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老了,長太胖也是一種煩惱。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短短一句道出了人們對成為瘦子的渴望。胖?那就減唄!先別急!在這個問題上,有個頗具爭議的話題有待商榷:都說老年的骨頭像脆皮,老人著急減肥到底會不會把骨頭也給減沒了啊?
![]()
圖注:骨量隨年齡變化情況
對于這個問題,最近,美國學者們專門針對老年肥胖人群進行了一項隨機臨床對照研究,為這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帶來了一些新見解:老年肥胖人群想通過減肥來延長健康壽命,不一定會被動丟失骨骼健康,二者可以兼得。接下來,一起來解解惑吧[1]!
![]()
![]()
為了更好的理解今天的研究內容,咱先來捋點概念: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在很多科學研究中,凡是提到骨骼健康,骨密度這個指標經常被拿出來說事,研究的思路一般會像這樣:體重下降→骨密度下降→潛在骨折風險增加。
但就像人們已經發現,BMI(用來衡量肥胖的通用標準)分不清脂肪和肌肉,也不能反映脂肪分布一樣,骨密度,通常只能告訴我們“骨量有多少”,一個全面的骨骼健康衡量體系還應該包括骨頭本身的材質、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等等,我們將其稱之為骨質量。
![]()
圖注:如果一堵墻磚很多,但磚頭本身是脆的,墻還是容易塌
研究人員也是敏銳地注意到了這一點,在研究中,他們同時關注了干預手段對整體骨骼“質”和“量”的改善,并超越傳統研究,采用了多種先進的骨成像技術來打“輔助”,可謂下足了功夫!
120名肥胖老年人(平均71.4歲)參與了此次研究,他們被隨機分為了強化生活方式組(飲食+鍛煉+補劑)和健康生活方式組(飲食教育課+補劑,對照組),進行了為期1年的干預。
在基線時,兩組老人的基本特征(如年齡、身體狀況等)相似,且很多參與者都有虛弱或和虛弱相關的其他健康問題,剛好滿足了研究人員想要觀察的肥胖人群的特點。
![]()
圖注:試驗流程簡介
![]()
首先,不得不承認的是,讓肥胖的老年人去控制飲食、加強鍛煉,以往的擔憂不是毫無根據。
研究顯示,1年干預后,與健康生活方式組(減少了1.2公斤)相比,強化生活方式組參與者的平均體重減少了11.6公斤。同時,肌肉等非脂肪部分的重量(即瘦體質量,少了2.6公斤)、大腿肌肉的橫截面積以及髖部和股骨頸的骨密度均有所下降。
![]()
圖注:干預期間體重的平均百分比變化
一般,體重減輕后,骨骼承受的機械負荷減少,骨密度下降可能發生,特別是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人骨密度的下降主要發生在骨小梁部分,而骨皮質部分相對穩定。推測可能是由于骨小梁更容易受到體重變化和鍛煉的影響所致。
不過,盡管骨密度下降的傳統隱憂存在,令人高興的好消息也有!
研究發現,讓肥胖的老年人接受飲食和鍛煉的強化干預,并沒有讓他們脛骨(小腿骨)和橈骨(前臂骨)外層的厚度出現明顯下降,且髖骨(胯骨)的強度也沒有被削弱。反而在減重期間,這些參與者的骨頭出現了這些好跡象:
脊柱骨強度顯著提升:脊柱破壞負荷(骨頭在斷裂前能承受的最大力)增加了166牛頓,相當于基線的約5%的提升;
骨折風險顯著降低:髖部和脊柱的風險因子都降低了,相比于基線分別降低了約12%和11%;
骨微結構、骨材料強度得到改善:相比于基線,骨小梁評分和骨材料強度指數分別增加了約3%和5%;
![]()
圖注:骨質量測量部分截取數據
此外,在強化生活方式組中,參與者體內的yan癥水平也變低了(IL-6等yan癥標志物的水平下降),身體功能和健康狀況均被改善(6分鐘步行測試等指標的得分增加),代謝健康也獲得了大大的提升(血壓、甘油三酯等指標減少,代謝綜合征評分下降)。
不難看出,生活方式干預在減重期間成功保持了肥胖老年人的骨質量,且沒有對整體骨骼完整性造成損傷。雖然骨“量”有所減少,但骨“質”保持不變甚至變得更好了!
![]()
![]()
現在,咱們再回過頭來簡單扒一扒研究中的干預方案,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鑒一二。
依派派來看,本次研究方案的寶貴之處在于:向我們展示了在肥胖老年人減重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甚至增強他們肌肉和骨骼的必要性。
![]()
圖注:研究中兩組生活方式干預方案
在熱量限制條件下,每日鈣與維生素D的補充是保護骨骼的基礎措施,足量高質量蛋白質的攝入,為肌肉和骨骼合成提供了必需的原料,這有助于對抗減肥期間的分解代謝(如出現肌肉流失和骨質減少等)。
另外,合理的運動干預也很重要。運動已被證明在骨骼健康改善中具有增加機械負荷、抗yan[2]、提高肌肉質量[3]等多重作用。方案中抗阻訓練與有氧訓練時長對等,強度有計劃地漸進策略,為骨骼和肌肉提供了關鍵的機械負荷,這有助于刺激骨骼和肌肉的生長。
![]()
圖注:一些適合老年人的溫和運動方法
因此,關鍵結論是,肥胖老年人若想減肥,或許無需過分擔憂骨折的風險。只要科學打出補劑+飲食+運動+監督的組合拳,在不損害骨骼健康的情況下實現減重,收獲肌肉、骨骼和代謝改善等多重好處也不是不可能。
最后,大家可能也關注這項臨床研究安全性方面的結果,確實出現了少量運動相關的不良事件,包括1例跌倒,2例頸部疼痛,以及足部、肩部、背部、腿部疼痛各1例。不過,與顯著的干預收益相比,研究者表示,這些不良事件的風險可控、且遠遠低于他們的預期。
![]()
圖注:研究中的不良事件
盡管目前,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類減肥藥日益流行,但其對老年人的長期安全性仍待考究,且存在停藥后反彈的風險。比之,生活方式干預作為一種基礎、安全有效的手段,可能成為未來肥胖老人健康管理的基石。又或許,多手段聯合干預將成為這一問題的最優解!
參考文獻: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