增長引擎。隨著電動卡車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于燃油卡車,商用車電動化市場迎來"經濟性拐點"。
數據顯示,卡車市場的電動化增速高達100%,物流車也超過60%。目前重型卡車電動化滲透率僅23%左右,但預計到2030年將躍升至60%以上。這片廣闊的藍海市場,為寧德時代提供了另一個巨大的增長空間。
知識產權和標準制定成為核心競爭力。作為動力電池和儲能領域唯一的國家級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寧德時代主導及參與修訂國內外標準200余項,推動標準必要專利嵌入國際標準體系。
在2025世界儲能大會上,面對行業技術同質化問題,寧德時代堅持自主研發,反對抄襲復制,推動構建創新型產業生態,這種擔當讓它在全球市場贏得了尊重。
![]()
資本市場對寧德時代的未來充滿信心。9月25日,寧德時代總市值突破1.84萬億元,超越貴州茅臺,創下A+H股歷史新高。
券商分析師認為,寧德時代的市值突破背后,是它成功將中國制造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并成功把中國的國家影響力、文化影響力體現到產品定價中。
其定價能力、產業鏈話語權、產業鏈整合能力的提升,是中國國家影響力提升的縮影,其市值的成長也是中國國家影響力成長在資本市場上的縮影。
據悉,截至10月,寧德時代今年股價已經上漲49.33%,總市值穩定在1.76萬億元左右。
總結
新能源產業走向協同共贏
寧德時代第三季度狂賺185億的業績,看似是"車企打工論"的延續,實則是中國新能源產業技術升級和全球布局的必然結果。
車企們的"去寧化"動作,并非對寧德時代的否定,而是行業發展到成熟階段,供應鏈多元化和自主可控的正常選擇。
這場產業博弈中,寧德時代沒有固守傳統優勢,而是主動求變。通過高端產品升級、儲能業務爆發、全球市場擴張和生態體系構建,它成功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
從首家通過動力電池新國標,到拿下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從港股上市募資加碼海外,到"廠中廠"模式深化合作;從專利數量全球領先,到主導國際標準制定,寧德時代用一個個扎實的案例,證明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