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一則“鄭智化連滾帶爬進飛機”的爆料將深圳機場推上輿論風口。這位以《水手》《星星點燈》傳唱兩岸的臺灣歌手,因登機時遭遇的25厘米高度差困境,在社交平臺發出“深圳機場對殘疾人沒人性”的控訴,瞬間點燃公眾情緒。這場看似個體遭遇的事件,實則撕開了公共服務領域長期存在的無障礙設施短板,更引發對特殊群體權益保障的深層討論。
![]()
當日下午,鄭智化乘坐深航ZH9073航班從深圳飛往臺北。因國際航班占用近機位,航班被安排至遠機位停靠。機場使用升降車協助登機時,升降平臺與機艙門間25厘米的高度差,讓依賴拐杖行走的鄭智化陷入困境——輪椅無法推進,雙腿難以跨越。更令他憤怒的是,操作升降車的司機未主動調整設備高度,導致他只能“連滾帶爬”進入機艙。
![]()
“我已經算是有涵養的人,但對這種沒人性的行為忍無可忍。”鄭智化在微博中直言。這條動態迅速登上熱搜榜首,網友紛紛分享自身或親友在機場遭遇的無障礙困境。有殘障人士指出,此類高度差問題在遠機位登機中并非個例;也有醫學專家提醒,25厘米的落差對輪椅使用者可能造成關節損傷甚至摔倒風險。
![]()
面對輿論壓力,深圳機場于當晚6時在鄭智化微博下留言致歉,并啟動核查程序。25日晚11時,機場通過官方公眾號發布詳細情況說明:因航班到達時近機位資源飽和,不得不安排遠機位;升降車與機艙門的高度差系出于安全規范——飛機在裝卸過程中可能上下浮動,為防止設備刮碰機身,需保持20厘米的安全距離。說明同時公布監控視頻,顯示現場有1名航司地服人員和1名機組人員協助鄭智化登機。
![]()
鄭智化的控訴引發兩極反應。支持者認為,他的發聲讓長期被忽視的殘障人士需求進入公眾視野;質疑者則指出,監控視頻顯示工作人員曾試圖調整升降板,且鄭智化最終在兩人協助下安全登機,“連滾帶爬”的描述存在夸大之嫌。
![]()
這種分歧折射出公共事件中情緒與理性的典型沖突。作為公眾人物,鄭智化選擇用極具畫面感的詞匯引發關注,確實在事實核查前推動了問題曝光;但網絡時代“非黑即白”的評判模式,也使其遭遇“消費殘疾人身份”的指責。值得注意的是,鄭智化在26日凌晨再次發文,澄清“相信這是個別司機的惡劣行徑,而非整個機場的問題”,并呼吁借此優化殘疾人服務。這種從情緒宣泄到理性建議的轉變,展現了公眾人物應有的責任擔當。
![]()
事件暴露的不僅是深圳機場的個案問題,更是整個民航業無障礙服務的系統性短板。根據中國民航局2025年5月發布的《運輸機場旅客航站區無障礙環境規劃建設指南》,飛機艙門與登機橋接駁處必須確保輪椅順暢通行,若存在高度差需設置斜坡或自動扶梯。然而,現實執行中仍存在諸多漏洞:
技術層面,遠機位登機時,升降車與艙門的高度匹配常因機型差異、停機位條件等因素出現偏差。盡管操作規范要求司機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升降板,但部分工作人員為追求效率,往往忽視特殊旅客需求。某航空公司地勤人員透露,曾因未及時調整設備導致輪椅卡在升降車與機艙門之間,最終需多人合力抬升輪椅。
![]()
管理層面,人員培訓與考核機制亟待完善。某機場地服部負責人介紹,其所在單位雖將無障礙服務納入員工KPI,要求每月完成至少4小時的殘障旅客服務模擬訓練,但實際執行中仍存在“重形式輕實效”的問題。此次事件中,操作升降車的司機未主動協助,暴露出服務意識的缺失。
![]()
機制層面,投訴反饋閉環的缺失讓問題長期潛伏。深圳機場在聲明中承諾優化投訴處理流程,確保48小時內給予旅客答復,這一舉措若能落實,或將改變以往“投訴無門”的被動局面。
鄭智化事件的意義遠超個案范疇。它讓社會首次以如此直觀的方式,感受到無障礙設施對殘障人士的實質影響。網友“清風”的評論獲得高贊:“今天我們為殘障人士發聲,明天受益的可能是老人、孕婦或臨時受傷的普通人。無障礙環境是對每個個體的基本尊重。”
![]()
事實上,無障礙建設正迎來政策紅利期。2025年起,全國新改建機場必須通過無障礙環境專項驗收,否則不得投入運營;深圳作為先行示范區,更在《深圳市無障礙城市條例》中明確,公共場所未提供無障礙設施的,最高可處50萬元罰款。此次事件中,深圳機場迅速推出的三項改進措施——優先提供廊橋靠接、增加保障人員、試點帶坡度登機裝置,正是政策落地的具體實踐。
![]()
更值得關注的是,事件推動了行業服務理念的升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專家指出:“無障礙服務不是成本負擔,而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當機場能讓每位旅客都感受到尊嚴與便利,商業價值自然水到渠成。”深圳機場計劃推出的“無障礙服務預約平臺”,允許殘障旅客提前上傳需求,系統自動匹配登機口、升降車等資源,這一舉措若能推廣,或將重塑公共交通的服務標準。
![]()
在這場輿論風暴中,鄭智化的雙重身份尤為引人注目。作為歌手,他以《水手》中“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的吶喊,激勵了一代人的青春;作為殘障人士,他始終以“思考者”的姿態關注社會現實。幼年患小兒麻痹癥的經歷,非但沒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成為其藝術創作的源泉——從《老幺的故事》對礦工議題的批判,到《大國民》對社會現象的諷刺,他的作品始終蘊含著對底層群體的深切關懷。
![]()
這種人文精神在事件中同樣得到體現。盡管初始控訴引發爭議,但他后續的理性表態,既維護了個人尊嚴,又為行業改進留出空間。他在微博中寫道:“深圳是我喜歡的城市,希望機場能跟這座城市的優質并進。”這種“愛之深責之切”的態度,恰恰是一個公眾人物應有的格局。
目前,深圳機場的改進措施已逐步落實。自10月25日晚起,輪椅旅客航班優先安排廊橋登機;無法靠橋的航班,現場保障人員從1名增至2名;帶坡度的登機連接裝置進入試點階段。這些舉措若能持續優化,或將推動我國機場服務從“達標”向“優質”跨越。
![]()
長遠來看,事件帶來的改變不應止步于技術升級。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教授指出:“真正的無障礙不是消除所有障礙,而是通過制度設計讓障礙變得可跨越。”這需要建立旅客反饋閉環機制,將個體體驗轉化為服務改進的動力;需要強化人員培訓,讓“及時有效溝通”成為服務特殊群體的標配;更需要全社會形成共識——無障礙環境建設,是對每個個體的基本尊重,也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
當鄭智化在事件后表示“不再追究”時,他或許已看到比個體維權更重要的東西:一場由個體遭遇引發的行業變革,正在25厘米的高度差中悄然發生。而這,正是公共事件最珍貴的價值所在。
![]()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果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