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兒最近肯定刷到過:日本樓市又 “活” 了,但活得特分裂 —— 東京核心區房價 6 年漲了 60%,新宿一套公寓開盤三小時搶光,連 “兇宅” 都有人買;可北海道那些地方,房價跌了 30 年還沒回本,有的房子連當年零頭都不值。這不就有人說,咱中國三四線城市,可能要走一樣的老路?
先給大伙兒扒扒日本這事兒的底細。上世紀 90 年代泡沫破了后,東京核心區(千代田、中央區那些地方)房價五年跌了一半,郊區千葉縣直接跌沒六成多。但從 2013 年開始,東京 23 區房價一路漲,2025 年一套 70 平二手房都破 1 億日元了(約 491 萬人民幣),反觀北海道、東北那些非核心區,2024 年房價還在跌,有些地方比泡沫頂峰跌了 80%,徹底成了 “死資產”。更扎心的是,東京核心區現在的價格,其實還沒回到 1990 年的巔峰呢,非核心區就更別想了。
為啥會差這么多?根本就三條命門。第一是 “人都往大城市擠”,日本年輕人全跑東京、大阪找工作,2025 年東京圈人口還在漲,北海道卻年年流失。第二是錢都盯著核心資源,日元貶值后,新加坡、中國的資本全來抄底東京商業地產,光外資就占了交易總額的三分之一,誰還去鳥地方?第三是產業撐著,東京澀谷的老樓改造成共享辦公,租金直接翻三倍,郊區沒產業,房子只能空著交物業費。
再回頭看咱中國三四線,這劇本是不是有點眼熟?2025 年數據擺在這兒:全國 342 個城市里,258 個都在人口外流,山東菏澤一年少了 3.2 萬人,東北有些城市房價年均跌 3%。更嚇人的是庫存,三四線房子夠賣 5 年以上,空置率高達 21.3%,比國際警戒線高一大截。我老家河北保定有個遠郊盤,6 個月才賣出去 12%,房價跌到 9800 元 / 平還是沒人要;反觀江蘇南通的盤,靠著中科院研究所、阿里云這些產業,3 個月就賣了 85%,這差距簡直天壤之別。
這事兒往深了想,影響真不是鬧著玩的。首先是 “房子變包袱”,東北鶴崗、遼寧阜新那些地方,幾萬塊就能買套七八十平的房,可你敢買嗎?買了租不出去,物業費還得照交,賣的時候連中介都懶得接。其次是地方市場 “躺平”,開發商寧愿虧保證金也不拿地,三四線土地流拍率都快 40% 了,新樓盤爛尾的風險越來越大。最慘的是早年跟風買房的人,山東菏澤有人 2021 年花 2.7 萬 / 平買的房,現在跌到 9000 元 / 平,半輩子積蓄直接蒸發。
說句實在話,這根本不是 “會不會重演日本” 的問題,而是 “已經在重演了”。但我得說句公道話:不是所有三四線都沒救,關鍵看 “有沒有人來、有沒有活干”。嘉興靠著高端制造業,房價穩住了;昆山挨著上海,人口往里流,房子還能保值。可那些人口年年跌、除了公務員沒別的工作的小城,真的要小心 —— 日本千葉縣的今天,可能就是它們的明天。
有人總說 “政策能救市”,可三四線首套利率都降到 3.25% 了,首付只要 15%,還是沒人買。為啥?因為房子的核心是 “有人愿意住、愿意接盤”,沒人沒產業,再低的利率都是白給。日本央行搞了十幾年負利率,不也沒把北海道的房價拉起來嗎?
最實在的問題:老家房子真砸手里,到底該咋處理?
天天說 “房子不值錢”,肯定有人急:“那我老家這套房總不能扔著吧?” 別慌,結合各地實際案例,給大伙兒捋捋幾條實在路,沒有 “穩賺” 的虛話,全是止損、盤活的真辦法。
第一條:盯著 “國企收儲”,政策渠道比自己瞎賣靠譜
現在國家正推 “收購存量房做保障房”,全國已經有 60 多個城市跟進,貴陽、銀川這些地方都落地了,保定也在其中。這對咱三四線房東是個大機會 —— 你賣不掉的房,國企可能按市場價 8-9 折收,雖然賺不了,但能直接變現,比砸手里強。
但不是所有房都能被收,現在還是在收購房企手上滯留房子,要等哪天開始去收購二手房東手上的才行了。就像銀川的標準說得很明白:位置得在都市圈、交通方便、配套齊,70 平左右的小戶型最吃香。多關注后續住建局 “存量房收儲名單”。將來能賣給政府總比掛中介半年沒人問強多了。
第二條:空置房別硬扛,輕改造出租比空著省錢
要是房沒被收儲的命,也別讓它空著交物業費。有人說 “三四線租不出去”,那是沒找對路。庫爾勒有個村子把閑置樓改造成公寓,40 平帶家具月租才幾百塊,周邊務工的人搶著租,220 套租出去 145 套,一年能賺 130 萬。
咱普通人不用搞這么大陣仗,記住 “輕投入、盯剛需”:毛坯房花 2 萬刷墻、裝簡易家具就行,別搞精裝修(大概率賺不回成本);租客就盯兩類人 —— 工廠附近的務工者、縣城學校的陪讀家長,這兩類人對價格敏感但需求穩。有粉絲在山東菏澤的房,改完租給附近服裝廠工人,月租 600,剛好抵物業費 + 取暖費,等于 “零成本持有”。
怕麻煩想托管?千萬避坑!太原就有中介收了房東的房,卷著租客的租金跑路,最后房東租客都倒霉。要托管就找鏈家、貝殼這種大平臺,合同里必須寫清楚 “逾期 3 個月不付租就解約”,而且得定期去看房,別當甩手掌柜。
第三條:實在沒價值的房,該止損就止損,別抱幻想
如果是鶴崗那種幾萬塊一套的房,或者遠郊沒配套的 “鬼樓”,就別想 “回本” 了,止損最明智。有三種笨辦法但有用:
一是 “降價甩賣”,比如菏澤那套從 2.7 萬跌到 9000 的房,要是再降 10%,說不定有剛需接;二是 “以房抵物”,跟裝修公司、建材店商量 “用房租抵欠款”,至少能省點錢;三是 “給親戚用”,比如讓鄉下的父母來住,不用交物業費還能看家,總比空著發霉強。
但記住:這種房別掛 “高價”,中介說 “以后可能漲” 都是騙你簽獨家協議的。日本北海道那些房跌了 30 年,不也沒人要?及時割肉比抱著 “傳家寶” 強。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房子不是股票,別想 “低買高賣”
有人問 “有沒有辦法讓老家房子升值”,我直說了:沒有。東京核心區能漲,是全日本的人錢都往那堆;咱老家人口年年跌、沒產業,房子本質就是 “住的地方”,不是賺錢的工具。
所以處理房子的核心邏輯就一條:“要么變現離場,要么用起來止損”。嘉興、昆山那種能保值的房是少數,大多數三四線的房,能換成現金、能抵物業費,就已經贏了。別再信 “買房穩賺” 的老黃歷,以后的房子,“住得舒服” 比 “能升值” 重要多了。
最后給大伙兒潑盆冷水:別再信 “買房穩賺” 的老黃歷了。東京核心區能漲,是因為全日本的錢和人都往那兒堆;咱老家的房子要是沒產業、沒人氣,就算降價也沒用。未來的樓市,不是 “買不買房” 的問題,是 “買對地方” 的問題 —— 而大多數三四線的非核心區,可能真的要被市場徹底拋棄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