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最近天氣已經有些轉涼
但南方各種昆蟲仍在活躍
大家一定不能放松警惕!
最近,深圳就有一名男子
頭面部、背部多處被胡蜂蜇傷
昏迷后被緊急送醫
“推開門,蜂一下子就涌出來了,一會身上、頭上就滿了,我就用手護著臉。”
10月27日中午,劉先生帶著新工友去宿舍,剛推開宿舍門,就“驚動”了門后的馬蜂窩。“當時就傻了,自己也用手打,后來懵了,昏了過去,幾個工友就把我抬過來了”,劉先生說道。
劉先生提到,那個宿舍有一段時間沒有使用了,并不知道門后有蜂窩,“長寬有三四十厘米,感覺有幾百只”。失去知覺后,其被工友送到了醫院急診進行救治,經治療后,目前情況已好轉。
![]()
宿舍門后的蜂窩
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生介紹,患者送到醫院時,頭面部、背部多處被蜇傷,出現大小不等的蜂團,伴有瘙癢、胸悶等癥狀。醫護人員立即為其將胡蜂的尾針拔出,并進行補液,消炎、抗感染等對癥處理。目前患者生命體征穩定,肝腎功能等正常。
醫生提到,被蜂蜇傷后,應避免走動,可用清水清洗,及時就醫。
“被蜂蜇傷后,可能造成心肌損傷、肝腎功能損傷,對于被蜇傷的患者,要及時把尾針挑出來,并對癥治療。”
據了解,劉先生“拔刺”的過程持續約半個多小時。
![]()
劉先生身上多處被蜇傷
秋季是野蜂回巢的季節
此時馬蜂(學名胡蜂,也被稱為黃蜂)
發育、繁殖、筑巢速度較快
對驚擾異常敏感,攻擊性很強
數據顯示
馬蜂蜇傷發病高峰出現在8-10月
7月和11月也較為多發
遇到攻擊不要撲打
蜂毒威力不可小覷,但蜂類一般不會主動攻擊。萬一遇到攻擊,要立即用衣物保護好頭頸,若是風大,可以逆風逃跑,或者原地趴下,千萬不要撲打反擊,否則會招更多蜂攻擊。
市民在野外活動時不要接近蜂巢或者蜂群,特別是要教育兒童不要追打蜂群。另外,顏色鮮艷的衣服也比較容易吸引蜜蜂。如果居民區發現蜂巢,最好請消防官兵或者其他專業人員及時處理,不要輕易去“捅馬蜂窩”。如果不慎發生蜂蟄傷要盡快到就近的醫院就醫,防止發生全身中毒甚至更嚴重的后果。
被蜂蜇傷后如何正確處理?
深圳市兒童醫院急診科醫生表示,被蜂蜇傷后,首先要迅速脫離蜂群。若可見蜂刺殘留于皮膚,切勿用手指擠壓,避免毒囊向身體內注入更多毒液,應使用指甲邊緣、銀行卡或鈍刀片等工具,緊貼皮膚表面輕輕刮除,或嘗試用膠帶粘除,必要時可求助醫生用鑷子等工具拔除。
其次,要辨別是蜜蜂還是黃蜂(馬蜂)蜇人,蜜蜂的蜂毒是偏酸性的,可以用堿性的肥皂水先沖洗;黃蜂的蜂毒是偏堿性的,可以用酸性的米醋稀釋后沖洗。在酸堿中和的作用下減輕蜂毒的局部刺激,從而緩解火辣辣的疼痛。
若無法立即區分蜂種或無相應溶液,用大量清水和肥皂徹底清洗傷口同樣重要,可清除殘留毒液和污物,降低感染風險。
另外,可用冷敷止痛消腫,冷敷能有效收縮血管,減緩毒液擴散,減輕局部疼痛、腫脹和炎癥反應。
醫生提醒,若出現局部皮疹、蕁麻疹或劇烈瘙癢等輕度過敏反應,可在醫師指導下口服非處方抗組胺藥, 局部可涂抹藥膏減輕炎癥和瘙癢感。如果疼痛明顯,可考慮使用藥物止痛。蜇傷后24-48小時內需密切觀察傷者狀況,一旦出現呼吸困難、喘息、頭暈、心悸、惡心、嘔吐等嚴重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跡象,需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或緊急就醫。
來源|深圳晚報記綜合(記者 周倩、深圳新聞網)
編輯 | 陸楚一
審讀 | 黃明鋼
二審 | 潘韻琪
三審 | 蔡志軍
即日起深圳晚報
將隨機抽取幸運粉絲
每人送出2025深圳人才嘉年華
專屬文創
“大力出奇跡”養生錘1個
現場還有精彩活動
1、進入深圳晚報微信公眾號
2、點擊“發消息”進入對話框
3、在對話框中輸入關鍵詞“嘉年華”獲取鏈接參與抽獎
![]()
開獎時間:10月30日 12:00
兌獎時間:10月31日至11月1日 17:00—20:30
兌獎地點:深圳人才公園,2025深圳人才嘉年華獎品兌換區
注意事項:
1、進入抽獎小程序會有一個5秒的開屏廣告,請勿點擊!請勿點擊!請勿點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2、請中獎粉絲在規定時間內填寫領獎信息,并在規定時間內到現場兌換禮品;
3、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深圳晚報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