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荊州69歲的陳先生(化姓)經歷了一場特殊的健康危機——左眼皮上長了20多年的黑“痣”,竟被確診為癌癥。
20多年前,陳先生發現左眼下瞼長出一顆黑色斑點,起初以為是普通“痦子”或老年斑,因無疼痛瘙癢等不適,便一直未予重視。然而這顆“痣”逐漸增大,近兩年來生長速度明顯加快,從不起眼的黑點發展至蠶豆大小,還伴隨紅腫、分泌物增多等癥狀。近期,腫物表面更是出現破潰、反復流血結痂的情況,這才讓陳先生及家人慌了神。
輾轉多家醫院后,陳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湖北愛爾眼科醫院就診。該院眼瞼眼眶病/眼整形美容專科副主任醫師趙敏接診后檢查發現,其左眼下瞼腫物已侵犯瞼緣及穹窿部結膜面,大小約2厘米×1.5厘米。最后陳先生被診斷為左眼眼瞼腫物,需要手術切除。
眼瞼眼眶病/眼整形美容專科主任醫師凃惠芳帶領團隊,為陳先生實施了左眼眼瞼病損切除術、左眼游離皮瓣移植眼瞼重建術及左眼眼瞼活組織檢查。術后病檢結果顯示,該腫物為基底細胞癌,幸運的是水平切緣及基底切緣均未發現癌組織。經規范治療,陳先生已達到臨床治愈標準,順利出院。
![]()
“不少市民對身上的色素痣缺乏警惕,即便發現形態、邊界發生改變也不愿就醫,還有人受‘痣影響運勢’等觀念影響,拒絕規范檢查。”趙敏副主任醫師指出,身體上的色素痣若長期受到紫外線暴曬、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刺激,可能發生惡變,進展為基底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等皮膚癌。
趙敏副主任醫師強調,作為頭面部曝光部位的常見皮膚癌類型,基底細胞癌雖惡性程度較低、極少發生轉移,但延誤治療可能導致病變持續侵蝕皮膚,引發反復破潰、組織缺損等問題。當色素痣出現以下異常時需立即就醫:短期內快速增大、顏色深淺不一、邊界不規則、表面破潰出血,或突然出現的新色素痣,切勿盲目點痣或放任不管。
很多人身上都有痣
但大部分時間它都不痛、不癢
所以一般人并不當回事
然而有些痣長錯了地方或被錯誤處理
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哪種痣是危險的?
哪些是良性的?
如何在生活中自查?
良性痣通常顏色均勻、邊界清晰、對稱且直徑小于6毫米,多數不會隨時間變化。需警惕的惡性痣特征包括: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或鋸齒狀、顏色深淺不一或出現紅白雜色、直徑超過6毫米、短期內快速增大或破潰出血。尤其注意面部、足底等易受日曬或摩擦部位的痣,若出現上述任一癥狀應及時就醫排查。日常應避免摳抓痣體,減少紫外線暴曬,定期觀察痣的變化。
很多人身上都有痣
但大部分時間它都不痛、不癢
所以一般人并不當回事
然而有些痣長錯了地方或被錯誤處理
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哪種痣是危險的?
如何在生活中自查?
確定痣是良性還是惡性,一般可以通過痣的外觀特征、生長速度與變化、癥狀表現等進行初步判斷

從外觀特征來看
良性痣通常顏色均勻,多為棕色或黑色,大多形狀規則,常見為圓形或橢圓形,且對稱性良好、邊界清晰。
惡性痣顏色不均勻,有多種顏色混合,如棕色、黑色、藍色或紅色,甚至可能出現色素剝脫,出現白化的皮膚,通常形狀不規則,不對稱,邊界模糊。
從生長速度與變化來看
良性痣直徑一般不超過6毫米,生長速度通常較慢,多年變化不大。
惡性痣通常直徑較大,超過6毫米,且生長速度快,可能在短時間內顯著增大。可注意觀察痣的形狀、顏色、大小或紋理是否在短時間內發生明顯變化,特別是伴有疼痛、瘙癢、出血、結痂或表面破潰等現象,應高度警惕惡性痣的可能。
從癥狀表現來看
良性痣通常無癥狀,除非受到外傷或感染。
惡性痣可能出現瘙癢、疼痛、出血、結痂或表面破潰等癥狀,與痣內部細胞異常活動有關。
這幾個部位長痣要留意觀察
1. 易摩擦部位的痣。在易摩擦部位的痣有更高幾率轉化為惡性痣,如長在手掌、足部、背部等易受磨損部位的痣大多為交界痣,痣細胞相對活躍,因為常常受到摩擦,惡變幾率高,必須定期觀察或直接切除,以防惡變。
2. 暴露在外的痣。這些位置的痣會長期受到紫外線的照射,而紫外線過度暴露及過度日曬會增加黑色素瘤的發生幾率。
3. 長在手指端、腳趾端的痣。黑色素瘤最常見的原發部位是手指端、腳趾端以及指甲下,要特別注意。
4. 黏膜的痣。口腔黏膜、結膜等部位的黑痣,一般屬于交界痣,痣細胞比較活躍,容易發生惡變。
“天津族”整理自新聞坊綜合極目新聞、新華網江蘇頻道、新華社、網絡,侵權請告知刪除。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