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牛肉價格高得驚人,一斤能賣到500元人民幣。這讓人很不理解,韓國明明是發達國家,為什么老百姓吃牛肉會這么困難?
![]()
先說說韓國牛肉到底有多貴。在韓國大型超市里,本土產的牛肉一公斤能賣到20萬韓元,差不多是人民幣1000元,算下來一斤確實要500元左右。這個價格真的是太夸張了。
不僅是牛肉,韓國的其他食品價格也很高。比如一塊豆腐,因為進口大豆庫存見底,上百家加工廠面臨停產,消費者擔心以后連豆腐都吃不起了。還有炸雞,一份外賣炸雞價格接近3萬韓元,大約是人民幣150元。以前的平民美食,現在變成了需要攢錢才能吃一頓的奢侈品。
![]()
那么,為什么韓國牛肉會這么貴呢?其實不是因為韓國人不想進口便宜牛肉,而是有很多限制。
首先,韓國為了保護本土農業,設置了很多貿易壁壘。他們有高關稅和進口配額制度,簡單說就是要么不讓進口,要么讓進口但要交很多稅,這樣價格就上去了。比如大米,如果超過進口配額,每噸就要交513%的關稅。淀粉類產品的關稅更是高達800%。
牛肉進口也一樣受到限制。2003年的時候,韓國以防止瘋牛病為由停止了從美國進口牛肉。雖然后來有所放寬,但仍然只允許進口30個月齡以下的美國牛肉。美國一直在向韓國施壓,要求取消這些限制。
![]()
韓國農民的組織很強大,反對聲音也非常強烈。2009年韓美簽署牛肉進口協議后,首爾就爆發了萬人游行,甚至還有人用自焚來抗議。這種情況下,政府當然不敢輕易放開進口。
再說韓國本土的養殖業也很困難。韓國的地形多是山地,能用來耕種和養殖的平原很少。總耕地面積大約是2292萬畝,但人口有5000多萬,平均每個人還分不到一畝地。
這么少的土地,要先保證種糧食,能用來養牛的地方就更少了。2022年韓國牛肉產量只有70萬噸,而中國在2024年的牛肉產量預計將達到779萬噸,是韓國的十多倍。
![]()
還有就是年輕人不愿意從事農業。韓國的主要產業是半導體、汽車制造等,這些行業工資高,工作也體面。相比之下,回去種地養牛又累又不賺錢。
現在韓國農業人口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了將近一半,平均年齡已經到了69歲。養牛的人越來越少,成本自然就越來越高。
除了這些客觀原因,還有一些人為因素。韓國把本土牛肉打造成了一個高端品牌,叫做“韓牛”。他們還建立了復雜的分級制度,根據顏色、脂肪分布等把牛肉分成1++、1+、1等等級,這樣一來價格就被抬得更高了。
![]()
那么,韓國政府為解決老百姓吃牛肉的問題做了什么決策呢?他們提供了資金和技術支持,還給農民發放補貼。但是面對自然條件的限制和產業結構的失衡,這些補助顯得沒什么效果。
韓國的小麥自給率最高也只有2%,補助一減少馬上就掉下來了。牛肉的自給率也一直低于30%,根本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
有意思的是,韓國人自己也接受了這種高價的現實。他們有一種“身土不二”的觀念,意思是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和土地是不能分開的,所以要吃本地生產的食物。這種觀念進一步支撐了本土牛肉的高價位。
![]()
有人說,既然進口牛肉便宜,那就多吃進口牛肉好了。但是在韓國,進口牛肉的市場份額被嚴格控制,普通人想買到便宜的進口牛肉并不容易。
雖然超市里有進口牛肉,價格大概是每斤60元人民幣左右,但這遠遠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
總的來說,韓國牛肉價格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自然條件的限制,也有政策上的保護,還有一些文化和觀念的因素。
這種情況短期內是很難改變的。反正現在看來,韓國老百姓想要便宜地吃上牛肉,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有些人覺得,韓國政府應該放開進口限制,讓老百姓能吃上便宜牛肉。但也有人認為,如果真的放開了,本土農業可能會受到很大沖擊,長遠來看對國家食品安全不利。
所以說,這個問題真的很復雜,不是簡單地進口就能解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