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部剛出報告:到2035年,全美AI+電動車+芯片廠的用電缺口≈兩個加州。
中國這邊呢?國家能源局最新統計:
在建+核準的核電機組53臺,夠給3億臺iPhone同時充電到2100年。
2024年核電發電量4447億度,相當于把14億中國人家里所有空調連續開半年。
![]()
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國在“狂建”?
因為別家都被“鎖喉”了
美國:環保組織天天打官司,一座核電站從立項到并網平均要16年。
馬斯克想建小型堆,被當地大媽一句“怕輻射”直接勸退。
法國:56座老機組平均年齡37歲,想翻新?工會先罷工半年。
日本: 福島陰影還在,居民一聽“核”字就有了心理障礙。
只有中國,把“穩定電力”當成基建來干,跟修高速、蓋醫院一個邏輯: “早干早享受,晚干就被卡脖子。”
![]()
民企這次真不是打醬油
很多人以為核電只有“國家隊”,其實民企早混進核心圈。
新奧“玄龍-50U”:可控核聚變三大件之一,100%國產,直接把國外1億歐元的報價打骨折。
內部員工透露:實驗成功那天,老板只說了兩句話,“繼續燒,別停”“今晚烤全羊”。
西子潔能:30年只做一件事:給核電站造“鍋爐”(壓力容器)。 陽江核電站用的就是他們家的蒸汽發生器,單臺重380噸,誤差不到0.01毫米。
2024年拿下新牌照后,股價當天漲停,散戶狂歡“原來我買的不是鍋爐,是印鈔機”。
![]()
AI時代=電力時代
OpenAI算過一筆賬:
訓練一次GPT-5,需要2.4億度電,夠北京三環所有路燈亮一整年。
推理更恐怖,每秒鐘都有幾十萬用戶同時提問,電表直接轉成熱風扇。 美國現在解決方案是啥?
讓數據中心簽“可中斷用電協議”——簡單說:電不夠先停你。
科技巨頭集體去買天然氣發電船,漂在海上當“充電寶”。
而中國直接把答案寫進“十四五”規劃: “新建核電≈給AI買終身VIP電量包。”
![]()
我們普通人能薅到啥羊毛?
電價穩定:廣東大工業電價0.55元/度,十年沒漲過,隔壁越南已漲到0.8元。
工作機會:一個核電站帶火整個小鎮,燒烤攤都改名“核級烤冷面”。
投資:核電產業鏈上的民企,過去五年股價平均跑贏滬深300指數120%。
以前我們追高鐵、追5G、追光伏, 這次輪到核電。 它不是冰冷的反應堆, 而是AI時代的“心臟起搏器”。 當老美還在為環評扯皮, 中國已經把未來50年的“電票”提前買好了。 所以別再說核電離你很遠—— 你刷的每一條短視頻、 你用的每一次AI寫作、 甚至你點的每一份外賣, 背后可能都有某座核電站默默供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