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記者在美國公開巡回演講因涉及到批評加沙的軍事行動而遭到拘留,在國際上引起不少的討論。
除此以外,在美國只要是涉及到關于巴以沖突的,美國移民局都會采取相關的行動。
前陣子刷到華盛頓的朋友發朋友圈,說常去的Shouk餐廳居然全關了。
![]()
我一開始還以為是味道變差沒人去,結果細問才知道,不是沒錢賺也不是經營差,就因為沒提巴勒斯坦相關的立場,硬生生被抵制到撐不下去。
手里的奶茶都差點沒拿穩一家賣植物性美食的餐廳,怎么就跟巴以沖突扯上關系了?
![]()
曾經排隊兩小時的網紅店:靠皮塔餅圈粉的“跨文化食堂”
Shouk這店說起來也有點年頭了,2016年就開了。
老板是兩個人,一個以色列人一個美國猶太人,初衷特簡單,就是想把自己喜歡的植物性美食分享給大家。
本來以為這只是家普通的小眾餐廳,沒成想憑著味道慢慢做成了連鎖,最火的時候在華盛頓及周邊開了五家分店。
![]()
我去年計劃去華盛頓玩的時候,還特意把它列進了美食清單。
畢竟能在TripAdvisor上攢下幾百條好評的店,肯定有點東西。
評論里有人說這是“華盛頓最好吃的中東風味餐廳”,還有人說專門開車幾十公里來打卡光是那句“蓬松的皮塔餅咬一口滿嘴香,配上秘制芝麻醬絕了”的描述,就夠讓人嘴饞的。
更有意思的是,這家店還挺注重包容的。
![]()
所有門店的“Shouk”標識,都特意用了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兩種文字寫。
我當時還想,老板考慮得挺周到,知道用這種小細節拉近距離。
畢竟去餐廳吃飯,誰管你老板是哪國人、信什么教,只要環境舒服、味道好就行。
現在回頭看,這份用心居然沒被后來的抗議者看見,也是挺可惜的。
![]()
不過話說回來,植物性飲食這幾年本來就火,華盛頓作為政治中心,大家對健康飲食的需求也高。
Shouk能火起來,除了味道,其實也踩中了這個趨勢。
只是誰也沒料到,靠味道圈粉的店,最后會栽在跟吃完全沒關系的沖突上。
![]()
巴以沖突燒到餐廳:從觀望到騷擾,30個員工先沒了工作
一切變糟都是從10月7號哈馬斯發動襲擊開始的。
巴以那邊局勢一緊張,遠在美國的這家餐廳居然也被卷了進去。
尤其是喬治城的那家分店,位置太特殊了旁邊就是喬治城大學,還挨著穆斯林聚居區。
沖突之后,街上經常能看到舉著巴勒斯坦國旗的抗議者。
![]()
一開始還只是有人在店外站著看,沒怎么鬧事。
可后來就越來越過分,有人直接進店騷擾。
老板弗里德曼說,那段時間每天都有人來鬧,有小孩跟著家長進來,大聲喊“解放巴勒斯坦”,家長還在旁邊拍。
餐廳窗戶上也被人貼了巴勒斯坦遇難兒童的照片,看著就揪心。
換成誰是食客,也不想吃飯的時候被這么打擾啊。
![]()
所以沒過多久,去的人就越來越少,銷售額直接往下掉。
無奈之下,他們先把喬治城分店關了。
本來以為其他門店能撐到局勢緩和,沒成想抵制的勢頭越來越猛,剩下的分店生意也一落千丈,最后只能把所有店都關了。
最讓人心疼的是那些員工,聽說閉店前老板已經辭退了30多個人,都是當地的普通居民。
![]()
他們沒參與任何爭議,就因為餐廳被抵制,平白丟了工作。
有的員工甚至因為“跟這家餐廳有關”,在社區里還遭了排擠。
這種牽連也太無辜了小餐廳抗風險能力本來就弱,這么一鬧,老板難,員工更難。
老板弗里德曼后來接受采訪的時候特別委屈,說自己從來沒打算沾政治。
開店就是想分享童年和家鄉的味道,食譜都是圍繞地中海、中東風味做的,核心就是植物性美食,沒提過什么其他屬性。
![]()
我倒覺得,他說的是實話,哪有開餐廳的會主動把自己往政治漩渦里推啊?
“吃個飯還要選邊站”?網友吵翻的不只是一家餐廳
這事兒傳到網上之后,網友們直接吵開了。
我翻了翻評論,發現大家的觀點特別不一樣。
有不少人覺得抗議者太極端,說“做生意就是做生意,吃飯就是吃飯,扯什么政治啊?人家賣的是味道,又沒做錯什么”。
![]()
還有人說,就算有爭議,也不該去騷擾食客和員工,好好的餐廳就這么沒了,太可惜。
當然也有網友站在抗議者這邊,說“飲食文化背后就是民族認同,不能隨便挪用”。
不過更多人覺得這種抵制是“遷怒于人”巴以沖突是多復雜的國際問題啊,跟一家普通餐廳較什么勁?有本事去針對真正的政治主體,欺負做生意的算什么本事?
還有人聯想到自己的生活,說“平時出去吃飯圖的就是個舒心,要是吃飯還得考慮政治立場,那也太累了”。
我特別同意這個說法。
![]()
現在生活壓力本來就大,吃頓好的就是想放松一下,要是連這點簡單的快樂都要被政治立場綁架,那日子過得也太憋屈了。
其實大家爭論的核心,說到底就是“商業該不該和政治綁在一起”。
我覺得,餐廳、商店這些地方,本質就是服務大眾的,不該被政治立場牽著走。
就算有不同的觀點,也該用理性的方式表達,而不是靠騷擾、抵制這種極端手段。
畢竟傷害的都是無辜的人,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
現在Shouk徹底關了,想吃那口皮塔餅的人沒了去處,參與抵制的人也沒真的改變什么。
如此看來,這種抵制其實沒什么意義,反而讓更多人受了牽連。
希望以后別再出現這種“因為遙遠的爭議,毀掉一家普通餐廳”的事了畢竟吃飯是小事,也是大事,不該被搞得這么復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