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市早苗的首相之路才剛剛開始,她卻已經用一場外交的“自我閹割”狠狠惡心了日本選民。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協議的迅速落地,不僅是對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的屈服,更是對日本自身戰略自主的全盤交出。
10月28日,在東京迎賓館短短40分鐘的首腦會談之后,高市便以近乎獻媚的姿態登上橫須賀的美軍航母,親手把日本國家利益打包托付給了一個正處于大選壓力下的美國總統。
在特朗普尚未走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前,這份5500億美元的協議就已被日本政府倉促敲定。從能源到軍事,從農業采購到稀土技術,日本不僅為美國打開了國庫,更將自己幾十年來艱難積累的戰略資源和技術優勢拱手交出。
![]()
協議中最荒唐的條款,是投資利潤五五分成僅限于“回本前”,而一旦項目產生可觀回報,美方將獨吞90%。而日本的回應?是高市在航母甲板上對特朗普跳躍揮手的“少女式羞澀”。
10月26日至28日,東京銀座街頭爆發了近年來少有的規模性示威。標語清晰明確:“反對軍備擴張!”“拒絕特朗普經濟殖民!”
高市的“討好式外交”讓不少日本人憤怒地回想起戰后那段對美俯首稱臣的屈辱歲月。而這一次,連遮羞布都不見了。
![]()
她不僅送上安倍的高爾夫球桿,甚至提交提名特朗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的申請書。一位剛上任不到一個月的首相,不是想著如何團結民眾、推動改革、重啟經濟,而是急著用一切可以打動特朗普的方式換取“安全保證”。
但她換來的,是一張簽了字卻毫無約束力的空頭支票。特朗普此行的真正目的,從來不是什么“亞太安全”或“美日友誼”。他要的是兌現經濟利益——尤其是在大選臨近、國內壓力山大的背景下。
日本成了最理想的提款機。松下集團的150億美元能源投資、164億美元的美制軍備采購、78億美元的農產品訂單……
![]()
這些數字背后,是日本國債已達GDP 260%的財政窘境,是9月通脹逼近3%的民眾焦慮,是未來十年被壓縮的教育、醫療和養老預算。
而特朗普只需帶著這些“成果”回到密歇根、德克薩斯和愛荷華,就能振臂高呼“又一次贏了”。問題是,日本輸得太徹底了。
不同于石破茂的拖延與抗拒,高市早苗幾乎在第一時間接受了特朗普的全部要求。她甚至主動將防衛預算提前達標,從原定2027年提速至2025年,8.7萬億日元的防衛費,已經讓不少日本經濟學者擔憂是否會引發新一輪債務危機。
![]()
而特朗普還不滿足,他公開要求日本將防衛預算提升至GDP的5%,也就是北約標準。這個數字對于一個非核國家、非戰憲法國家而言,無異于逼其成為“美國的亞太雇傭軍”。
更危險的是,高市正在用這場外交妥協換取國內政治紅利。她的支持率高達71%,但這份支持并非來自民眾對其政策的認可,而是對“首位女性首相”的象征性期待。
她深知,這樣的高位不穩,所以必須抓住特朗普這個“外援”,在自民黨內部壓制小泉進次郎派系,鞏固右翼保守陣營的統治地位。
![]()
55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表面上是對美合作,實質上是她借美國之手清洗黨內異己的政治工具。而代價,是日本的產業自主,是對中俄關系的進一步撕裂,是對亞太地緣格局的火上澆油。
協議中,日美擬在加拿大、澳大利亞設立稀土精煉廠,試圖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現實是,中國掌握全球92%的重稀土精煉產能,并已于2025年初實施技術出口管制。
日方轉讓給美方的稀土分離技術,在沒有中國工藝支持下,僅停留在理論階段。美日合作在技術層面根本無法實現所謂“去中國化”,反倒暴露了日本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中間層角色——既無法主導,也無力脫鉤。
![]()
特朗普對日韓的安保承諾向來口惠而實不至。他曾在2019年公開表示“駐日美軍是對美國的不公平開支”,如今再次提出軍費分攤、施壓提高防衛預算,根本不是為了盟友的防務安全,而是為了給自己制造競選談資。
高市的表現,不但沒贏得美方尊重,反而讓美國看清,日本可以被索取更多,還不會反抗。而這恰恰是日本民眾最無法容忍的現實。
更何況,這場交易正在引爆日本內部的財政危機。日本的公共債務早已是全球最高。如今再加上5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財政赤字將進一步惡化。
![]()
經濟界擔心,下一步政府將不得不提高消費稅或削減社會福利開支。對于普通日本人來說,這不僅是錢包的壓力,更是對生活信心的打擊。
尤其是在通脹上升、工資增長停滯的背景下,任何“對外撒幣”的行為,都會被看作是對民生的背叛。高市早苗以為自己復制的是“安倍路線”,但現實是她只學到了討好特朗普的皮。
安倍與特朗普的“私誼外交”雖然也有爭議,但至少在經濟上有所保留,在安全議題上有所博弈。而高市的表現,是全線退讓、毫無底線。
![]()
她贈送安倍遺物,本意是延續政治遺產,結果卻變成了對一個外國領導人的個人獻媚。更荒唐的是,為了“討歡心”,她還承諾捐贈250株櫻花樹慶祝美國獨立250周年,這種外交上的“花活兒”,甚至連日本媒體都羞于報道。
從外交姿態到政策實質,日本在這場會談中幾乎沒有爭取到任何對等權益。特朗普得到了能源、軍備、稀土、技術、市場,甚至是政治象征上的勝利。
而日本得到的,僅是一句模糊的“安全承諾”和一場航母上的握手儀式。高市早苗越想表現得“親美”,越暴露了日本在中美夾縫中的戰略焦慮。而這份焦慮,正是被她自己放大并制度化的。
![]()
高市想用5500億美元買一個穩定的對美關系,結果卻將日本推入了更加不穩定的地緣格局中。她想用向特朗普的百依百順換取國內政治資本,卻忘了日本民眾不是特朗普的支持者。
當一位國家領導人開始把討好外國元首當作首任政績時,她不僅背離了國家利益,更失去了作為領袖應有的清醒與擔當。而日本,終將為這場“跪式外交”埋單。
信息來源:日本公布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大禮包”細節,涵蓋能源、AI等21個戰略項目 觀察者網2025-10-28 22:14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