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國網友問:美國曾多次幫助中國,為何中國人不感恩?這個問題引起了各國網友的激烈討論。
美國究竟幫助過中國什么事?
一、反對列強瓜分中國
1899年,中國國內爆發了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這讓列強覺得他們的在華利益受到了損害,英、美、法、俄、德、日、意、奧等8國以此為借口,對大清發動了侵略戰爭。
![]()
大清戰敗后,日俄等國想趁機瓜分中國。
當時的各國,已經劃分好了自己在華勢力范圍。沙俄想要中國長城以北地區,英國想要中國西藏地區,德國想要中國山東地區,日本想要中國的臺灣、福建、遼東半島等地,法國想要中國的云南、廣西、貴州等地區。按照這個方案瓜分中國,美國會吃虧,所以美國拒絕瓜分中國。
同時,當時的美國工業生產力非常強大,產品過剩,美國需要一個巨大市場消耗自己的過剩產品。美國將大清視為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他提出“門戶開放”政策,要求各國享有在華平等貿易機會,以便美國的商品可以自由進入中國市場,通過貿易手段維持其在華長久利益。
![]()
二、退還部分庚子賠款
1900年,八國聯軍擊敗大清后,雖然在美國的反對下,沒有瓜分中國,但是他們卻逼迫大清簽署了《辛丑條約》。大清需要賠償各國4.5億兩白銀,加上利息共計需要賠償9.8億兩白銀。
美國獲得了庚子賠款的7.32%,約3293兩白銀。
1904年,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公開承認:“庚子賠案實屬過多……”。中國駐美公使梁誠也發現美國“浮報冒報”軍費嚴重,獲得的庚子賠款遠超美國的實際損失。梁誠以此為由,據理力爭,要求美國退還多收的庚子賠款。1905年,因為美國的《排華法案》,中國國內爆發了大規模抵制美貨運動。為了改善對華關系,美國決定退還多收的庚子賠款,約1250萬美元。
![]()
這筆錢主要用于中國的教育事業,例如資助中國學生赴美深造,創建清華學堂(清華大學前身)等。
三、支持中國收回山東權益
1914年,英法德等國為了重新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和劃分勢力范圍,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初期,北洋政府宣布中立。
1915年,德國實施的“無限制潛艇戰”,造成中國商船和勞工遭襲,也使得北洋政府最終放棄中立,加入了協約國陣營,并派出30萬勞工,前往歐洲戰場參與挖戰壕、運送物資等工作,幫助英法等國擊敗了德國。中國是一戰勝利國,但是在巴黎和會上,英法等國卻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租界和特權)劃歸給了日本,這讓中國人無比氣憤,國內爆發了五四運動。
![]()
中國代表為了中國利益,也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美國是為數不多的支持中國收回山東權益的一個國家。1921年,美國、英國、日本、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葡萄牙、中國九國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了華盛頓會議。會議上,中國聯合美、英對日本施壓,逼迫日本放棄山東權益,將其占領的青島、膠州灣等地區歸還給了中國。
四、援助中國抗戰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美國選擇了中立,并通過向各國出售戰略物資,大發戰爭財。
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
![]()
戰爭期間,日本所消耗的鋼鐵等戰略物資,大部分是從美國購買的。為此,美國議員司克脫說:“日本每殺100萬中國人,有54.4萬人是美國幫兇而殺死的”。1940年,日本、德國等法西斯國家在亞歐戰場上取得巨大優勢后,美國擔心中國、蘇聯、英國等國戰敗,德國、日本控制亞歐等地后,自己會成為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所以決定放棄中立立場,開始援助各國抗戰。
1941年,美國聯合英國、蘇聯等國對日本實行了戰略物資禁運。日本陷入困境后,準備南下到印度尼西亞等地區搶奪資源。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等國都是美英法等國的殖民地。為了避免美國從中干涉自己入侵東南亞地區。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造成美國2400多人死亡,這讓美國無比氣憤,次日就對日本宣戰了。
![]()
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
為了讓中國拖住更多的日軍,減輕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美國通過中緬公路、駝峰航線等運輸通道,給中國提供了大量的戰略物資,還派飛虎隊來華援助中國等,對中國的幫助很大。
五、幫助中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以英法為核心的國際聯盟就名存實亡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在戰后建立一個以美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提出了組建聯合國的想法,并獲得各國的響應。
![]()
對于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斯大林提議由美國、蘇聯和英國3國擔任。羅斯福認為,中國在二戰期間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中國還是個擁有數億人口的大國,在亞洲地區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需要在戰后承擔更多的責任。羅斯福提出了“四警察”秩序,建議戰后由中國、美國、蘇聯和英國4國擔任世界警察角色,通過四國之間的合作,來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全。羅斯福還想拉攏中國來對抗蘇聯,所以他堅定支持中國成為常任理事國。
丘吉爾曾說:“我的一邊坐著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坐著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二戰期間,英國遭受重創,衰落了。大英帝國已經沒有實力和美國、蘇聯抗衡了。為了提升英國在聯合國的話語權、影響力,丘吉爾也力挺法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最終在各國的角逐下,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國成為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
六、阻止蘇聯核打擊中國
1959年,中國和蘇聯因為“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事件交惡。
1969年,中國和蘇聯又因為爭奪珍寶島爆發武裝沖突。蘇聯吃了虧后,準備用核武器打擊中國。
對中國動用核武器之前,蘇聯將此事通報給了美國,試探美國的態度。1949年,新中國建立之后,中國選擇了一邊倒的親蘇聯的外交政策。1950年,中國和美國之間又爆發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美2國徹底交惡。蘇聯以為,美國會袖手旁觀,不干涉此事。不過,美國擔心中蘇2國之間的核戰爭造成的核輻射,會威脅自己在亞洲地區的盟友和軍事基地的安全。也擔心自己在亞洲和歐洲地區的盟友忌憚蘇聯的核威懾,被迫倒向蘇聯,所以反對蘇聯對中國用核。
![]()
美國反對蘇聯對中國使用核武器,將此消息透露給了中國。與此同時,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1964年試爆成功,中國也是個有核國家。這讓蘇聯權衡利弊后,放棄了使用原子彈轟炸中國。
七、給與中國最惠國待遇和支持中國加入WTO
1969年,美國反對蘇聯使用核武器對付中國之后,中美兩國的關系就開始緩和了。與此同時,美國身陷越南戰爭泥潭,和蘇聯的全球爭霸落入了下風,這讓美國有意拉攏中國抗衡蘇聯,又推動了中美關系的改善。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完成了中美關系的破冰之旅。
![]()
1978年,中國開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
1979年,中美2國正式建交。
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美國給予了中國最惠國待遇。2001年,美國又支持中國加入了是世界貿易組織(WTO),這讓中國進一步融入到了全球經濟體系之中,推動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騰飛。
歷史上,美國多次幫助中國,也是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與此同時,美國參與八國聯軍侵華。1950年之后,聯合盟友打壓制裁封鎖中國,也做過不少對不起中國的事。不過,不論如何,對于美國在抗日戰爭時期援助中國抗戰、反對蘇聯對中國用核武器等事,中國百姓一直心存感激。
![]()
1979年,中美建交后,中美之間發生了“銀河號”事件(1993年)、南聯盟使館被炸案(1995年)、中美撞機事件(2001年)。奧巴馬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準備將60%的戰艦部署到太平洋地區對抗中國。拜登擔任美國總統期間,通過加強和盟友之間的合作,聯手打壓中國。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挑起科技戰和關稅戰,想要遏制中國崛起。美國一直在打壓中國,這讓中國百姓對美國的好感度不斷下降,自然就難談有感激之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