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石破茂下臺那么開心。2025年10月28日,美日貿易協議簽了,日本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且利潤大部分不回收。
換誰都得笑。能在那樣的協議擺上桌前抽身退場,不僅是政治直覺,更是生存智慧。石破茂走的時候,或許已經預感到:下任首相要面對的,不只是美日關系的新框架,而是美日之間徹底失衡的政治與經濟再綁定。高市早苗上任的第一場“外交首秀”,看起來和特朗普相處融洽,實際上是一場華麗的投名狀儀式。
![]()
這份日美投資協定,日本政府公布的清單上寫得清楚: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涵蓋能源、AI、關鍵礦產等21個戰略項目。聽起來像是雙贏合作,但仔細一看,幾乎所有項目都由美方主導,美方商務部長領導的投資委員會擁有最終決定權,而日本,只是出資方。那么,美日間的利潤分配呢?在收回投資前五五開;收回后,美方拿九成。明擺著的“你投資、我發財”。
這種投資機制,說是合作,不如說是以資金換安全。高市早苗需要向特朗普展示姿態,即“日本仍是最可靠的盟友”,哪怕代價是一份經濟不平等條約。
日本對美國,目前已經從安全依附升級到了資本依附。過去的美日同盟,至少還有點“安全換基地”的邏輯。如今的更直接:資本換穩定、利潤換認可。特朗普2次上臺后,美國用關稅當棍子,用“投資機會”當胡蘿卜,日本不得不乖乖接下。
![]()
簽下名字的那一刻,高市終于明白,為何石破茂下臺時笑得那么開心
需要注意的是,5500億美元聽上去有很大賺頭,但背后的實際控制權卻在華盛頓。從核能到AI,從能源儲備到關鍵礦產,日本的錢正在為美國的產業復興買單。
對高市來說,這份協議是她上任后最快、也最重的政治動作。她需要證明自己能接得住美日關系的主軸,甚至要比石破更“親美、更果斷”。于是,她簽了。
特朗普笑著說,“日本是我們最好的投資者”;高市早苗笑著回以“日本將開啟美日黃金時代”。然而,有人以為自己在獻禮,其實自己才是禮物。短期看,高市早苗用流利的英文、標準的美音,以及聽話的姿態贏得了美方的掌聲;長期看,她背上了歷史罵名:“日本首相簽下了又一份不平等條約”。
開頭說的石破茂的“開心”,不是因為高市的失誤,而是因為自己沒來得及成為那位簽字的人。他懂,這份協議一旦落筆,日本不僅失去了關稅談判的主導權,還在事實上把國家資本納入了美國的控制體系。因此,在他下臺前始終不肯就這5500億美金的投資協議松口,不惜為此惹怒特朗普。
石破茂退場得體,留下了一個政治空位,也留給繼任者一個巨大的鍋。如今看,高市的“果斷”正是石破的“聰明”所避免的。有時候,笑得出來的人,不是輕松,而是比別人看得更遠。
![]()
簽下名字的那一刻,高市終于明白,為何石破茂下臺時笑得那么開心
如今,當高市早苗在一旁微笑著聽著特朗普的贊美時,日本的企業家們正盯著那份21個項目的清單,數千億美元資金將流向美國的工廠、電站、數據中心。他們明白,這不是投資,這是“以資本換生存空間”。
美方說這是黃金時代;但對日本來說,這更像是“被鍍金的枷鎖”。或許多年后回看這一幕,會發現那一紙簽名,不是外交的高光時刻,而是一個時代的注腳:當國家把未來押在他國的批準上,主仆之名,已不需再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