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預制菜被罵得很慘。
打開社交媒體,到處都是"預制菜毀掉餐飲""添加劑超標"之類的批評。
預制菜確實有爭議,但要論食品安全的隱患程度,白酒市場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重災區"。
![]()
預制菜的生產環境,怎么說也是現代化無菌車間,有嚴格的衛生標準。
你可以質疑它口感不如現炒、添加劑種類多,但要說它會引發嚴重健康問題,概率其實很低。
反觀白酒市場呢?價格體系混亂、山寨產品泛濫,這些問題長期存。
![]()
前言
央視財經 2024 年的調查報道就狠狠揭了一次老底:直播間里那些 19.9 元的 “飛天茅臺”,多半是小作坊用食用酒精勾兌出來的假貨。
記者暗訪發現,主播嘴里的 “酒廠直供”“內部渠道”,實際上就是三無產品,更絕的是,這些直播間還玩起了 “原價 9999 元,今日特價 19.9 元” 的套路,利用價格錨定效應讓消費者覺得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
預制菜之所以被罵得這么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 “太顯眼”,而白酒造假則藏在層層偽裝之下,連常年品酒的老酒鬼都可能栽跟頭。
![]()
噱頭滿天飛的 “高仿陷阱”
社交平臺早已成為假酒銷售的重災區,除了直播間的低價套路,短視頻平臺的 “精準營銷” 更具迷惑性。
2024 年 1 月,河南許昌的樊先生刷到一條推廣短視頻,發布者喻某聲稱自家的高仿茅臺酒與正品相似度高達 99%,還打出 “包過官方 NFC 防偽鑒定”“企業接待送禮首選” 的旗號。
抱著好奇心態,樊先生先買了一瓶品嘗,感覺與真酒相差無幾,價格卻只有正品的十分之一,這讓他頗為滿意。
![]()
這種 “半公開” 的銷售策略精準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喻某不僅毫不掩飾售賣假酒的事實,還專門招聘 8 名銷售人員,四處收集企業法定代表人的電話號碼,逐一添加好友并附上誘惑性驗證信息。
更令人咋舌的是,這些假酒甚至敢標注固態法白酒的執行標準 GB/T10781,而實際上瓶中裝的卻是低價基酒勾兌的液體,與標注的生產工藝毫無關系。
2024 年 4 月,樊先生一次性購買 12 箱用于公司宴會,結果被多人喝出破綻,這才憤而報警。
![]()
橫跨三省的 “組裝流水線”
警方順著樊先生提供的線索深入調查,一條橫跨重慶、貴州、廣東三省的制假售假鏈條逐漸浮出水面。
這個涉案 21 人的團伙分工明確,從原材料供應到成品銷售形成了完整的 “流水線作業”,2023 年 3 月才轉行賣假酒的喻某只是其中的銷售環節。
產業鏈上游,深圳的李某、魯某夫婦專門負責包裝材料的加工,他們從各處回收正品名酒的舊酒瓶、酒盒、紙箱甚至飄帶,經過整理加工后組裝成套,以高價賣給下游制假者。
![]()
警方在他們位于深圳寶安區的倉庫中,一次性查獲印有茅臺注冊商標標識的各類包材達 82430 件。
中游的貴州袁某團伙則提供 “核心原料”,根據訂單要求以每斤 6 元至 300 元不等的價格供應低價基酒,這些基酒經過簡單過濾便成為假酒的 “酒體”。
![]()
接到訂單后,喻某團伙從袁某處購入基酒,從張某等人手中拿到李某夫婦加工的包裝,在租賃的店面內進行灌裝、封裝,一瓶 “高仿茅臺” 就完成了全部制作流程,隨后以 500 元左右的價格售出,利潤高達數十倍。
這些假酒通過快遞發往全國各地,不僅流入個人消費者手中,還成為部分企業的 “接待用酒”。
![]()
99% 相似度的 “真假迷霧”
假酒的泛濫不僅源于產業鏈的成熟,更因為其偽裝技術足以蒙騙資深酒客。
喻某團伙打出的 “99% 相似度” 并非空談,他們使用的包裝來自正品回收加工,瓶蓋、飄帶等細節與真酒幾乎一致,甚至能通過部分非專業的防偽檢測。
有消費者按照常規方法觀察酒標,發現印刷清晰、色澤均勻,完全看不出偽造痕跡。
![]()
即便從酒體本身判斷,普通消費者也很難分辨。
將假酒倒入杯中輕輕晃動,酒花看似細密,消散速度與真酒差異細微;湊近聞嗅時,假酒添加的香精能模擬出類似糧食發酵的香氣,初嘗時口感也較為順滑,只有細品才能察覺余味短促、香氣單一。
更令人防不勝防的是,部分假酒還會復制正品的二維碼,掃描后跳轉的頁面與官方查詢界面高度相似,進一步增加了鑒別難度。
![]()
2024 年 8 月,青海西寧警方查獲的跨省假酒案中,3.49 萬瓶假冒品牌白酒涉案金額超 2600 萬元,而購買這些假酒的消費者大多毫不知情,直到案件偵破才發現自己飲用了假貨。
檢察機關在辦理此案時發現,由于缺乏明確的訴訟主體,案件最終由公益訴訟部門接手處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消費者鑒別假酒的艱難。
![]()
斬斷鏈條的多方合力
針對愈演愈烈的白酒造假現象,多地已展開聯合打擊行動。
2024 年 9 月,公安機關將喻某等 19 人以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移送審查起訴,李某、魯某夫婦因非法制造注冊商標標識罪同步被移送。
檢察機關根據各嫌疑人在鏈條中的作用精準定罪,喻某等 9 名組織者被建議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至三年一個月,魯某等 11 名參與者被建議判處緩刑,1 名情節輕微者被依法不起訴。
![]()
2025 年初,許昌市公安、市場監管部門聯合開展假酒及包裝材料集中銷毀行動,8 萬余件涉案物品被安全無害化處理,檢察機關全程監督銷毀過程。
青海西寧警方在同類案件中搗毀制假售假窩點 37 處,查獲的假冒白酒被集中銷毀,相關嫌疑人已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這些行動不僅摧毀了具體的制假團伙,更對潛在的造假者形成了有力震懾。
![]()
對于消費者而言,掌握基礎鑒別方法至關重要。查看執行標準是簡單有效的初篩方式,固態法白酒 GB/T10781、液態法 GB/T20821、固液法 GB/T20822 的標注能反映酒體本質。
官方渠道掃碼驗證可規避大部分假貨,正品的防偽標簽在不同角度下會呈現明顯的圖案變化,防偽線可完整撕掉,而假酒的防偽標識多為印刷而成。
選擇正規授權的銷售渠道,拒絕 “低價內部酒”“特供酒” 等噱頭產品,更是遠離假酒的關鍵。
![]()
總結
白酒造假產業鏈的曝光,揭開了酒類市場光鮮外表下的陰影。
與預制菜的爭議不同,假酒不僅侵犯消費者權益,更可能因原料不明、工藝粗糙對健康造成潛在威脅,其隱蔽性與危害性更令人擔憂。
從深圳的包裝加工窩點到貴州的基酒供應,從重慶的灌裝車間到全網的短視頻銷售,造假鏈條的每一環都折射出市場監管的難點與痛點。
![]()
消費者的獵奇心理與貪便宜心態為假酒提供了生存空間,而造假技術的升級則讓辨別變得愈發困難,這使得假酒問題成為長期存在的市場頑疾。
但值得欣慰的是,司法機關與監管部門的聯合打擊已取得成效,從精準定罪到集中銷毀,一系列舉措正在斬斷造假鏈條的各個環節。
![]()
根治白酒造假不能僅依賴事后打擊,更需要構建全流程的防范體系:企業應升級防偽技術,讓回收包裝無法復用;平臺需強化銷售審核,杜絕虛假宣傳;監管部門要擴大排查范圍,從源頭阻斷原料供應。
唯有多方合力,才能讓 “19.9 元飛天茅臺” 的騙局徹底消失,讓消費者在舉杯時能安心品味真正的酒香,讓白酒市場回歸誠信與規范的軌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