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島市儲能產業引進的首個百億級項目,鵬輝能源一期電芯廠房已建設完成并投產,A、B、C三條產線全部開通;青島市唯一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企業”的北辰循環,正加速建設鋰電池回收體系;青島北岸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15kWp鈣鈦礦分布式光伏示范項目建成投運,成為山東省首個鈣鈦礦多技術應用、多場景融合的示范項目……
當前,能源向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全球共識。在青島著力構建的“10+1”創新型產業體系中,“綠色能源”被定位為要突破發展的五大新興產業之一。青島提出,到2030年,以風電裝備為主的綠色能源產業鏈產值力爭突破1000億元。在綠色能源產業方面,城陽區以“成鏈成群”為發展目標,提前謀劃布局發展模式,以鵬輝能源為鏈主企業,以本土骨干企業為發展基點,不斷完善上下游產業鏈條。
據統計,今年以來,城陽區綠色能源產業新引進質越能源、巽霖科技等20個上下游項目。其中質越能源項目將建設10至20條鎳氫電池產線,巽霖科技將建設年產100萬平方米陶瓷/玻璃基板全鏈條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城陽區已聚集綠色能源產業上下游配套企業超百家,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龍頭領跑
在能源安全等多重壓力下,綠色能源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結構性變革。這一輪變革的底層邏輯,已從單純的政策驅動轉向技術迭代與商業模式的協同創新,青島企業正憑借產業鏈整合與創新能力,在綠色能源競賽中占據優勢。
而在“碳中和”目標驅動下,儲能技術成為解決風光發電間歇性問題的關鍵。在廣州鵬輝能源(青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100安時電芯產線正有序生產,這里的一條線每日滿產可達2萬支電芯。
![]()
廣州鵬輝能源(青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目前主要生產磷酸鐵鋰電池,主要的應用場景是電力儲能、工商業儲能等。其優勢是長循環、高安全、長壽命。像電力儲能,我們的電池循環壽命可達1萬周以上,使用壽命達到12年至15年。從安全性上來看,針刺、擠壓時不起火、不爆炸、不冒煙,重物沖擊也沒有安全隱患。”廣州鵬輝能源(青島)有限公司技術部負責人姚寬科說。
廣州鵬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01年,于2015年上市,其儲能電池出貨量多年穩居全球十強,其中家用儲能電池和便攜電池出貨量多年位居全球前五。青島基地項目于今年6月正式投產,被列入山東省重大項目、山東省能源重點項目。今年7月,青島市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專項小組辦公室公布了青島“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產業鏈主企業名單,廣州鵬輝能源(青島)有限公司入選。
“項目一期投資40億元,目前電芯廠房已建設完成并投產,是鵬輝能源華東地區的最大生產基地,其中電芯廠房是鵬輝規模最大、產能最高的單體廠房。目前A、B、C三條產線全部開通,其中A、B線產能已達到設計產能的80%以上。”廣州鵬輝能源(青島)有限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梅麗介紹,“作為鏈主企業,我們已經和北岸控股合作10MWh鈉離子電芯儲能示范項目,100安時電芯方面和海爾、海信在海外戶用儲能產品領域有深度合作。”
當下,鋰電池產業熱度正被一股“固態化”熱潮推至高點。固態電池有望重塑全球能源產業格局。
鵬輝能源還攻克了氧化物基固態電池的關鍵核心技術,成功研發出新一代固態電池。“通過進一步優化材料體系和推動設備國產化,未來3至5年內,固態電池模組成本有望降至與液態電池模組相當。同時,固態電池的工作溫度范圍將拓展至零下40℃至85℃,在針刺測試中可確保不起火、不冒煙、不爆炸,能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飛行器等高端領域。”廣州鵬輝能源(青島)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剛說。
聚能起勢
在鵬輝能源等龍頭企業帶動下,目前城陽區綠色能源產業正進入聚能階段,實現“投產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助力青島綠色能源產業成勢。
隨著新能源產業持續高速發展,退役電池規模逐年攀升,電池循環利用已成為連接“兩新”政策與循環經濟體系的關鍵環節,市場潛力巨大,正迅速成為綠色能源產業的新增長點。從“退役”到“重生”,一塊動力電池需經歷拆解、檢測、提純等幾十道工序。當前,全行業都在圍繞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兩條路徑展開攻關。
在北辰循環智能廠區內,電池包自動拆解產線正有序精拆方殼電池。“一個廢舊的電池包,首先要做檢測,如果它能夠整包梯次利用,可以降級到儲能等其他的應用場景,就整包再利用。如果不能整包利用,就要做進一步拆解,拆解成模組,只要是有再利用的價值,就做相關的梯次利用產品。”北辰循環相關技術人員介紹,“如果不能梯次利用,就會進入破碎分選環節,破碎分選以后,相關的電池原材料就再回到整個電池的循環中去,實現產業閉環。”
2024年8月,北辰循環再生利用1萬噸、梯次利用3萬噸(年處理規模)退役動力電池的青島示范項目全面建成投產。目前正與西門子深入合作,探索資源循環領域的數智化和能碳管理。“依托西門子碳足跡生態解決方案,聯手打造了國內電池回收行業首個基于區塊鏈的實時碳足跡精算與溯源系統。其不可篡改的全生命周期碳溯源數據,為電池再生材料提供了國際認可的‘綠色護照’,成為車企、電池廠打造綠色供應鏈的剛性需求。”北辰先進循環科技(青島)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濤介紹,未來,將攜手西門子(中國)、生態環境部固廢管理中心、清華大學等權威機構,共同建設“青島模式”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此外,青島北岸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15kWp鈣鈦礦分布式光伏示范項目首次在省內實現鈣鈦礦技術“光伏+車棚”“光伏+建筑”多場景融合,項目今年預計提供綠電超300萬千瓦時,可減排二氧化碳2465噸;城暉漁光互補項目成功并網,年發電量可達1.46億千瓦時,是今年青島已并網的最大新能源項目。
下一步,城陽區還將搭建儲能及新能源科技研發平臺,鼓勵區內企業聯合科研團隊、高校院所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把產業鏈鏈條做長、價值做深,構建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