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姑退休后,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瀟灑自在,整天滿世界找新奇好玩的地兒。這不,前兩天,她火急火燎地給我發來一張照片,神神秘秘地讓我幫忙瞅瞅墻上一幅書法寫的啥。我點開一看,好家伙,一面滿是歲月痕跡的斑駁土墻上,十四個大字寫得挺有氣勢,墨色濃淡正好,那筆畫間更是透著一股不一般的氣勢,一下就把我給吸引住了。
我瞪大了眼睛,瞧了好一會兒,才勉強認出 “少年、不負、古流” 這幾個字。雖說就認出這寥寥幾字,可已經足夠讓我沉浸在毛主席書法的雄渾天地里了。這幾個字,風格挺豪放,寫得挺隨意,但又能明明白白地看出有很深的傳統書法功底,真可謂是一筆一畫都很精彩。
咱們先從 “少” 字說起,筆畫不多,但挺有味道。豎畫直挺,剛勁有力,從起筆到收筆,一口氣呵成,沒有一點拖泥帶水;右邊的點畫輕巧靈活,和豎畫相互映襯,一剛一柔,一疏一密,搭出一種簡單又和諧的美感,讓整個字在小巧里透著大氣。
“年” 字,橫畫起筆穩當,稍微往上翹,給人感覺挺厚重;中間的豎畫垂直貫穿,把字分成兩半,穩住整個字的架子;下面的橫畫比較短,和上面的橫相互呼應,形成一種開合的感覺,再加上撇和豎的點綴,讓整個字疏密合適,既顯端正,又不失靈活。
“不” 字,看著簡單,其實挺有講究。一橫一豎,平穩又有張力,起筆輕,寫著寫著逐漸變重,收筆干脆;豎畫挺拔,從橫畫中間穿過,不偏不倚,直直地往下插,和橫畫形成完美的十字交叉,收放自如,把力量和平衡展現得挺好。
“負” 字,上面的 “人” 字頭,撇捺張開得挺奔放,展現出一種開闊的氣勢;下面的 “貝” 字,橫畫緊湊,和上部形成疏密對比,豎畫和撇點穩穩地托住上方,整體上有開有合,讓字既有豪邁的氣概,又不失穩重的感覺。
“古” 字,橫畫粗壯,看著古樸厚重,是整個字的基礎;豎畫垂直,把橫畫一分為二,左右對稱,給人感覺中正平和;下面的 “口” 字,小巧精致,和上部的大開大合形成鮮明對比,收放自如,讓這個簡單的字里藏著無盡的韻味。
“流” 字,三點水旁,點點就像急雨落下,短促有力,形態各異,有的飽滿,有的尖利,相互錯落,呈現出一種靈動的韻律;右邊的 “?”,上半部分筆畫緊湊,下半部分的豎彎鉤寫得挺飄逸,和三點水形成疏密、開合的和諧關系,讓整個字動感十足。
此刻,墻上這 14 個大字就像一道謎題,等著大家去破解。要是您能認出 10 個,那絕對是高手,要是全認出來,肯定是挺有名的書法家。朋友們,快來評論區分享一下您認出了幾個字吧。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