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本面向商界領袖發表講話時透露,正考慮任命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為下一任美聯儲主席,但坦言“他不會接受,因為熱愛財政部的工作”。
此番表態正值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任期即將于2026年5月結束之際,再度將美聯儲領導層更迭議題推向輿論焦點。
而貝森特同日證實,已有五人進入美聯儲主席候選名單。他表示將開展系列采訪,計劃感恩節后向特朗普提交最終人選方案。
特朗普延續了對現任主席鮑威爾的長期批評,稱其“幾個月后就要離職”,直言“他一點也不聰明,早該更早降息”。
此前,特朗普多次因降息問題抨擊鮑威爾,斥其為“行動遲緩的鮑威爾”“蠢貨”,甚至稱其為“特朗普的仇敵”。
他還曾宣稱考慮就美聯儲大樓翻修成本超支對鮑威爾提起“重大訴訟”,指責其“管理無能”。
盡管特朗普頻繁施壓,鮑威爾始終強調美聯儲政策獨立性,堅持基于經濟數據而非政治干預做決策。
當前市場聚焦美聯儲即將發布的利率決議,交易員普遍預期將迎來四分之一個百分點的降息。
但美聯儲此前警告,若仍處高位的通脹加速回升,不排除調整政策方向,因低利率可能進一步加劇通脹壓力,這也成為鮑威爾遲遲未如特朗普所愿大幅降息的核心原因。
特朗普對鮑威爾的持續抨擊,加劇了外界對其可能在鮑威爾任期結束前將其免職的猜測。
特朗普2017年曾提名鮑威爾出任美聯儲主席,如今卻坦言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而貝森特提及的候選名單中,沃勒、鮑曼等現任理事過往政策立場更貼近寬松傾向,被認為與特朗普的降息訴求更契合。
分析指出,美聯儲領導層更迭背后,實質是總統經濟訴求與央行政策獨立性的博弈。
特朗普多次施壓降息,一方面源于對經濟增長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因美國政府需為巨額債務支付高額利息,而鮑威爾主導的貨幣政策始終以通脹控制為核心。
若最終人選傾向于配合行政部門訴求,可能削弱美聯儲政策公信力,對美元信用與全球金融市場穩定產生潛在影響。
市場正密切關注利率決議結果,以及特朗普政府后續對美聯儲主席人選的最終決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